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家长宁”铜镜考李振华我所文物资料建档发现一方“四印铭文神兽护印”镜,系1992年罗坝镇村民徐成宗捐赠。他说于1972年农田基建工地拾得。跟踪调查①出土情况未确。检校铜镜著述图谱无例。一、铜镜特征该镜边八角形,厚0.4厘米,重130克。直径8.9、...  相似文献   

2.
东汉是铜镜铸造的一个鼎盛阶段,洛阳地区出土的东汉铜镜早期风格多承袭西汉、新莽,中晚期发展出新的种类,表现为儒学思想、神道元素出现在镜背纹饰中,并盛行开来,新的纹饰布局格式也已出现。出土铜镜的物理损伤大都为断裂,化学病害主要是锈蚀,铜镜的修复重在对氯化亚铜与碱式氯化铜两种有害锈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所知,中国古代铜镜起源于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余年的历史.经过商周古代工匠的实践摸索,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汉代铜镜,出土数量多,分布广,制作精良,闻名于世,是当时人们生活中比较普遍的日用品,而且制镜技术比较发达,出现了我国古代铜镜的第一个高峰期,对以后我国古代铜镜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我们所保护修复的这件铜镜是一1/4残镜,有钮,钮座呈圆形,径为2.1厘米;铜镜半径5.6厘米,边缘厚约0.2厘米.该镜表面绿锈层较厚,且有土垢沉积,局部还可见少许浅绿色粉状锈存在(图1).用软刷轻轻清理镜背,可见凸起的饰纹.但是由于硬质土垢和锈蚀物的覆盖,其纹饰面貌特征和形态根本无法清楚辨识,所以也就无法确定其制作年代.在保护处理这件铜镜前,对该铜镜进行了X光照相分析,以对其保存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这是制定科学保护修复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浙江长兴县境内发现南宋青铜镜十余面,其中以“石家造”铜镜最多.形制有圆形、方形、六边葵形、八边葵形、桃形及带柄镜等数种.今介绍如下:(一)双鱼纹圆镜.镜径16.5、镜边厚0.6厘米.背面铸有双鱼纹,鱼身有鳍有鳞,二鱼同向而回,双鱼间又有一束根茎叶花具备的水草,造型优美,双鱼神态生动活泼,在镜背上方是一块镜铺照牌,内有“湖州杨家造”五字(图1)1972年4月洪桥乡出土.  相似文献   

5.
从1969年到目前,集安县境内共出土铜镜11件,铁镜3件。现将部分铜、铁镜介绍如下。一、铜镜叶脉纹镜 1件。1978年5月出土于太平乡五道岭一积石墓中。镜直径13.9、厚0.2厘米。镜缘凸起,宽1厘米。缘内有叶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古代铜镜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在考古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铜镜上华丽精美的纹饰及丰富的铭文,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特别是冶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材料。然而由于大量出土的铜镜长期埋葬于地下,铜镜本身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坏,多数已经损坏,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将破碎的铜镜修复、复原,使其恢复原貌,为研究我国古代铜镜的历史提供可靠的实物依据。下面就以修复汉代四乳四虺铜镜的过程为例,简单叙述一下铜镜修复的工艺程序。  相似文献   

7.
1986年6月,陕西商洛地区制药厂工地挖柱基时发现一件铜镜。镜旁有一具人骨架,但未见墓室和棺木。铜镜出土时受到破损,已修复。现报道于后。铜镜正面呈铅灰色,边缘和镜背面纯黑光洁,微凹,葵缘。直径22.5、边厚0.6厘米。半球形纽,无纽座。内区为高浮雕纹  相似文献   

8.
广西出土古代铜镜选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镜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在广西汉墓中出土的数量较多。50年代中期贵县发掘的一批汉墓,出土铜镜就达220多件。其中仅1954年贵县火车站发掘的98座汉墓,就出土了63件铜镜。在这批汉墓中,一般身分的墓主人大多随葬有1件铜镜,少数身分高贵的随葬2件。由此可见,汉代铜镜已是普通的随葬品之一。现从广西出土铜镜中选择部分精品,按类型及时代先后介绍如下。间隔式蟠螭纹镜 1956年12月贵县粮仓15号西汉墓出土。  相似文献   

9.
河北地区出土汉代铜镜的地域广泛,种类多样,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本文根据出土铜镜的不同形制和装饰特征等,将其分为素面镜、草叶纹镜、星云镜、铭文镜、博局镜等15个种类,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其它地区出土的铜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不同种类铜镜的流传时期。  相似文献   

10.
馆藏铜镜选辑(八)杨桂荣八、辽金铜镜辽代铜镜所见不多,金代铜镜却在北国异军突起。从出土和传世金镜来看,不仅数量多,制作规正,有些镜类,纹饰新颖,别开生面,在铜镜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金代初年,铜镜铸造受中原文化强烈影响,多具唐宋镜遗风。到了大定年间,...  相似文献   

