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高昌吉利钱的研究和探索,从清初开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引起学术界较多的关注。就其重要论引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文清 《新疆钱币》2004,(1):61-62,F003
吐鲁番是丝路贸易的枢纽地带,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商贸交易颇为活跃,自然也就成为多类货币交汇之所。汉五铢、货泉、大泉五十、半两、开元、龟兹钱、和阗马钱、突骑施钱、当地自铸的高昌吉利钱、高昌(西州)回鹘钱、察合台汗国银币、叶尔羌汗国制钱,以及享有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在历史上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中西通商的必经之地,历来商贸交易颇为活跃,自然也就成为多类货币交汇之所。战国(秦)半两,汉代五铢,新莽货泉,唐代开元通宝,当地自铸的高昌吉利钱,突骑施钱,高昌(西州)回鹘钱,察合台汗国银币,叶尔羌汗国制钱以及享有国际货币地位的波斯银币等在吐鲁番均陆续有所发现。2000年的五·一期间,笔者偶然在一家首饰加工店,喜获一件“恰西坦干”(维吾尔族妇女头上戴的银制饰物)。这件发饰挂件正中挂有一枚华丽的波斯银币。据银匠称是一位火焰山的维吾尔族妇女要打制手链和戒指的。这位银匠也知道一些钱币知识,碰到…  相似文献   

4.
安阳 《敦煌学辑刊》2007,(4):206-210
北凉政权在统治河西时期,已在高昌设郡进行统治.至沮渠蒙逊之子沮渠无讳、安周时,高昌变成了北凉政权的统治中心.北凉统治高昌,前后仅有十八年(443-460年),但对高昌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谨就北凉残部西迁高昌的过程及其对高昌佛教发展等问题略作述论.  相似文献   

5.
汉代货币比战国、秦代有了很大发展,汉代五殊钱制的建立,在我国货币史占有重要地位。五铁钱报制科学,合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汉书·武帝纪》日:“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从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18年)起,历纪西汉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共铸5种五殊钱,为郡国五铢、赤厌五铢、上林三官五铢,宣布五铢、小五铢。东汉历经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共十三代,铸有建武五铢,四出五铢、剪轮五铢、环五铢、铁五铢五种,以及传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麹氏高昌国时期的货币流通问题。高昌国的银钱只有一种面值,因为币值较高,不敷使用,所以产生了"半文"的计量单位,在经济生活中,"半文"银钱应当是以其他实物货币如粮食折算体现的。粮食在高昌国的小额交易中充当着实物货币的角色,弥补了银钱币值高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文化高昌     
德国名的东方化学克林凯特有一段话令人深思:“几乎没有哪个绿洲,在化面貌上像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它像一块海绵,从各个方面吸收精神内容与字形式,而并不一定要把它统一化和规范化.”历史的吐鲁番像图书馆、博物馆,像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兼收并蓄,包容万千,演绎着多种化形态扮演角色的鲜丽活剧.正因为此,西域把最壮丽、最沉厚、最有历史资望的两座古城——交河古城和高昌古城给了吐鲁番.两座古城底蕴厚重,但气质侧重各有不同.交河古城是赵破奴的,是班超、班勇父子的,是都护府的,是战城、军事重镇.烽火连天,三军大呼,战场白骨,更多的是肃杀和“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铁骑英雄气概.而高昌古城却不同,视野和气象要大得多,更适合作王城.它不满足于只做做高昌壁,不满足于只做做边地戍堡,在这里培育着一个又一个王国,收纳囊蕴着南北西东形形色色的化精英.高昌是政治和化的高昌.  相似文献   

