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庄子他和我一起过着逍遥的日子。我们几乎每晚都无拘无束地躺在海滩上。在海风的吹拂下,我静静地听他讲天地齐、万物一的道理,虽然我们住的茅屋中已经只剩下了半碗米。我们天天这样疯着、乐着,世人以为我们是一对疯子,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我们快乐。虽然我们食不果腹,可是我们却拥有无拘无束的自在。有一天,我终于要死了。我们一点也不恐惧,因为他和我早已参透了生死。我本无生命,现在重归于无,又有什么好怕的?所以,我最后的时刻还在和他一起笑。二、范蠡我和他重逢于灭吴之后,他和我一起乘船去了烟波浩渺的太湖,把高官厚禄弃如敝屐。我们…  相似文献   

2.
助人为恐     
周四,照惯例一下班就带上羽毛球拍去附近社区球场打球。转入小区,突然有个保安打扮的大哥拦住了我,说是他没有时间,叫我带一个老伯去什么小区。转头看到那老伯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报纸,靠灯柱站着。刚好老伯是要去我打球的小区,同路,没多想就答应了。  相似文献   

3.
正我有一个很"特别"的同学,他个子不高但很胖,一看就知道他是有力气的男孩。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大笑。他遇到什么事都要大笑一下,哪怕是最老掉牙的笑话,他一样会狂笑不止。我想:如果给他听一个十分好笑的笑话,他估计要笑个十天十夜。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华必和吃饭,准备吃完饭后去上课,可突然旁边传来"砰"的一声响,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便开始大笑起来,口中还未吃完的饭粒,全像机关枪一样射向我和我的碗里,自己也被噎着了,但他还在那傻笑。直到他爸爸拍了他一下,他才勉勉强强地收回笑容。另外,他的手脚也很不老实,总是闲不住。每次放学  相似文献   

4.
回忆胡乔木     
王梦奎 《百年潮》2008,(9):10-18
早就读过胡乔木的文章和诗词,直到1981年才第一次见到他。 当时我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4月16日接到办公室通知,要副研究员以上人员到中南海西楼昕胡乔木的报告。我向来不喜欢听报告,虽然是胡乔木的报告,还是向办公室请示:可否不参加?答复是要参加。这就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听了胡乔木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看车的老人     
接到上海姑妈的电话,说要回来,我就和表哥约好去车站接她。来到车站,我们把车停在车站门口的台阶旁。这时,走过来一位老太太,戴着黄袖章,手里拿着存车牌。不用问,她肯定是来帮我们看车的,不过,要收一毛钱的管理费。她笑嘻嘻地走到我们跟前,刚要递过一个存车牌,我就故意转过脸去,大声说道:“哥,你去看看最后一班车子来了没有,我看车。”嘿!这话还真灵,那老太太听了,只说了一句“孩子,把车子靠边点儿,别影响交通。“说完,便离开了。我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按着坐垫、身子斜靠在车梁上,悠闲地数着过往的车辆:58、59……不自觉地看了看那位老人说也奇怪,这时没人存车,她也不坐不歇息,不停地在车子旁边来回转悠,那神情俨然是一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倒台以后,何其芳情绪大好,工作也大忙了。有一次来看我,对我述说他拄着手杖去参加游行,晕得要倒,两三位同志把他搀扶到家,第二天,第三天,还继续坚持去了。接着,兴致勃勃地大谈个人的写作计划。他说:“我的野心很大。想写部百万字的长篇,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写一个知识分子的前进的历程。还想写一部中国文学史,怕时不我待,先搞个提纲出来;还想写些散文和长篇回忆录,已经和延安时代在一起的同志们碰了碰印象;诗兴又有点动了,也想写点诗。也还想学着写点旧体诗,你不也写了一些吗?”说完了,眼睛望着我,带笑地说:“你看这野心是…  相似文献   

