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志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它的性质和功能来看,它应该是学术性与实用性并存的一种资料性文献。学术性是地方志的灵魂,实用性是地方志的生命。志书的学术性越强,其致用功能就越大。地方志的学术性与实用性必须有机结合,将两者有机结合既是必然趋势,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方志与文学     
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储量丰富,卷帙浩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内容广博而又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能在地方志中得到体现,可以说地方志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金矿。它与中国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经济、资源、民族、风土、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与地方志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试从地方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中国作家、诗人对地方志的杰出贡献两个方面,对地方志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一、地方志对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  文史不分家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在历代…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全国首届新编地方志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从方志发展史的高度来看,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首届新编地方志虽然是对旧方志学批判性地继承,但主要是一种恢复性的继承。它实际上是旧方志编纂模式的延续,但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了对旧方志编纂模式的终结。新的模式必将也只能站在首届新编地方志的肩膀上,才能产生出来。而新的模式的最终形成,要靠续修实践来实现。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新一届续修即将全面展开,它主要记载的是改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志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来看,各级地方志机构既是地方志法治化进程的受益者,也应当是地方志法治化进程的推动者。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志,各级地方志机构在工作实践中应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勇于探索实践途径。笔者以厦门地方志事业发展为例,从树立方志法治意识、加强地方志规范管理、坚持地方志改革创新等方面,试述依法治志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地方志角度来看,"一村一志"是地方志发展下延到村一级的必然形态。从公众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村庄的历史都值得记录。修编村志是新中国地方志编修的最大创新所在,村村修志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由广州天河区、青岛崂山区、上海金山区等地的实践经验可知,地方政府是实现大规模村志编修的基本动力所在,以县区为单位、以项目形态开展"村村修志"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政府主办,地方史志部门承办,高校学者助力,广大村民参与,是村村修志的特点。要解决诸多落后观念问题,让村志编修入法,列入地方五年规划,且设置编纂平台,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修村志活动。  相似文献   

6.
“方志系统年鉴工作”是20世纪末产生的新词组,它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地方志工作和年鉴工作已经结合在一起的实际状况。中国地方志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保存至今的历代志书总量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而年鉴从欧洲传入中国才百来年历史,尚处于成长阶段。资深的方志老人,在他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18日,由国务院制定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经过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第467号)后正式颁布施行。正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于2006年10月18日在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验交流会上评价的那样,“这是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也是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地方志以来第一部有关地方志的全国性法规,是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它结束了地方志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标志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从此进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阶段。它的制定和颁布施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工作给予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凝聚了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颁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至今已经十周年了。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这十年对中国地方志事业来说,却是不寻常的十年,是开拓创新大步前进的十年,是难以忘怀的十年。2006年开始施行的《条例》,结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修地方志无法可依的历史,从此进入了依法治志的时期,全国地方志事业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仅从广西来看,在这十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志》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指导全国修志工作的机关刊物 ,它伴随我国新方志事业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创刊至新世纪元年 ,已经度过 2 0周年。这 2 0年 ,正好是我国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机关刊物和新方志事业发展的窗口 ,它反映了我国新方志事业的辉煌历程 ,也记录了我国新方志事业前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记载某一区域在一段时期内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沿革等方面的著作,它源于两汉的地记,经历了隋唐的图经、南宋的定型地方志,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地方志几千年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时代性,即地方志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记录某一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从地方志演变的角度,也可以说是某一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到这一时期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11.
陕西首轮地方志编纂事业的启动,学术支撑和学者参与是其一个鲜明的特色。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以学者身份重理旧业,投身当代中国地方志的学科理论探索,并出任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是当代陕西地方志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从历史地理学学科出发,对中国地方志的学科建设和纂修实践作出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地方志的学科理论探索和《(陕西通志)纂修方案》总体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传统地方志分类的做法、首轮新方志篇目分类的历程与基本特征入手,对第二轮地方志书篇目的分类标准进行研究。地方志分类标准是地方志独有的,它不能从某个单一角度出发,而应从自然与社会的综合角度拟定,相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由国家标准部门同意实施的《地方志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我国地方志工作史上的第一部全国性法规,它标志着编纂地方志从此进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阶段。学习贯彻《条例》,是地方志部门和地方志工作的头等大事。宜宾市在学习贯彻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地方志办公室作为全省地方志系统市州一级唯一代表参加了今年10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全国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4.
在《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过两个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一个是《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一个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条例》与这两个“规定”最大的不同是将“地方志编纂工作”改为“地方志工作”,将“地方志编纂机构”改为“地方志工作机构”。联系到《条例》的具体内容,我们说。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于地方志工作的规定。当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编纂地方志。  相似文献   

15.
方志与文学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与地方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试从地方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中国作家、诗人对地方志的杰出贡献两个方面,对地方志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地方志对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 文史不分家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在历代作家、诗人中染指历史和方志的人很多,从司马迁到郭沫若,一些著名的作家、诗人即是文学大家,又是历史、地方志学的大家。他们研究历史促进了文学创作,从事文学创作也促进了对历史的研究,往往在这两个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指导全国修志工作的机关刊物,它伴随我国新方志事业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刊至新世纪元年,已经度过20周年.这20年,正好是我国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机关刊物和新方志事业发展的窗口,它反映了我国新方志事业的辉煌历程,也记录了我国新方志事业前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17.
汪毅 《巴蜀史志》2012,(5):13-14
方志期刊是方志界与社会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地方志工作者话语权的平台,它从工作指导、资政、存史、教化等多个方面传达地方志文化信息,扩大地方志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办刊.可以锻炼和培养地方志人才,积累成果。我省地方志机构办刊由来已久.如泸州从1984年起办刊.攀枝花从1985年起办刊,阿坝州从1986年起办刊。  相似文献   

18.
百年沧桑上海县——录《上海县志》到目前为止,我所见到的新修方志内容最全面的恐怕要首推《上海县志》了。从其记载的内容来看,确实是在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所制订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办事。《暂行规定》曾明确要求:新编方志内容要“着重记述现代历史和当前现状”。这个要求应当说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而提出的,因为这一段历史和现状,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  相似文献   

19.
从地方志发展的历史看.它历来有着强烈的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学术品质。从横向的兼收并蓄来说,地方志自诞生以来,就积极吸收、借鉴中国传统历史学、地理学等知识门类的成果来充实和丰富自身。就纵向的与时俱进而言,地方志往往主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追随社会实践的变迁,不断改易其记载的内容和形式,实现自我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历...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地方志的发展史中,曾经有过一个图经的阶段,图经在我国方志史中确实具有重要的地位。图经始于东汉,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至两宋时期盛极一时,使它成为我国历代地方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