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宗祠即是祠堂,是人们供奉祭祀祖先的场所,早在汉代已流行于中国的一些地方。宗祠记录着不同家族的辉煌与传统,堪称家族的圣殿。杉洋村位于福建古田县东隅,处闽侯、罗源、屏南、闽清、宁德五县(市)交会之处。杉洋村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特别是这里余、李、彭、林四姓同居一村,各有祠堂,独具特色,其建筑规模之宏伟、保存之完整、内涵之丰富为八闽大地独有,全国亦罕见,更是该地传统宗族文化最为直观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当有的新闻记者和一中学子问到"韩老师,您到一中工作后多久才接任校长职务?一个青年教师担起一中这副重担,您是如何认识和对待的?"我说,我是经过五年的锻炼,才挑起这副担子的。这完全出乎我个人的想象。我原是想好好教课,成为一个学生喜爱的教师。并且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事与愿违,我在任校长  相似文献   

3.
<正>龙武镇地处云南省石屏县北部山区,主要居住着彝、汉、哈尼等民族,这里以欢快的民族民间歌舞和精美的民族手工刺绣、服饰和剪纸艺术而著称。每年逢农历正月十六后的第一个街天,小镇的人们都要自发地举行迎春会活动,活动中最精彩的当数踩高跷了。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老师李振华教授,从医60余年,从教50余载,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身,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我们有幸成为李振华教授培养出来的学术继承人和徒弟,从他那里所获甚多,对他的为医为人更是仰慕有加。  相似文献   

5.
清代苏州书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州地区自宋代开始出现书院,至清代,苏州书院经历了前期复兴、中期鼎盛、后期衰落三个阶段。清代苏州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特点,不仅促进了苏州教育的发达,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繁荣了学术。  相似文献   

6.
据初步统计,留存至今的中国古代书院不过千余所。按照保护状况,大致可以分成各级学校、地名单位、旅游景点、文物遗存、文保单位等几种情况。其中以学校与文物遗存形式存在的居多。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古代书院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存在着建筑损毁严重,建设性破坏依旧存在,缺乏对书院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与传播,偏重于单项功能的发展,难以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隶属于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传统书院保护利用可资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书院产生于唐朝,消失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千余年,经历了萌芽(唐)、巩固(宋元)、繁荣(明清)、衰微(清末)四个阶段。本文着眼于史料,以朝代为段,分论书院在历史时空中的兴衰,总结其时代特色,探索书院生存状态的缘由,叙论其发展趋势,力图构建中国古代书院完整的历史框架。  相似文献   

8.
拆解汉阳造     
图中这支汉阳造,是湖北枪炮厂1938年5月生产的。随着日军逼近武汉外围的马当防线,1938年6月28日,湖北枪炮厂开始向西大搬迁,迁至重庆后,兵工署就把湖北枪炮厂的枪厂划给21厂(原金陵兵工厂),“汉阳造”遂改名为“汉式七九步枪”。图中这支汉阳造,正是枪厂工人冒着日军炮火,在迂厂前夕所制造,可以说是末代“汉阳遣”。它见...  相似文献   

9.
张永伟  王丹 《沧桑》2012,(6):71-74
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中世纪大学是两种比较特殊的高等教育模式。文章首先对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中世纪大学进行概念分析,然后简单梳理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在比较各自特色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最后通过比较二者的发展历史,得出对现代大学发展的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代的各类书院中,历史教育均成为其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书院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其历史教育内容的扩大以及历史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等,均为前代书院所不及。书院长期积累的一些有益的历史教育经验,在今天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你说几个俏皮话,可能140字都不需要,会显得你特别聪明。当所有人都试图显得聪明的时候,他就丧失了进一步去了解一个事物的机会,以及客观看待这个事物的可能性。这个被不断地重复之后人会变得特别狭隘”  相似文献   

12.
何文珺 《神州》2011,(28):84-8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当年从东林书院传出的与天籁齐鸣的朗读声,任凭历史凄风苦雨的洗礼、史海沉浮四处飘零,在沉寂了数个世纪后,竟从万劫不复的深渊里幽灵般地复活了,当中国的高等教育背负十字踽踽前行的时候,传说中学院之哲学幽灵的力量,让它成为复兴大学之道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3.
郭友亮 《沧桑》2008,(3):1-2
范仲淹的成才与他青年时期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所接受的正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前五年的刻苦学习使他拥有了智慧和学识;后两年的成功执教不仅兴盛了应天书院,也为他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的勤、俭、坚、忧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继承。  相似文献   

14.
近代名教育家张裕钊,曾一度主讲南京凤池书院,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英才。  相似文献   

15.
城市书院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城市书院在全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清代西安、兰州和太原三个省会城市书院的时空分布及其选址特征的研究,以揭示三个城市之间书院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清代三个省会城市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时段的差异,也有重心的变化。书院的选址和分布格局在观念、发展道路以及格局模式等方面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英国与饮食有关的习语的总结,探讨习语作为英国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对该民族风俗习惯的反映,旨在深入了解英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吴海升 《安徽史学》2015,(4):149-153
宋代安徽地区曾设立书院30所,其中官办的只有4所;创办于北宋时期5所、南宋时期25所。安徽地区书院呈现创办时段不一、分布不均、规模不齐、创办者身份多样、选址多在山林僻静处、教育效果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以剑浦(古称延平,今南平)为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贤讲学之乡,乃于城南九峰山李侗(后人称延平先生)祠旁,仿白鹿洞规式,建立书院,是为延平书院。  相似文献   

19.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它历史悠久,对我国学术思想及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巨大。书院在两宋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北宋初年到北宋中后期再到南宋,书院在曲折中发展着,其与官学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论古代书院的德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中国古代实施大学教育的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德育传统。书院重视以“义理”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和环境熏陶,通过践履来实现德行及学校教育密切关照社会现实的德育传统,值得学校德育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