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福建文化的发展相当晚,直到东汉,福建仍似孤悬海上的化外之地而有“闽在海中”之称。总体上町以说,包括士人在内的北方汉人的入闽,才带动了福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唐代贞元以后,福建学术文化逐步改观,至宋代,福建文化在全国已可以算是走在前列了。这可以从科举考试中窥见一二。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结束,历时1298年.全闻共举行670次进士考试,录取进士102000余人(特奏名除外),其中闽人10800余人,约占九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福建莆田科举考试的辉煌时期。本文通过考察大量方志资料,分析了莆田科举兴盛的5个特征,并指出了宋代莆田科甲鼎盛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民风习俗等综合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李艳 《福建史志》2023,(1):15-17
<正>壹古有谚语:龙门一半在闽川。就是用来形容福建学霸之多的。毫不夸张地说,福建茶叶在全国多有名,古代福建学霸的名号就有多响亮。唐神龙二年(706年),宁德福安人薛令之文破八闽之荒,成为“开闽第一进士”。自他起,福建人在科举时代,成了“屠榜”级的存在。宋代时,福建省进士6713名,位居全国第一。明代时,福建省进士2116名,每百万人口的平均进士数位列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11—12日,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闽台科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40余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会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一、福建在科举史上的重要地位。福建在宋代进士之多居全国之首,在明代仍是科举大省,人均进士数、人均一甲进士数、人均庶吉士数以及人均进士家族数,皆为全国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李世愉指出:"福建在清代科举中有着举足  相似文献   

5.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出现举进士、业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他们各有其特定的内涵。举进士指获得参加礼部贡院举行的科举考试资格,尚未获得擢进士第的士人群体;业进士、习进士指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目的而自幼研习儒家经史,尚未取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的士人群体。弄清楚这些带有修饰语的进士称谓及其内涵,对辽朝科举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桐城文化论     
桐城文化论徐天祥桐城,在明清两代有过一段文化的辉煌时期。一说到桐城,人们自然想到桐城派。其实,桐城派只是桐城文化的一部分,桐城文化的内涵远不止此。一据马其昶《桐城耆旧传》,桐城科举考试,明代自永乐到崇祯,中进士者80人,中举人者165人;清代,中进士...  相似文献   

7.
清代广西桂林府出现过一人连中三元和一家三兄弟接连考中进士的科举考试趣事。  相似文献   

8.
清代广西桂林府出现过一人连中三元和一家三兄弟接连考中进士的科举考试趣事。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正式设置进士科,实行试策取士开始的。唐代充实了这一制度.考试科目大大增加,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被进一步完善,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中唯一的科目。考生来源由各州(府)选拔,将合格的考生接送礼部。礼部考试录取者为进士。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以后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相似文献   

10.
<正>唐朝,繁华、开放、包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其璀璨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使者、商人、留学生、僧侣等纷纷涌入。唐朝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四方异域朋友,共享盛世繁荣。长庆元年(821),唐朝对外国留学生开放科举考试,并专门设置“宾贡科”,登科及第者称作“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也可成为唐朝官员。这一举措吸引了四方异域学子纷至沓来,入唐留学蔚然成风。留学生们可在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  相似文献   

11.
刘海峰、庄明水两位同志合著的《福建教育史》提出福建考中南唐进士有戴洪宗、戴秉权。但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福建教育史》是有遗漏的。福建南唐进士还有沙县的张确和建阳的阮思道等人。  相似文献   

12.
黄明光 《文史春秋》2013,(11):24-26
桂林古代科举考试业绩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亮点,如科举三鼎甲人数多、科举考中进士人数多、科举考试家族兴盛等。而形成科举考试亮点的主要原因有:古代桂林学校教育事业繁荣;  相似文献   

13.
宋代福建人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福建人口研究吴松弟宋代是福建历史上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人口数量由少到多,人口分布由不均衡到均衡的时候。北宋后期福建开始出现人稠地狭耕地缺少的现象,南宋以后越演越烈,大量无地人口或从事工商业及其他职业,或迁入深山区和外区域,从而促进了福建商品...  相似文献   

14.
明磊 《福建史志》2010,(4):42-42
福建莆田许多人家门上都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句能反映莆田人性格的对联出自宋代榜眼陈俊卿对宋高宗的回答.陈俊卿,字应求,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县人,宋政和三年(1113年)生。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陈俊卿与同乡黄公度等同赴进士试。  相似文献   

15.
金代"前进士"称谓,承袭于唐、辽、宋,影响直至元代。唐代"前进士"是指进士及第后通过吏部关试获得铨选资格,但尚未仕宦于官僚机构的守选进士。辽宋"前进士"比唐代又增加了新内涵,表现出对进士称谓引申出文化特质的尊重与认同。金代"前进士"内涵比之辽宋又出现新的变化,参加科举考试,但未通过殿试获得及第进士身份者以"前进士"自称作为知识身份象征。元代金遗民"前进士"内涵中增加时间维度,特指已经覆灭王朝遗存至新王朝的及第进士。"前进士"内涵于辽、金、元三朝的嬗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北疆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文士对自身儒学文化继承人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据1994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闽掌故大全》记载,全国共有18个千名进士县.其中.福建省占了4个。这4个县分别是:晋江,历代进士1299人;莆田,历代进士1433人;闽县(今福州),历代进士1159人;建安(今建瓯),历代进士1107人.  相似文献   

17.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殿试合格的进士。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始创于隋朝的科举考试是在克服察举制弊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中,对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对儒家思想的传播、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千多年来,科举考试几乎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问政、为官、富贵、立业的推一途径。遍翻史册,围绕着它,曾演出多少低回婉转、令人捧腹的人间喜剧。 后门状元 据《唐摭言》记载,唐朝的高锴多次任主考官。他为官清正,所录取的人都有真才实学,但也有无可奈何之时,甚至出了个“后门状元”。 高锴第一次主持进士考试时,考生…  相似文献   

19.
风戈 《文史天地》2011,(4):93-93
日本人阿部仲麻吕(公元698—770年)是古代在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外国人。阿部仲麻吕自幼聪敏好学,18岁被选为遣唐留学生。717年,阿部等500多名留学生和留学僧,不畏惊涛骇浪,乘船来到开元盛世的唐代京城长安,学习先进的唐代文化。这批人学成归国后,为传播唐代文化做了积极的贡献。阿部仲麻吕才华出众,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从长安太学毕业后,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相似文献   

20.
杨胜祥 《清史研究》2020,118(2):151-156
"补殿试"是清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现象。这一特殊现象对进士的排名有没有影响?学术界关心不多。研究清代进士题名的专家江庆柏《清科举考试中的"补殿试"、"未殿试"问题》一文,a对补殿试的原因、未殿试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名称、著录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说解。但在清代科举补殿试对进士名次有无影响的问题上,该文因《郎潜纪闻初笔》记载清"初状元多补应殿试",以为"没有什么影响"。b笔者考察的结果是,补殿试对进士排名是有影响的。现予讨论,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