7.
随斯诺访问陕北和目击红军大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百年潮》2006,(10):4-13
冒险到陕北 1936年6月中旬,我已是燕京大学四年级学生,正在准备毕业考试.我很注意红军长征北上的消息,从天津《大公报》范长江的报道中获悉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已到达陕北.进步学生都很高兴.我的室友新西兰研究生詹姆士·贝特兰后来写的文章中曾说到我常告诉他红军北上的消息.我的心头很自然地闪过到陕北去参加红军的遐想.恰巧这时我的老朋友、热情支持和报道一二九运动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地告诉我,中共中央已答应他的请求,同意他去陕北苏维埃地区参观访问.他虽然会说一些中国话,但还不怎么行,问我愿不愿意陪他去陕北采访,帮他做翻译工作.真是喜从天降!我不加思索,立即高兴地一口答应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以及同进步同学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当时的问题是时间上有冲突,去陕北就不能参加毕业考试,就拿不到毕业文凭了.但是有机会去陕北参加革命队伍,那张大学文凭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8.
我的堂兄张清溱是一位把大半生献给了新疆建设事业的水利水电专家。在我们叔伯弟兄中,他行三,故我以三哥称之。1940年,他去西北前,曾回过故乡南阳;但那时我还年幼,记忆十分模糊。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来内地出差,我们在郑州见了面。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只要路过郑州就必定要来看我,我也曾因公两次去乌鲁木齐,平时则书信来往不断。  相似文献   

9.
收到他的短信:“我在谈判。”心头一颤,赶紧回道:“那不和你多说了,先这样吧。”他又发过来:“结果会告诉你。”一道刺眼的闪电掠过,紧接着惊雷炸响,雨从四面八方灌过来。我在雨后面,呆若木鸡。我知道他和谁在谈判,在谈什么———那是一桩千古的公案———他爱上了我,我爱上了他,而她依然爱着他。我无法形容我此刻的感受,也许这场“谈判”比我料想的来得要快得多,我还没有作好准备去承受———既不知道如何承担谈判的过程,也不知道如何接受谈判的结果。我们真的没有任何踏出原有生活轨迹、去和别人交叉在一起的预谋,所有一切都不在我们掌控…  相似文献   

10.
王恒 《纵横》1998,(11)
1948年麦秋之后,我母亲奉命去筹建中直机关的一所小学——育英学校,我便随母亲一道从平山县夹峪村骑马去下东峪。 先期到达的是校长刘建勋,副校长孙统一,教导主任屠忠顺。刘校长多才多艺,育英学校的校歌就是他编写的,他还能弹一手好风琴。  相似文献   

11.
马世民这样描述他与李嘉诚的相处:“我们一同做很多事情,他对我说,听着世民你不想做的,我们不做;我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做;只有当我们俩都想做一件事时我们才去做。开车的人是我,而他坐在后座,告诉我应该去哪儿”  相似文献   

12.
友苏 《炎黄春秋》2003,(6):45-47
静静的时候,我在想着:许多人说,我在父亲病危、去世以及办理后事的过程当中最为冷静。我没流泪,我毫不分心地去做那些应该着手做的事情;我没有茶饭不思难以入眠,也没有让他在我的梦中出现;得空闲也没有去想想他。是一副没情感的心肠吗?不,不是的,我只是有种感觉,一旦我去想他、念他,我会伤心的。“爸……爸!”……“爸!”……“老爸!”50多年里我们这样对他称呼过来。不过,真觉得叫“老爸”更为亲切。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知道了。然而,打从2003年1月22日凌晨,他因为脑内大量出血昏迷过去后,我们叫着“老爸!”也不知道他还听得到不;在2…  相似文献   

13.
初来马来西亚,我的朋友汉斯医生说要请我吃地道的中国菜。我被他的豪爽与热情所感染,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途中,他说我们要去的这家餐馆是一位中国人开的,叫“陈记面食馆”,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我问汉斯,难道马来人、印度人也爱吃中餐?他哈哈一笑说,美味佳肴无国界,凡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他还告诉我说,这位中国  相似文献   

