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伟 《炎黄春秋》2010,(11):86-87
<正>霍拥军先生对我在《炎黄春秋》2010年第4期上发表的《国企改革遇到新难题》一文提出四点质疑(见《炎黄春秋》今年第7期),我想类似霍拥军先生这一想法的绝不只他一人,故我在这里予以回答。一,关于垄断行业高工资问题。来信对我文中讲到"垄断行业职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而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占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的数据准确性有疑问。我就这个数字咨询过政府主管人士,他称"差不多"。而垄断  相似文献   

2.
于光运先生最近致函本刊,建议《炎黄春秋》开一个“故纸堆”的栏目。于先生在信中说:用难得的珍贵史料来说话,可以为作者表述的论点提供有力的根椐,提高刊物内客的科学性。收入这个拦目的文字,开门见山,短小精悍,刊物省篇幅,读者省时间。有故纸堆为证,读时会兴趣盎然。它也可以解决一些人故意歪曲造成的混乱。现在使用官方的档案资料极不方便。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利用个人手中保存的“故纸堆”。而且故纸堆一经刊物公布,就成为社会财富,不再会失落。在刊物上登出来,是保存宝贵资料的方法。我还有一意见,在温济泽同志去世后,我在电话里同方实同志说过:如某人不聿逝世,而其家属中又没有能整理使甩其保存的资料的人,编辑部可与其家属商定代为保存,并找到适当的人对这些故纸堆进行整理。收条整理故纸堆的对象,不一定是《炎黄春秋》的作者,甚至不一定是研究党史的,其他人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这件事要依靠研究党史的年轻人来做。于先生上述建议很好,符合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从本期起,即开辟这一栏目,并刊登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3.
“万岁”口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张素华先生的文章(《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写“毛主席万岁”》,见《炎黄春秋》第7期,以下简称“张文”),有几点看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春秋"一词的历史变化对"春秋决狱"有什么影响?《春秋》一书的相关内容对于"春秋决狱"有多大影响?"春秋学"的发展变迁又为"春秋决狱"的产生了提供了怎样的借鉴?循着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较为深入地考量"春秋决狱"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可以为深入研究法律儒家化提供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5.
最近,黄修已先生在《炎黄春秋》上发表《“红色文学史”五十年祭》。修已是我在北大时同班同学。我们都曾参与编写所谓“红色文学史”。该书当年曾被赞誉为“奇迹”和“创举”。修已的文章重提这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往事,发人深省,感触良多。其实,这个“奇迹”和“创举”,不是孤立发生的事件。我想围绕编书的前前后后,也谈谈我今天对此“奇迹”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高华在《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发表的《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一文中说:“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他说:‘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毛泽东的《长征》诗(1935年10月)和他论长征伟大意义的报告,无疑对“长征”一词的传播和影响是广大和深远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长征”一词是毛泽东首先使用或首创的。  相似文献   

7.
《炎黄春秋》创刊15周年了,要讲祝贺的话、希望的话,我想讲这样两句话:一句叫保留记忆,一句是保存信史。一个失去记忆的人,是无法理喻的人;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无法预期她的未来的。忘记了历史,就只能在原来的地方踏步,只能在已经逝去的生活里往复循环。  相似文献   

8.
《炎黄春秋》2010,(1):78-79
贵刊2009年第11期署名顾英奇的《文革中抢救刘少奇纪实》一文,读后令人震惊。难以按捺,我们不得不将一些看法函告,并请在《炎黄春秋》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在《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的时候,我曾写过几句话:“澄清史实明辨是非,学术道义勇挑双肩,此为国本精神资源。”时间又过了四年,《炎黄春秋》比过去办得更好,发行量大幅度上升,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炎黄春秋》其所以得到这么多读者的喜爱,是因为这本杂志坚持科学的态度,不断匡正  相似文献   

10.
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更加为国人所关注。《炎黄春秋》编者为满足读者多了解一些台湾历史情况的要求,特邀我在“二二八”起义53周年纪念之际,写一点回忆性的文字。正是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北京另一家杂志发表的《救救台湾》的长文。该文在批判李登辉“两国论”的同时,谈到了发生在1947年的“二二八”起义,但无论述事与评论,我认为多有不当。  相似文献   