8.
回鹘文书所见高昌回鹘王国的纸钞与金属币杨富学高昌回鹘是9-14世纪回鹘人所建立的一个地方性封建政权,立国长达500年之久,由于它地处西鄙,遥离中原,故宋元史籍对它的记载大都非常简略,尤其经济方面更是如此。直到本世纪,随着新疆考古工作的展开,大批的长期被埋藏于地下的回鹘文遗物得以相继出土、研究和刊布,我们才能借以对过去这一比较陌生的领域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在回鹘文书中关于货币的资料是较多的,从文书看,当时流通的货币相当复杂,大致可将其划分为布帛、纸钞和金属币等三种。其中,文书中最常见的是布帛,说明在回鹘王国中布帛最为流行。因笔者以前曾撰有《新疆古代实物货币──粗棉布》一文,对其作过比较细致的叙述①,这里也就略而不赘了。在我们现已收集到的回鹘文书中,与纸钞和金属币有关者约有数十件。本文据其中的一郎分略作述论。纸钞高昌回鹘前期,粗棉布是最普遍的货币形态。13世纪初蒙元帝国统一了新疆地区以后,元政府发行的纸钞在流通领域中至少取得了与粗棉布并列的地位。元代钞法,不仅行于中原,即使日本、朝鲜、印度等地都曾试行过。作为蒙元帝国的一部分,高昌回鹘当然也要推行蒙元钞法,只是在推行钞法的同时,原有的货币制度还可以继续保留  相似文献   

9.
在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写本中保存有400余件社会经济文书,大部分为元代之物,少部分属于宋代,其内容涉及宋元时代高昌回鹘王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经济、土地制度、租佃契约关系、高利贷、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宋元时代,中原汉文史书对高昌回鹘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记载甚为稀少,而且支离破碎,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的发现,对于重构宋元时代高昌回鹘之经济历史及社会关系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八件高昌契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震 《文物》1962,(Z2)
1960年内,新疆博物馆考古队两次在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北区发掘了北朝——唐代墓葬三十四座。全部出土物尚在整理中。这里选出契约写纸八件先予介绍:一、高昌时代(即公元640年唐灭高昌置西州以前)契约七件,共出于326号墓内。  相似文献   

11.
高昌城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昌城滥觞于西汉时期的屯垦戍堡,逐渐由军事据点发展为郡县级城市和地方政权的都城,大致经历了高昌壁垒、高昌郡城、高昌国都、唐西州城及高昌回鹘国都五个历史时期。至明初城址废弃,沿用了1400余年。高昌故城这座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城市营建史上的典型代表,而且在中亚地区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新疆的历史文化以及丝路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昌城大致经历了高昌壁、高昌郡城、高昌国都、高昌回鹘国以及地方州郡等不同发展时期。在高昌历史进程中,形成佛教占主导地位且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这种格局不仅是高昌统治阶级所倡导的,而且也因为高昌处于中西交通的要冲而不可避免地成了东西宗教文化的汇聚之地。  相似文献   

13.
正小五铢铸造年代与属性历来说法不一,上世纪初丁福保先生编著的《历代古钱图说》将这种小五铢列入南北朝陈文帝"鸡目五铢"条目下~([1])。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新近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将这种小五铢定性为冥钱,其在西汉五铢小钱词条下称:"西汉冥钱。与三官钱同时铸造,青铜质。面文‘五铢’。除钱体特小外,形制与三官钱相同。"~([2])我对这种小五铢研究后认为,这种小五铢应该是西汉时期的流通货币,其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昌吉利”钱以国名“高昌”入钱。高昌座落在今吐鲁番市火焰山南麓 ,是古代西域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都。高昌故城从公元前1世纪末以高昌的身份出现在新疆的历史舞台 ,至 1 4世纪中叶的元朝末年衰废 ,其间由高昌郡、麴氏高昌、西州、和州、火州和哈刺火州直到回鹘高昌 ,经历了 1 4个世纪。1 96 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人们凭吊游览的胜地。“高昌吉利”钱加入“吉利”二字 ,是古老中国固有的趋吉纳福思想的真实写照。该钱厚重古朴 ,铸工精致 ,文字精美 ,“笔画横则藏头匿尾 ,竖则…  相似文献   