14.
醉人的婚礼     
我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婚礼,最忘不记的是泸沽湖之行的那一次。一个混熟了的普米族年轻朋友来邀请我,去参加一对普米族青年男女的婚礼。他说:“你老向我打听我们普米人结婚同你们  相似文献   

15.
澳洲散记     
1999年1月,我与家人从新西兰去澳洲旅游,在墨尔本我们拜访了三个华人家庭。第一家来自香港,男主人在外经商,我以前不认识,这次也未能谋面,不免感到遗憾。女主人则是熟悉的,她是80年代中期暨南大学医学院(6年制)的毕业生,现在在家相夫教子。他们夫妇有一个儿子,5岁;一个女儿,2岁。这个男孩很有意思,跟我的外孙(会说普通话和粤语)说话用英语,和他妈妈(在北京长大的)说话却用普通话。小女孩白白胖胖的,老要妈妈抱着,寸步不离,上超级市场也得带着。女主人虽然用不上自己的专业但有附近的中文学校请她去教中文,也还多少能发挥自己的文化知识优势。他们家门口有一块草地,  相似文献   

16.
心曲 《南京史志》2014,(12):64-64
你好!我今年读初三,最近很浮躁,不想学习,特别是不想学习语文,因为爸妈要把我送到澳大利亚去读书,我更加想放弃语文了。但是办理出国还有段时间,还要参加学校的考试,每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上不去,爸妈就唠叨,老师也找我,我也觉得成绩不好很丢人,一直很不开心,我也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为我以后考虑。我很希望心曲姐姐能够给我些建议。谢谢,真心期待早日回复!  相似文献   

17.
正【镜头一】晚上一位家长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今天上午参加完家长开放日活动我非常生气,我算是知道老师平时是如何对待我们家孩子的了。今天我们家孩子在课堂上举了好几次手,老师竟然一次也没有提到他,也难怪我们家孩子就是不喜欢上那个老师的课。你想想啊,今天我还在场我们家孩子都不能够被提问到,平时他们班级老师是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高瞻远瞩,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基本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方法论。他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多次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超过资本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指出“坚持两手抓”,就是“两点论”,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他告诫全党:“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在坚持两手抓的问题上,邓小平讲得也重点突出,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态度坚决。1989年夏,邓小平批评了一段时间所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这是总结我党工作重点转移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重要结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全党努力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尽如人意。一些不正之风时起时伏,死而复生,其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得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  相似文献   

19.
<正>年年新春有机会新老朋友欢聚一堂,是一大乐事。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刚刚离我们而去的曾彦老,就在几个月之前,他还出席过聚会,热心关注《炎黄春秋》的命运。我们将永远怀念他。我还要提到张思之大律师,他生了病,祝他早日康复。近来网上常有冒我的名的讲话,有的完全捏造,有的张冠李戴乱加标题。其中有一篇号称是我在一次最高领导人与民主党派座谈会上的发言。当然那座谈会是不存在的,不过发言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是和老友一起吃饭时,突然说定去北京旅游的。那时候我正把一块红烧肉吃得满嘴流油,老友突然提议:"吃完饭,我们一起去北京吧,我都在北京这么多年了,你们竟然没有去过。"老公强烈赞同,煽风点火说:"就是,旅行需要冲动,越是计划越是不能成行。你者,我们都计划了很多年了!"老公的话,我也认同。老友是我们最铁的朋友,从他定居北京以后,我们已经计划过无数次要去和他相聚。第一年,我们刚结婚,新婚的甜蜜还没过,也想留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婚姻生活,计划的北京之行搁浅了;第二年,我刚刚接了一家店,放不下刚刚开始的生意,再次搁浅;第三年,我怀孕了,挺者大肚子的我,害怕受不了路途颠簸,也放弃了;第四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