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初期,1853年爆发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对上海的城市化、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天地会支派的上海小刀会,具有传统会党特性,同时由于特殊的时代、地域背景,如西方入侵、上海通商、闽粤移民大量进入上海和太平天国运动等因素,上海小刀会及其起义发散着浓厚的现代性因素(讲洋文、吃西餐、穿皮鞋现象的背后,是与洋人的特殊关系)。小刀会起义对上海造成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使得商业、海关与租界获得飞速发展,上海也得以在现代化轨道上加速前行。传统观点认为,随着商埠开辟,外力入侵,清朝沉沦,这是一出国家悲剧。但从"大历史"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骤然提速,尽管西方人主观上未必存有善意,且其推动的现代化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探寻的是客观意义,即西方工业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瞿萍 《丝绸之路》2015,(7):67-69
一那是一个孕育着"新"与"变"的时代,西方列强叩开了中国沉睡百年的大门,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于湮没进历史的尘埃。尽管老态龙钟的中华民族显然还跟不上世界的步伐,但"现代化"却以潮涌之势裹挟着西方现代科技和观念,以一种蛮力搅动着死水微澜的中国。这种新旧交替的撕扯不仅深深刺痛和影响着当时普通的  相似文献   

3.
孟广林 《世界历史》2005,(2):112-117
美国科学家A.卡雷尔(Alexis Carrel.1873--1944)在医学与生命科学上的突出成就是众所周知的,但我国学术界对他的《人的奥秘》一却颇为陌生。在该中,卡氏以其独特的理路对现代西方明作了激烈批判,进而探讨人类社会的合理路向。这一“反现代化”学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方知识界对社会现实的困惑与彷徨,也展露了现代西方社会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4.
张洪武 《攀登》2002,21(2):54-58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一定的化环境中实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按化背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基础教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二是以日本和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东方儒教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后是不同于西方而走上现代化的地区,他们的化背景却都是儒家化,这就对西方学韦伯的“障碍论”提出了挑战。因此研究它们实现现代化的化背景对我们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建涛  吴世韶 《攀登》2023,(5):93-99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叠加的现代化挑战,中国和西方国家都试图寻求应对之道。西方生态现代化模式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决定论、西方民主等理论基础之上,但存在着局限性。因为这种模式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其难以解决生态危机。相较之下,中国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在理论、价值观及体制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为世界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晚清政府被动地开启了军事现代化的闸门,但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晚清军事现代化迟迟难入正轨。但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对西方一些现代性因素的合理引进,对整个国家进行了一次早期现代化启蒙,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传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欠发达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是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现实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在巴西,经济现代化带来了威权主义,而非民主政治。其原因在于巴西的现代化模式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危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首先实行经济紧缩,而经济上的紧缩则要求政治上的权威。巴西1964年的政变虽只是一个个案,但它表明,不能用西方现代化“和谐的”、“直线的”道路来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学术文化逐渐深入中国,被称为“西学”。然而西学的传入和这一名词的使用,却早在明清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之时。 耶稣会士来华是为了传播天主教,但也带来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技术。他们在华期间,陆续撰译了一批书籍。徐宗泽据上海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西方学术界开启消费史研究第一波热潮以来,西方消费史研究经历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过程,但消费史的繁荣和研究的深入,却无法掩饰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虽然多个学科都关注消费史,跨学科方法也得到广泛运用,但西方消费史在研究方法上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混乱和夹缠不清,因此,有必要对西方消费史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问题和原因,以求在未来的消费史研究中通过方法的突破带动研究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10.
年希尧的生平及其对艺术和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希尧出身于汉军镶黄旗。凭着与雍正皇帝的亲密关系而官运亨通 ,但在仕途上并无大的建树。与其政绩平庸相比较 ,年希尧在科学和艺术上的贡献却不同凡响。他在景德镇陶瓷业的恢复和创新中 ,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他编纂的《纲鉴甲子图》被送往欧洲出版 ,引起西方汉学家的注意。他是最早接受并宣传西方对数计算方式的中国数学家之一 ,并热心推动西算与中学的结合。他还精于绘画 ,将西方的透视技法改编为《视学》在中国出版。而这一切 ,都跟他同西方传教士的交往和友谊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不同的"粪溺观念"导致了城市粪溺治理的不同走向。近代以降,随着西方公共卫生观念的强势传入,粪溺治理逐渐被纳入国家行政管理,并开始建立公厕和实行现代化运作,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建立了一套中西合璧的"西体中用"粪溺治理新方式,不仅影响了传统行业的走向,也不断改变着城市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晚清国内新式外交和法律人才严重缺乏,张之洞积极倡导与推行近代法律教育,在新式学堂中开设西方法律课程与专业,派遣人员出国学习西方法律,创办与发行报刊介绍西方法律知识。虽然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制约着他不能学习西方法律的民主精神,但其倡导近代法律教育的积极主张与各种实践却促进了晚清法律教育的发展与观念的转变,培养了一批新式外交和法律人才,推动着中国传统法律教育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过程,也是近代西方医疗卫生观念和制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近代来华传教士充当了打破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急先锋。在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背景下,一方面,他们向古老的中国展示了建立在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医药卫生观念和制度的先进性,引起了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潮;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向衰弱的中国灌输其医药卫生的观念和价值,并导致了中西医文化的冲突。伴随着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结果是封闭、排外、保守且具有较强内聚力的中华医药体系逐渐走向世界,并且相对先进的西方医药卫生观念和制度也逐渐被中国人所理解并接受。中西医文化开始走向融合,并由此促进了中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的启蒙。  相似文献   

