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章学诚的社会政治思想叶建华章学诚(1738-1801)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力主经世致用之学,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和时事政治,并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主张。其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读黎锦熙《方志今议》全面深入地论述了黎氏的方志编纂思想,重新评估《方志今议》所蕴含的学术价值,以及对当今纂修方志的借鉴意义,指出黎氏能够融古通今,立足科学,别创新体,是继章学诚之后的一名善于批判继承、具有独特见解、勇于创新的方志大家。在黎氏方志思想的基础上,文章进而提出了自己对方志的新见解,并对此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刘咸炘为清末民初著名史学家与文献学家,本文从家学渊源、私淑章学诚、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勤于写读书笔记等方面论述了刘咸炘的成材之路.  相似文献   

4.
刘咸炘是近世学术史上的奇才婕暗难踔诙啵蚱涑D昶Ь铀拇ǎ谕饨绲慕涣魃跎伲矣⒛暝?逝,故后世学者对其了解甚少,学术成果因而珠沉大泽,光华未显。刘咸炘在诸多研究中,以史学为佳壬氖费а芯浚?承了浙东章学诚的史学思想,结合前人对古史及史学理论论述之长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刘先生对史书的编撰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本文通过对阅读先生著作及研究成果,试对刘先生的史学编撰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心理因素对方志工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论述章学诚对方志心理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传承了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提出了修志人的道德规范;同时,对章氏提出的"文人不可与修志"的论点从心理层面上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经史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中的一个重要论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史学在中古时期的发展中,力图摆脱经学的笼罩获得“史学自主”的理论问题,所以前贤学,对此有过不少的讨论,尤其是对清代史学理论家章学诚提出的相关理论,论述得尤多。  相似文献   

7.
清代史家章学诚穷毕生精力所著的《文史通义》一书,是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当中的稀世之宝。关于该书的著述宗旨,学界专家曾多有涉及,有的论述较为详实,有的论述则语焉不详,看法亦常有分歧,即使是取名的涵意,各家理解也不一致。深入探讨这部伟大著作的著述宗旨,对研究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关系密切。为此,我们较为细心地阅读了章氏现存的全部著作,归纳综合,体察学诚著《文史通义》一书的旨意,因撰成此文,恳请专家们斧正。我们认为,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文”的“通义”、“史”的“通义”和对“著作之林”的“校仇”,其著述宗旨是辨章文、史义例,校仇学术源流,关涉人心风俗。首先研究一下学诚将他的著述取名“文史通义”的命义所在。自然,在一般情况下,一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与近代文学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以文学新民的特殊功绩。文章认为,梁启超比其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更明确地意识到:新民救国,不可不借重文学的力量;思想启蒙,不可没有文学的鼎力相助。在促进文学与思想启蒙牢牢结盟的过程中,梁启超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正是从民族自新的思想启蒙中,梁启超获得了文学革新的激情与灵感;也正是附着于民族自新的思想启蒙之上,近代文学革新才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与辉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0.
一、章汪二人共事关系会稽章学诚字实斋,江都汪中字容甫,是同时著名学者。实斋生于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卒于嘉庆六年(一八○一),年六十四。容甫生于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卒于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五十一。实斋乾隆四十三年成进士,已四十一岁。他自知“迂疎”,不敢入仕,以后也未正式授官。还是在乾隆四十一年时,因他在国子监时间久,援例授予一个叫做国子监典籍的从九品官。实斋做朱筠墓志就用这个典籍署衔,别人则称他为章进士。他是一个仕途  相似文献   

11.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当代启蒙及其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3.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4.
刘兵 《史学月刊》2007,(9):15-18
近代启蒙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鉴此,本刊特约请国内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共同探讨"历史学语境中近代启蒙的反思"问题。学者们或者站在历史的情境之中,解读卢梭的"公意"学说和自由思想及其对于近代启蒙的意义,从而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问题;或者以康德的启蒙学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20世纪中国两次启蒙的缺陷;或者考察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向学说的前瞻性与历史局限;或者通过对启蒙限度的考究,凸显正当信仰的重建在科技理性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组笔谈注重史实,富有历史使命感。本刊相信,在倡导科技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组笔谈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于文杰博士的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5.
论明清之际三大学者治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学者均以经世致用为治学宗旨。这一时期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决定三大学者的经世致用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其直接性与外显性;二是反映出强烈的爱国意识;三是代表着中国早期的思想启蒙;四是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分析明清之际三大学者治学经世致用的特点,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学术走向近代的朦胧曙光。  相似文献   

16.
清人章学诚(1738年—1801年)是乾嘉时期浙东朴学大师,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未曾参加史馆工作,却撰写、预修了七部地方志书,树立了方志界的新楷模。章学诚继承刘氏向、歆父子和郑樵校雠,目录之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家对史书体裁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其文化积淀成为历史编纂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世纪史家章学诚关于史书体裁的认识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迄今为止,尚未见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就此问题作一分析,以期有助于全面了解章学诚的史学成就,评价他对十八世纪史学理论的贡献。一、关于史书体裁起源的考察中国史书体裁的源头在哪里,是历代史家共同关注和积极探究的问题。汉代学者刘做、班固认为:“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  相似文献   

18.
清代嘉道年间的蒋湘南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位修志者,也是中国方志史上重要的方志学家。纂修方志是蒋湘南一生中的主要事业。在蒋湘南看来,方志具有地理和历史两大属性,前者要求方志重视地图,后者要求方志具有史法史例。在两大属性认知基础上,蒋湘南提出“图经”与“史法”的方志观,给清代的方志学注入新的思想力量,也是继章学诚之后中国方志学的一大发展。蒋湘南以该方志观为指导纂修的方志也成为清代志书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17,(3)
光绪初年《章实斋遗书》从绍兴私人藏书楼中流出,受修《湖北通志》的影响,引起湖北一带学者的重视,成为纂修《湖北通志》的资料来源与体例借鉴。柯逢时、缪荃孙等人相互传抄《章实斋遗书》,又使《章实斋遗书》在晚清民初由江浙、两湖流入北京,与《文史通义》的研究形成前后呼应之势,为"章学诚热"的到来奠定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20.
志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体例的书籍。是有特殊写作方法的。清人章学诚说:“志中文字俱关史法。则全书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与石首王明府论志例》)这里所谓“规矩准绳”,就是喻指志书写作规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