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吴晗(字辰伯)是父亲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昆明就认识的朋友。当时吴晗叔叔任教于西南联大的历史系,父亲则在云南大学任文史系主任,与吴晗是同行;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父亲和吴晗又担任民盟云南省支部的领导工作,吴晗负责联系青年学生的工作,两人又成了同志,父亲称呼吴晗为“辰伯”,吴晗则称呼父亲为“图南”,这个习惯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2.
<正>吴晗(1909-1969),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吴晗的研究,就一直未曾停止。最初以回忆、怀念的文章为主,后来逐渐有比较系统的学术论著问世,现在可谓蔚为大观。回顾30多年来学界对吴晗的研究,笔者认为吴晗的生平与交游、吴晗的史学思想与治史、吴晗的史学贡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其中也不乏争论,现就其中某些问题略加梳理,以求教于海内外方家。  相似文献   

3.
忆吴晗     
<正>我于1961年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历史学会工作,有幸在吴晗直接领导下工作了5年,深得教诲。吴晗的为人、作风以及大家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追忆那段岁月,仍使我颇多感触。这里,我想就我在历史学会工作时和吴晗的接触作几点回忆。  相似文献   

4.
杨欣 《沧桑》2013,(4):232-232
张海瀛谱牒研究文集《缅晗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11月正式出版。张海瀛是著名史学家吴晗的研究生。吴晗先生特别重视族谱研究,张海瀛遵照导师的教诲,在族谱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为缅怀吴晗导师,特将此书命名为《缅晗集》。  相似文献   

5.
闻立树 《百年潮》2009,(9):56-60
1949年11月,吴晗以民主人士代表的身份,在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当选副市长,分工负责文化、教育、卫生工作.1955年2月,北京市副市长的人数从两位增加到八位,吴晗排在第二,主要分工负责教育工作.我从1952年5月至1956年8月担任吴晗的秘书,耳濡目染了他的风范.今年是吴晗同志诞辰100周年、逝世40周年,谨撰此文,以表景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6.
正吴晗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新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1940年之前,吴晗说自己基本上"埋头做学问,不过问政治"。但随着时局的败坏,他对当局的不满也日益加强,写了不少借古讽今的作品。吴晗的文名远播解放区。曾彦修说,他在延安及解放区时,吴晗的文章一出版,"必定恭读,对他五体投地"。1948年,中共中央号召筹备召开新政协。吴晗积极响应,来到解放区。11月间,他在西柏坡受到毛泽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1999,(1)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和郭沫若同在北京任职,过往甚密。吴晗常去郭老家作客,郭老一看到吴晗来总是很高兴,两人开怀畅谈,大多是谈学术界的问题。在学术观点上,郭老和吴晗有一致也有分歧。他们一起探求,一起争议,一起磋商,求同存异。其中有关武则天的研究和探求是比较突出的,他们互相请教,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一、吴晗夫妇一女一儿,皆为抱养,疼爱有加,吴晗为爱子小双正式起名为吴彰,以纪念他死于北伐的生死之交吴彰舅父吴晗年轻时,毅然与身体状况不佳的袁震结为夫妻。以后两人相濡以沫地生活。舅妈不能生育,膝下无子,缺少家庭欢乐。1956年,康克清主动帮助他们从孤儿院里领养了一个女孩,就是我的表妹小彦。小彦给家庭带来无比的欢乐,使小院充满生机。小彦4岁时的一天,吴晗的秘书郭新华抱来一个几个月的男婴,舅妈不知所措。舅父满面笑  相似文献   

9.
一吴晗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省义乌县吴店苦竹塘村的一个书香世家,幼年酷爱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1928年夏,吴晗到上海吴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胡适担任校长的中国公学大学部。1930年8月,吴晗自费到北平求学,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二年级作插班生。吴晗勤奋刻苦,受到蒋廷黻和郑振铎等著名学者的指点,学习期间便接连  相似文献   