14.
王文海塑的毛泽东像,与艺术大师的作品一起跻身于北京大山子798工厂艺术中心,被外国美术馆收藏,但却为房租发愁,在清贫中坚守着这门“红色艺术”。  相似文献   

15.
吴燕 《近代史研究》2006,15(3):125-139
20世纪30年代中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制定出一些现代化的法律,但落实到基层司法个案的审理,却谈不上什么法制现代化和法制国家建设。这一过渡时期,也出现了难以一言蔽之的涉共案件。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来说明那段时期县级司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林漫和邓家力于2015年7月22日对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晴佳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访谈主要围绕着"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研究与历史书写"的项目内容展开,包括当前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世纪之交西方史学理论的变化及其对历史书写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跨文化历史研究等方面的问题。王教授在访谈中提出,当前史学有两大平行发展的潮流,但其共同之处在于突破近代西方为我们建立的知识架构;后现代主义并非被超越了,而是很多观念已经被内化于历史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批判,这与后现代主义有一定关联,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需要从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出发,这是一种唯物史观的方法;跨文化研究对当前的历史写作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可以提出很多新的选题;全球史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讨论,而需以具体的历史写作展开大量的实践性研究;在中外史学交流中仍然存在着"不对称"的问题。现将访谈内容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宗教对抗国家——埃及现代化的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由于接触了埃及的现代化 ,发现在这个过程中 ,国家与宗教的冲突十分明显。冲突的最高潮表现为萨达特总统遇刺事件 ,在众目睽睽之下 ,萨达特在盛大的阅兵式上被伊斯兰激进分子刺杀。国家与宗教的冲突是埃及现代化的困境之一 ,本文即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一、世俗主义与国家振兴埃及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两条平行的线 ,一条是显线 ,一条是隐线。显线是世俗主义——民族主义的线 ,隐线是伊斯兰现代主义——原教旨主义的线。埃及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世俗的运动 ,但埃及社会又浸透着宗教传统。在埃及现代化过程中 ,两…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口史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其日益发展成为当今国际史坛“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国内,人口问题在过去长期被视为禁区,人口史的研究近乎空白,这与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国历史以及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现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移风易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因此,在民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共同习惯中,既积淀着周秦以降的传统,也夹杂着晚清以来由外国而来的西方习尚,这是中国从未有的中与西、新与旧的杂处和碰撞以至融合的剧变时期。在这剧变过程中,民国政府和国民党都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他们试图通过改革将民众引向现代文明以巩固其统治。这是关于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现代化变  相似文献   

20.
金燕 《世界历史》2008,(4):143-143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存在着许多线索,人们正是通过这些线索来了解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工作从解释西方学者的研究理论与成果开始,逐步发展为构建自己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在这方面,世界近现代史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始终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