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宇 《黑龙江史志》2013,(5):13-14,16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14年殖民统治中,奴化教育贯穿始终。伪满洲国推行的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殖民教育的一部分,它与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构成一个统一体,其实质就是法西斯专制与愚民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推行奴化教育对中国东北的严重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揭示出日本侵华殖民教育政策的本来面目,将日伪统治者奴化愚弄中国民众,推卸战争责任、美化殖民统治的丑恶目的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2.
农业教育是伪满洲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伪政府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殖民奴化教育。为加紧掠夺东北的物资资源,日本帝国主义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创办了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而在各级各类的职业学校中,以农科为最多。同时还创办了多种形式的农业学校。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日伪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生产劳作的具有初步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为其侵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组织傀儡政权,在东北地区陆续建立起由日本统治机构操纵控制、日伪当局全面实施的一整套严密的报业管理体系,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统治机构,将出版社和报刊牢牢掌握在专制机关手中,来掩盖侵略本质,强行灌输"独立"思想,实行殖民地文化统治。企图从思想上把东北从整个中国分裂开来,达到最终吞并我国东北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4.
白宇 《黑龙江史志》2014,(12):49-50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长达14年,其施行的奴化教育作为教育侵略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日伪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成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载体和工具,也是日本殖民者进行教育侵略的绝对罪证。本文以日伪教科书《国民学校满语国民读本》第八卷为例,对日本殖民者蓄意篡改中国和渗透奴化思想等奴化教育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考证。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大肆掠夺中国东北资源,欺压、奴役中国人民。为了达到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大好河山的目的,侵略者采取种种卑劣的统治手段,以宗教为工具,进行精神控制。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就其信徒数量来说,居东北宗教人口的第二位,且又“最团结巩固”,日本殖民政权通过拉拢东北地区伊斯兰教上层人物,来离间伊斯兰教徒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关系,引诱他们反对、分裂中国,妄想使其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走卒,同时又对广大穆斯林采取监视、奴役、迫害的殖民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6.
王晖 《文史春秋》2013,(7):41-44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对我党我军来说极为重要。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日本投降后,我党和我军加快了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步伐。但是东北地区的匪患是制约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东北地区历来匪患猖獗,民国以来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的大部分地区,1932年3月1日,成立了"满洲国"这一傀儡政权。这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东北反满抗日斗争,也波及到了东北朝鲜族聚居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断绝抗日游击队和民众之间的联系,决定在东北地区实行"集团部落"政策。本文主要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的"集团政策"对朝鲜族传统居住文化的严重摧残。"集团政策"改变了朝鲜族传统的居住地域、改变了传统的村落构建形态、破坏了部落民之间的睦邻关系。  相似文献   

8.
梅桑榆 《百年潮》2001,(4):57-59
1932年,“满洲国”建立之后,日本在“满洲”的殖民机关除了以野蛮的屠杀和奴化教育来加强对我国东北人民的统治之外,另一个毒辣的手段,便是拼命推行毒化政策。九一八事变之前,一些日本人已在我国东北进行贩毒活动。1933年,日本关东厅公布了“鸦片专卖法”,并且成立了“鸦片专卖公署”,使鸦片的种植、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长期侵略中国吉林乃至东北的过程中,不仅在军事上以武力野蛮屠杀,在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同时,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抗日精神,对广大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政策。日本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其野蛮、残酷和不可忽视的。在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岁月里,日本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总是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专制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1936 年日本政府制订的 《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是广田弘毅内阁的“七大国策”之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推行的大规模移民侵略政策,企图以此解决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巩固和加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统治,达到永久占领的目的。日本利用移民协助关东军维持治安, 镇压东北抗日武装,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 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发生于中国东北的朝鲜侨民双重国籍问题涉及中、日、朝三方。当时,中国东北、华北广阔的腹地容纳了大批侨居中国的朝鲜人,日本吞并朝鲜后,以朝鲜侨民属于日本臣民为借口,加强对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侨民的控制,由此出现了归化后的朝鲜侨民兼具日本国籍现象,其实质是日本制造的全面侵略中国东北的借口。  相似文献   

12.
汪伪奴化教育政策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必宏 《民国档案》2005,1(2):110-117
汪伪国民政府建立后,为配合日军对沦陷区的侵略和统治,消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民族意识,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奴化教育的宗旨、方针和政策,并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需要而变化。汪伪奴化教育政策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汪伪奴化教育政策紧紧围绕“和平反共建国”的卖国方针制定并组织实施;在后一阶段,为配合日本所谓“大东亚战争”,汪伪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了战时轨道,其教育政策也是围绕着“完成战争之使命”而制定。汪伪的奴化教育政策遭到了沦陷区广大爱国师生的反抗,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  相似文献   

13.
自日俄战争日本得到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后,打着"人口过剩""有支配东北之必要"的旗号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侵略步伐。1933年2月,关东军特务部设立移民部,作为其拓植事业的中心统制机关。1936年,日本广田内阁制定了二十年间向中国东北移民一百万户的计划,东北移民成为日本基本国策之一。本篇史料即是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亚东司的杨觉勇对日本在东北移民的概述和检讨,揭露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面目。  相似文献   

14.
文继斌 《黑龙江史志》2013,(23):298-298
日本侵占东北后,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为了达到永久占领东北的目的,巩固殖民地位,日伪当局实施征兵制度并大肆宣传。为此,日本侵略者通过伪满进行了一系列征兵宣传手段:利用各军管区和伪地方政府宣传;开展所谓"精神教育"打破"好人不当兵"的思想;,控制东北人民心里、精神达到同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同年7月,日本政府为了进一步控制东北经济,操纵东北金融,将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四家银行合并,成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伪满洲中央银行的总行设于长春,并在沈阳等大城市设立了分行,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伪满保甲制度的殖民地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了我国东北,从此对东北地区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残酷的殖民统治。为稳定和加强其在东北的统治地位,达到“治安肃正”的目的,在疯狂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的同时,还用保甲制度等手段,加强对东北人民的控制和束缚。本文就伪满洲国保甲制度的特点作一论述,敬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正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的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栽赃嫁祸东北军。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了沈阳。到了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者将东北视为进行"大东亚战争"的后方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8.
伪满留日教育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伪满留日教育述论孔凡岭从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宣布成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伪统治东北整整14年。在这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建立殖民统治秩序,在实行军事镇压、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竭力推行奴化教育,通过伪满派遣大批青年赴日留学...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入侵国仇家恨汉卿誓言当马革裹尸归故里日本久已图谋侵占东北以及全中国,借阎锡山、冯玉祥叛乱引发中原大战造成中国元气大伤,以及东北军将主力部队调进关内平乱、东北地区军力空虚的时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侵占我国领土,对中国人烧杀抢掠,使得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抗战,全国上下指责汉卿不予抵抗。事实则是东北境内久已存在日本的军队,并且布防在各要冲,日本的军力更远超1927年张学良、于凤至合影过中国的军力。东北军的将领大多是在日本学习军事,或者对双方的军队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所以,在军事…  相似文献   

20.
中朝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与朝鲜的友好关系是在中国东北地区培育起来的。九一八事变后,中朝抗联战士共同打击日本关东军,鲜血流在一起,中朝友谊关系从此肇端。抗战胜利后,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抗联战士回国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留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抗联战士与华北朝鲜义勇军在东北建立了3个朝鲜师,与东北民主联军共同打击国民党军队;朝鲜则成为东北民主联军“隐蔽的后方”,对东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全面的支援。东北根据地与朝鲜这一特殊关系奠定了中朝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帮助朝鲜人民军抗击美国侵略者,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中朝人民在东北并肩作战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