10.
苏双碧 《百年潮》2003,(4):10-18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奉命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诬陷它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引起文艺界、史学界、哲学界的巨大反响。吴晗被迫在报上作了自我批评。然而,社会上对姚文元文章和吴晗检讨的反响已无足轻重。政界或上层的态度成了人们关心的焦点。概括起来,围绕着评《海瑞罢官》及吴晗的检讨,上层主要有如下四种异见: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新中国成立十七年间的首套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历史小丛书》可谓这一时期史学大众化的典范。1958年秋,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倡议为青少年学生编一套较为全面系统的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历史小丛书》,得到热烈响应。丛书由吴晗任主编,尹达、白寿彝、任继愈等24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截至1965年,丛书共出版147种,累计印数约900万册,部分书目还发行了盲文版。  相似文献   

12.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先后出版(或再版)有关朱元璋的传记,系年要录、故事、专题论著计十余种,公开发表的文章计120余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10个问题。(一)关于朱元璋的道路问题:明史专家吴晗对于朱元璋的道路问题深有研究,作过精辟的分析。《朱元璋传》是吴晗的代表作。吴晗写朱元璋传,从1932年起,前后经过20年,写了4次。他在1954年到1955年,写了《朱元璋传》第三稿。为慎重起见,这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寄语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2009,(3):F0002-F0002
本期刊登10篇专题论文和两篇评论。其中,"理论与思想"栏刊登的张显清、赵克生合作的《从创造到普及: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是为纪念已故著名明史学家吴晗先生百  相似文献   

14.
朱洪 《江淮文史》2002,(1):131-139
20世纪20年代末,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校长时,浙江义乌人吴晗也在该校读书,上胡适的中国化班,那时他叫吴春晗。在胡适影响下,迷上考据的吴晗写了一篇论《西汉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5.
吴晗这位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北京市前副市长,曾因一部《海瑞罢官》而举世闻名,对于他的学识和人品也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然而对于他的妻子,对于他的爱情生活,世人却知之甚少。笔者最近从他妻子的家乡老河口市了解到:吴晗和他妻子的爱情也可以称得上是旷世绝唱。要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是吴晗学术历程中的辉煌时段。他一直受到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双重影响,出入于两派之间。吴晗在学术起点上具有二元性,同时蕴涵着社会史学与考据史学两种基因。正是这种学术上的综合与兼容,使吴盼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1月,吴晗应邀参加十月革命32周年纪念活动,在列车软席上,突然从广播中获悉自己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这位饱浸史学学识,以教书为生的教授,坐立不安了。他立即发电报给周恩来总理,要求继续留在清华从事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回京后,周思来与他促膝谈心一整夜,使吴晗大为感动。  相似文献   

18.
读了《炎黄春秋》2011年第8期上吴昆先生的《我和伯父吴晗关于〈海瑞罢官〉的通信》后,我自然想起,江西吉安市政协曾赠我一册《吉安文史资料(第一辑)》(2004年8月编印),其中收有萧庐生写的《我和吴晗的一次通信》一文(原载2000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传》是吴晗的代表作,解放前和解放后的版本毛泽东都看过,并且多次提出意见。平心而论,一部普通的历史著作,引起毛泽东如此关注,在毛泽东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大约也正因为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吴晗对《朱元璋传》的修改倾注大量心血,并抱着十分慎重的态度,以至于1954年的修改本,在听了意见之后,也未敢出版。当然,毛泽东所提的意见,绝不会只是枝节性的具体意见,而吴晗所能虚心接受和理解的也未必是毛泽东的本意。下面想就吴晗写作《朱元璋传》的过程,以及毛泽东对《朱元璋传》的关心,略作论述。吴晗初写朱元璋明…  相似文献   

20.
袁鼎 《百年潮》2009,(9):61-62
吴晗先生和中国地学界有着不解之缘.1930年8月,吴晗到了北平,经燕京大学文史系研究员顾颉刚介绍,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工作半年.1931年报考北京大学史学系,未能录取.又考清华大学史学系,由胡适推荐,在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翁文灏等人关照下,最后在史学系入学.清华大学的史学系和地学系有着多方面联系,1937年2月和6月联合开会两次.鉴于边疆问题的重要性,还成立边疆史地学会,推举时任地学系主任的家父袁复礼任主席,会员有40多位,吴晗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