15.
宜阳出土的汉代压胜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宜阳县三乡后院大队社员,在洛河岸发现窖藏货币,共出土古钱币300多斤。其中有西汉半两、西汉五铢、大泉五十、货泉、三国蜀、吴的直百五铢、大平百钱、大泉当于和北魏的永安五铢等。其中还有一枚画像钱。这枚画像钱,正反两面有外郭,正面无内郭。反面有内郭。直径为2.5厘米,两面均有画像。正面左右共二人,为一主一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外部威胁的加剧,高昌国末期的砖志中出现了一些以本地的“交河郡”为籍贯的书写,这是“高昌人”认同觉醒的表现。高昌国的灭亡以及部分高昌人内迁中原让入居内地的高昌人感受到自身文化习俗的特殊性,也促进了“高昌人”认同的增强,这在龙门石窟的题记中也留下清晰的表达。贞观年间来自中原的卫士、移民等外来势力涌入唐西州,部分高昌人的遗民认同潜滋暗长;永徽初年麹智湛及徙居中原的高昌豪族返回西州,他们的“高昌人”认同与当地既已存在的遗民认同合流,进而出现了永徽、龙朔年间墓志中“高昌人”书写显著增多的现象。此后对唐朝认同的逐步增强,处于自发状态的“高昌人”认同因为无法得到强化,最终归于消亡。  相似文献   

17.
氏高昌王国自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国人杀马儒立嘉为主,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智盛降唐,历十王约一百四十余年。因高昌地处中西交通的要冲,遂成为东、西方使者、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与此同时佛教当然也传入该地。早在北凉王朝初期,佛教在高昌地区就很盛行,统治者带头信佛,僧人译经讲法甚多,一派宗教繁荣景象。氏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高昌佛教出现极度繁荣。氏高昌佛教的兴盛,与众多佛教徒虔诚地布道,高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以及高昌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氏高昌时,僧尼众多,据唐沙门慧立《大慈恩…  相似文献   

18.
据《隋书·食货志》载:“高祖既受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铸新钱,背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针对市场上充斥着的南北朝后期品种繁多、大小轻重不等的货币,隋文帝为统一全国货币,于“开皇三年下令在各关以百钱为标准,京师和各州邸肆也都立榜置样,样不同者,即坏以铜、入官”。其后在开皇四年、五年又继续严令推行新钱,才使隋朝新钱得以统一,这种统一后的隋五铢,成为终隋一代的钱币。在后世的各种钱谱图录中,隋钱大体只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四川省彭山县发现一座北宋钱币窖藏,出土钱币重约400公斤。钱币种类包括西汉半两、两汉五铢、大泉五十,直百五铢、太平百钱,东晋五金、陈五铢,北魏永安五铢、北齐常平五铢、北周五行大布,唐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会昌开元22种,后晋天福元宝、后周周元通宝、前蜀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元宝、南唐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北宋宋元通宝。其中,该窖藏清理出会昌开元背穿上"永"字钱与前蜀永平元宝各一枚,均属珍稀钱币。前一种钱的发现,证实唐永州的确铸行过此钱。后一种钱的出土,说明前蜀王建铸行过这类年号钱。上述珍稀钱币的出土,对钱币界长期以来有关这两种货币是否铸行的争论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高昌王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之上,往来客使的供物、差役等杂差科是阚氏高昌赋役制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柔然永康十年闰三月,焉耆王北赴柔然汗庭,途经高昌,得到高昌王国的供顿招待。《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所收《阚氏高昌永康年间(466-485)供物、差役帐》是记录焉耆王经过高昌王城时百姓杂差科的总帐。阚氏高昌杂差科分为供物、差役两部分。供物主要是木薪、苜蓿、土堆葡萄、酒等,同时也征用百姓驴、车等运输工具。差役主要有烧炭、取桢、作瓨等。阚氏高昌的杂差科在麴氏高昌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