11.
河北地区出土汉代铜镜的地域广泛,种类多样,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本文根据出土铜镜的不同形制和装饰特征等,将其分为素面镜、草叶纹镜、星云镜、铭文镜、博局镜等15个种类,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其它地区出土的铜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不同种类铜镜的流传时期。  相似文献   

12.
汉代铜镜以其式样丰富、工艺精巧、纹饰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等特点,在中国古代铜镜中独树一帜。本文从安吉境内出土汉代铜镜的种类、特点等方面,分析探讨安吉出土丰富汉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河北地区发掘出土的唐代铜镜有近百面,纹饰种类繁多,镜式多样,根据镜背纹饰和铜镜形制,可将其分为十二生肖镜、瑞兽镜、葡萄镜、瑞兽瑞鸟镜、龙纹镜、花卉镜、花鸟镜、对鸟镜、人物故事镜、文字镜、几何纹镜、素面镜等12类。对出土铜镜的相关纪年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可知河北出土唐代铜镜的流行时期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  相似文献   

14.
透雕夹层铜镜是一种特种工艺镜,近年来洛阳地区战国墓中时有发现。本文对这一地区出土的透雕夹层铜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与其他地区的透雕铜镜做了比较分析。指出,战国时期铸镜中心虽在湖南地区,但出土透雕夹层镜数量很少,中原伊洛地区是战国透雕夹层镜集中出土的地区,还出现有其它地区未见的彩绘透雕镜及贴金、银箔透雕镜。因此,中原地区应是透雕夹层镜的主要产地。  相似文献   

15.
承德县收藏的铜镜承德县博物馆1978年以来,承德县在文物调查中,共发现铜镜74面。这些铜镜绝大多数属于墓葬或遗址出土的,极少数为传世品。现将其中具有明显特征的一部分介绍如下:一、唐代铜镜瑞兽孔雀纹镜:1978年3月上板城镇漫子沟村出土。兽形钮。以斜立...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涞水县出土古代铜镜选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涞水县出土古代铜镜选介翟士英近年来,涞水县文物管理所通过古墓清理、文物征集、窖藏出土共收集古代铜镜30余面,现将有代表性的部分铜镜选介如下:昭明连弧镜1件。1985年11月,娄村乡福山营村出土,该镜青铜质,圆钮,圆钮座,纽座外有内向八连弧纹一周...  相似文献   

17.
1985年2月15日,遂平县诸市乡任马庄农民孙广凡在村中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墓葬,墓室已被破坏。出土有唐代透光镜一面,绿釉瓷碗、钵各一件,现分别作以介绍:透光镜:该镜为八角形,直径17.9厘米,半球形纽,镜边高出,边厚0.3厘米,镜背有七枝花朵,一朵居中,六朵分布于周围,将铜镜对准阳光,映在墙上能将背面花纹反射出来。因镜体残为三块,镜面有四处锈蚀严重,因此映像中花纹不清晰,多处散光(图版四:1、2)。釉绿瓷碗:口径14.9、高4.4厘米,圆  相似文献   

18.
应用现代全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严重破损的馆藏神人画像镜基体和锈层进行元素与化合物组成分析,对表层富锡的成因作出推测,并在对各种修复工艺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分析的前提下,针对汉青铜神人画像镜表面富锡区严重氧化的状况,研究了修复保护的基本工艺:传统的软钎焊工艺由于含氯焊剂的原因会给铜镜导入氯离子,给其安全保存留下隐患:有机复合物焊剂虽可避免氯离子的危害,但对于缺少金属核心的SnO2区焊接强度难以保证,且铜镜残片的矫正复位也非常困难。采用耐候性好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粘结、加固和封护材料,结合连接、矫正、补配等修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该铜镜的修复问题。选用高度稳定的氟碳树脂RMF,应用减压工艺对铜镜进行封护保护,使铜镜基质处于与环境隔绝状态,达到长期稳定保存,为处理青铜器修复中的同类问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修复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河北滦县后迁义遗址的一座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两枚铜镜,分别是同心圆凸弦纹镜和火焰纹镜。文章介绍了这两枚铜镜的纹饰特点和出土状况,认为其中的火焰纹吸收了齐家文化的三角形纹带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型竖线纹带的两种文化因素,体现了铜镜从我国甘青地区起源,沿长城沿线文化带自西向东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汉代规矩镜与六博程志娟1993年2月发现的东海尹湾汉墓群[1]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汉晚期竹、木简及其它文物二百余件。其中有铜镜多面,最大的一面为鸟兽纹规矩镜,直径275厘米(图一),为汉镜中少见。该铜镜已从中间裂成两块,纹饰、铭文清晰完整。铜镜圆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