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咸水歌又称疍歌、蜒歌、蛮歌、咸水叹、白话鱼歌、后船歌及"叹哥兄""叹姑妹",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疍家生活畅想曲,源自生活、贴近生活,即兴创作。咸水歌唱出了疍家人的海上生活,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了他们生活的态度、情趣、愿望以及审美观念,风格独具、活泼鲜亮。咸水歌的来源和发展历程咸水歌名称来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与疍民生活的地域有关。疍家人生活的地区地处海河交界地  相似文献   

2.
咸水歌是珠江三角洲居民世代传唱的一种民间歌谣。音调低翅婉转,演唱时,如泣如诉,曲调简单,易唱易记,因此广府居民包括水上居民(又称蛋民)非常喜欢,凡是说广州话(又称广府话)的居民群落,几乎都会唱“咸水歌”。据说咸水歌原为广东水上居民(疍民)最先传唱起来的歌谣,传到岸上的居民以后才称为“广府民歌”。咸水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许多著名歌手还曾得到各级政府的嘉奖,个别突出的歌唱能手,如中山市坦洲镇的民歌手梁容胜、何福友还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中山咸水歌,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7,(8):25-25
咸水歌,又称疍歌、后船歌等。在海洋咸水中打鱼的小舟如蛋,人称渔民为疍民,所唱之歌,称之为“咸水歌”。疍民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东莞是岭南疍民分布的主要县市之一,明代中堂镇蕉利村的疍民莫登庸,1527年在越南建立莫氏王朝,历时七世,66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陈清靖翎 《神州》2013,(21):37-38
文章以考察广西北海疍民歌手的生活现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其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系统的实地考察,总结提炼北海疍民咸水歌的变化及现状,并以此提出对北海疍民传统民歌等非物质文化形式进行抢救和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白口莲山歌是聚居在中山五桂山区的客家人用客家白话演唱咸水歌调的民歌,声韵独特,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山民歌的瑰宝,并成为研究岭南历史和发展的“活化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串班长”是莲花山“花儿”的词作者,在所有民歌对唱中比较独特,是身怀绝技的人,是“花儿”演唱的主心骨。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甘肃省康乐县是传唱洮岷“花儿”的重要县区,也是传唱洮岷“花儿”的“北大门”,康乐县歌唱莲花山“花儿”的优秀“串班长”很多。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五省(区)的经典民歌,流淌在西北各族人民心里,由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九个民族共同传唱,是人类罕见的文化现象。青海是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青海花儿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  相似文献   

8.
我是疍家人     
一位1978年回归祖国的旅越难侨,年逾七旬的昼家后裔,根据祖辈和自身亲历,详细讲述了传统疍家人在生产劳作、衣食行住、语言、口头文化"咸水歌"、信仰、禁忌等方面的特点。回顾往昔家族的动荡漂泊经历,对比回归祖国40年的安居乐业和当家作主生活,不由让人深深感叹疍家人命运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9.
采访笔记     
《西藏人文地理》2014,(1):14-14
2012年5月底,杜冬去米林县采访,在才召村第一次见到亚夏,也认识了珞巴族研究者林天然。他们跟亚夏一起喝了很多白酒,亚夏唱了很多歌。我在杜冬那里第一次知道亚夏的故事,她是珞巴族史诗最后一位口头传唱者,她的子孙们并没能将她传唱史诗继承下来,她喜欢抽烟,她不会说汉语,但是她却用最有力的说唱告诉世人珞巴族的种种。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与水     
尚望 《丝绸之路》2013,(1):42-43
在中学的课堂上,曾读过一篇已经记不清作者的文章:“左公柳拂玉门晓,塞外风光好;过瓜田碧玉丛丛,遇羊群白浪滔滔……大漠观绿洲,恰似仙人岛。”及至成年来到了新疆,又听人传唱:阿克苏的山、阿克苏的水、阿克苏的山水实在美;托峰积雪白皑皑,大河奔流气势伟……等我驻足阿克苏,才真正体会到这种传唱不谬,是奇丽绝佳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1.
著名"花儿"王子马俊曾有一句戏言:青海的"花儿"在河湟,河湟的"花儿"在民和,民和是"花儿"的窝窝。的确,作为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是"花儿"创作的富矿区,也是"花儿"广为传唱的流行区,其境内流行的曲令多达十数种,大小"花儿"会也有五六个,尤其以七里寺"花儿"会为最。其传唱流行的"花儿"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河湟"花儿"的绝大多数,特别是七里寺"花儿",是民和地区"花儿"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有其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因而  相似文献   

12.
《神州民俗》2007,(5):4-4
2007年2月1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批准并公布中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中府[2007]19号),批准中山咸水歌、鹤歌、白口莲山歌、醉龙舞、鹤舞、麒麟舞、黄圃飘色、崖口飘色、小榄菊花会等九个项目为中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郭梅  张婷婷 《古今谈》2009,(3):31-34
一直以来,流行歌曲都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你是呆在家里还是身处室外,电视、广播等媒介几乎时时刻刻为我们提供当前的最新歌曲。不能说每首歌都能得到大众的喜爱而广泛传唱流行开来,但是总有那么一些歌会占据音乐排行榜的首位——一周甚至数周,而且仿佛一夜之间就流行于大江南北,传唱于大街小巷。如果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在这些广泛传播的歌曲中有一类歌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即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武春澍 《神州》2010,(12):79-81
当一曲传唱度和播放率出乎意料达到一个超高水平的《爱情买卖》红遍大江南北之后,大家才发现网络歌曲已经广泛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流行了,而这一次只不过是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当大街小巷里,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铃  相似文献   

15.
同其他民族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一样,《格萨尔》基本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本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因此,对说唱艺人的研究,应该是《格萨尔》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劫夫,原名李云龙,1913年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城,1937年参加革命,毕生创作了2000多首为群众所喜爱的歌曲,其中《歌唱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和《我们走在大路上》至今被人们传唱不衰。  相似文献   

17.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一曲《春天的故事》,在13亿人民中不停地传唱,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高山峡谷和城镇村寨中鸣响。  相似文献   

18.
祖远 《文史月刊》2010,(1):54-55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这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大刀进氟曲》,被人们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这首雄浑悲壮的歌曲,是专门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将士们写的。  相似文献   

19.
9月7晶上午10时42分,一代传奇女伶李香兰存东京逝世,终年94岁。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曾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红遍亚洲的歌手、影星。传唱至今的《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都是由她唱红的。  相似文献   

20.
这首曾在90年代初传唱一时的歌谣,不知道今天还会不会有人记得,我只记得当年它伴随着那部名为《北洋水师》的电视剧唱响的时候,曾几度令我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