11.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一个大冤案。现在《炎黄春秋》发表了袁鹰同志这篇文章,把建国后对知识分子的这第一场大批判的真相揭开了。让人们能回头看清什么是政治运动,政治运动的形式、手段、后果,使人懂得了政治运动是怎么一回事。更让人们经过反思看清表面的和深层次的种种问题。这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这种祸国殃民的政治运动不再重演。这是一件大好事。让我们把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得来的经验教训,变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们牢牢记住它!  相似文献   

12.
任可 《炎黄春秋》2005,(11):62-62
《炎黄春秋》第10期陈虹的文章第9页两处引文有误。一是说叶剑英为罗瑞卿填了一阙词,表示婉惜。这是作者臆想,而且所引词第三句是错的。当年我是坐在前排听了叶的传达。他说明是套用辛词,并非自己所填。辛弃疾的《贺新郎》原句是:“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叶引用时只将“百战”改为“一跳”。作者把辛词误为叶填,而第三句把“万里”改为“望”更加不通。  相似文献   

13.
周拓 《炎黄春秋》2014,(4):86-86
《炎黄春秋》2012年9月号高锴先生著文批评米鹤都当年6月号文章,米文认为1986年研讨政改“落脚点放在了实质上并不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党政分开上面”,而高先生则认为,“党政分开”名为解决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只是一种委婉说法,实质上是为纠正“以党治国”;高先生文章末段列举了当年若干拟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些改革却正是米鹤都不认可的。  相似文献   

14.
张安 《炎黄春秋》2010,(5):61-63
我家的“阶级敌人”地富反坏右样样俱全,但个个都是冤案。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每当读到被极左势力所伤害的受难者的冤情时,总会联想起我家的冤情来,心里暗暗流泪。旁及我耳闻目睹,许许多多普通受难者的冤情,并将其与大背景大人物联系一起思考,又每每使我难以人眠。说说我家冤情,我倒也不担心把我打成“反革命”了。  相似文献   

15.
彭兴 《炎黄春秋》2009,(6):88-88
今得阅2009年第4期《炎黄春秋》载赵映林的大作《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很感兴趣,且甚获教益,然该文中所谈到的某些地方与史实有出入。辨正如下:  相似文献   

16.
《炎黄春秋》曾发表过几篇记述“不宜录取”政策与事件的文章,披露了颇为重要而又尘封已久的历史事实。许多读者在叹息之余往往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不宜录取”政策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炎黄春秋》2010,(8):64-64
读了张素华同志在《炎黄春秋》今年第7期上的文章——《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加写“毛主席万岁”》,觉得对待重要的历史事实,就得有这种认真的态度。我很欣赏张素华同志这种态度。不过,这篇文章还不能作为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8.
《炎黄春秋》2006年第11期《石西民谈徐铸成划右派实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某日,石随同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分管宣传工作的书记张春桥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处去商定《文汇报》编辑部的帅”。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情况是:石西民1955年调上海市工作,1956年7月至1958年1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宣传部部长,1958年12月至1963年12月任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63年12月至1964年12月任上海市委书记,1965年调北京任文化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9.
韩钢 《炎黄春秋》2006,(10):79-79
《炎黄春秋》创刊十五年了。无论人们如何评价,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这个兼具思想性、学术性、普及性的刊物,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尽管它没有被定为什么“国家期刊”、“核心期刊”,但是它在海内外所具有的广泛影响,恐怕是某些“国家期刊”、“核心期刊”无法企及的。作为一家杂志,这就是成功,虽然它也经历过、也许还会经历波折和坎坷。  相似文献   

20.
《炎黄春秋》1999年8月号(总第89期)发表了王珺撰写的《中共特别工作开创者李克农》。编者在文前加上按语说:“李克农是中共特别工作的开创者之一,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本刊为纪念这位深潜魔窟建奇功的一代英豪,特别发表长期在李克农领导下工作的原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王珺同志写的文章,以表达我们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尊敬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