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巡检司是明代维护基层治安的重要机构,顺天府地区作为明代的首善之区和边关重地,前后共设置了22个巡检司。通过对这些巡检司的设立时间、裁革时间、衙署驻地及治所迁移情况进行详细考证,发现这些巡检司大多分布在长城沿线重要的关口或运河沿线主要的节点附近,其中最重要的地方有两处,分居京师东西两翼,分别在京师西部山区和京东运河沿线。这两条线关系着京师西部的治安和东部的漕运,因此一直受到重视,巡检司分布得较为均衡,且长期稳定。从数量上看,明初洪武年间巡检司较少,永乐年间设置的巡检司最多,并奠定了此后顺天府地区巡检司分布的基本格局。弘治末年至正德初年,巡检司数量达到最高峰。此后由于国家财政的困难,巡检司在嘉靖年间被大量裁革,它们对基层的控制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2.
一、巡检司之设置 清代广州府领县十四,共设巡检司三十有七。各县所辖巡检司之数额多寡不一,多者至六巡司,少者只一巡司,各视其具体情形而定。 作为一级政权基层组织,了解其司署规制、皂役配置、官俸役食及巡检其任等,无疑是有意义的。下面试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3.
巡检司是清代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构之一,在社会治安和公共事务方面具有极重要的职能。《清史稿.地理志》以宣统三年(1911年)为限,对全国各府、厅、州、县巡检司的设置作了记载,但讹误、疏漏较为严重,本文将其中111处失误依致误原因归纳为七类:不明巡检司废置年代而误;不明巡检司归属而误;不明巡检司名称而误;漏记;误驿丞兼巡检事为巡检司;存疑;点校之误,每类下又分若干种情形,一一作了校正。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海南巡检司的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明代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带,入清之后逐渐向内陆山地迁移。空间格局变迁反映了海南巡检司的主要功能从海防转向黎民控制,是"外海内黎"军事地理格局在不同时期变化发展的生动反映。经过长期的演变和调整,清中叶以后海南巡检司的布局逐渐稳定,以一县一司的情况最为常见,强调巡检司应保持一定范围的管辖区域,体现出"次县级政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清代四川巡检司的设置以雍正八年(1730)、乾隆元年(1736)为两个重要节点。清军入川以后到雍正七年,巡检司以大量裁撤为主。在吴宏郡的研究的基础上,修正根本性的错误,统一体例,清初四川巡检司的裁撤时间进一步精确。从雍正八年开始到乾隆元年,巡检司以大量添设为主,乾隆二年以后趋于稳定。在胡恒的研究的基础上,补充方志、档案等资料,雍正以后四川巡检司的时空分布全部精确到年。同时结合官缺制度和巡检职权的变化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清代四川巡检司的置废原因和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巡检司作为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构,驻扎乡间,接触民众,具有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职能。为实现这一目的,明王朝便在农民起义多发区及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密度较大的地区大量设置。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监管制度的缺位以及没有根据情况的变化对一些地区巡检司的布局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最终导致该机构职能的偏离和弱化,引发了明政府对基层社会的部分失控。  相似文献   

7.
正明思宗朱由检天启七年(1627年)8月24日继位,年号崇祯,时年16岁。他力图挽救明朝灭亡,诛魏忠贤,启用东林党人,抗后金,镇压农民起义,实行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加派,滥铸钱币。《明史·食货志》记载,崇祯二年(1629年)"……江西复请开局,南京兵部、操江、应天府亦各纷纷铸钱,然皆自铸自用。"《明史·职官志》,"操江,以副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背"江"崇祯通宝为南京江防的操江所铸,始铸于崇祯二年(1629年)。《江苏历代货币史》言"江(江宁)"不确,  相似文献   

8.
浙江明代海防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海防文物以明代为主。本文就明代海防遗存及相关海防制度,包括卫、所制度,以及关、寨、台(了望台)、烽堠、巡检司等的设置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五代巡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巡检作为官称大体始于中晚唐,五代时,已逐渐形成按行政级别分层设置的模式;此外,在盐池产地、交通要道和军队中也大量设置。充任巡检使者的身份地位高低不等,但都由武将充任。五代巡检使所带之兵由几百至几千人不等,甚至有带上万名兵士的;所带兵种有禁军、州兵、乡社兵(民兵)等不同种类。五代巡检作为一种差遣,其设置、任命都体现出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这一制度对宋代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界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之东,九龙半岛的北端,清代隶属于广州府新安县,在英国租借之前,新界由新安县属九龙巡检司直接管辖。新界是清朝政府的重要海防要地,清政府在此设有大鹏协水师副将,驻扎九龙城,统率重兵,据以防守。  相似文献   

11.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影印本)卷244陕西同州府二《关隘》“永乐镇”条云:“在潼关厅北四十里。本朝初设巡司,乾隆十二年裁。”按:云驻该镇巡司“乾隆十二年裁”,误也。据《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卷99“乾隆四年八月下癸卯”条:“吏部议覆川陕总督鄂弥达疏请……裁潼关驿驿丞归知县管理。裁潼关县永乐镇巡检……就近归风陵司巡检兼管。即将风陵司巡检,移驻潼关县城……应如所请,从之”;此外,《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据光绪25年石印本影印,1991年,第390~391页)卷31、嘉庆《续潼关厅志》(嘉庆22年刻…  相似文献   

12.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军攻陷中都凤阳,横行江北,江防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抵御义军成为江防的主要内容.应天巡抚所辖安庆、芜采和浦六三地错综长江两岸,构成倒“品”字形三大防区,是巩固江防的重要屏障.时任应天巡抚张国维的核心策略即增兵,包括“招募主兵”与“抽调客兵”两项举措,并推行“以东御西”的方针政策,在兵力、财政方面仰仗江南四府的供给.张国维抚吴期间,义军未能成功渡江,确保了江南赋税重地的稳定,也为明王朝赢得了喘息之机.  相似文献   

13.
《历史研究》2021,(1):103-127
以官制完备为标志,锦衣卫的职权在成化年间基本发展成熟。缉捕谳狱及城市管理是锦衣卫堂官的首要职掌,侍卫皇帝则居次要地位。北镇抚司官专理诏狱,北镇抚司狱与锦衣卫狱是两所不同的监狱。锦衣卫处理的案件以京师地区一般犯罪居多。堂官、镇抚司官主要由兵部推选,嘉靖中叶以后,文化与司法考试是选官必经之途,从而使文臣子孙掌握卫务,锦衣卫趋于文职化。堂官、镇抚司官职掌、排序及其人选要求显示,明中后期锦衣卫的性质更接近于治安司法机构。锦衣卫官制与职权演化的过程,是明中后期文治道路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宋以前为军事重镇。南宋定都临安后,受京城辐射的影响,逐渐向经济重镇转变。元至正年间(1341~1353年),硖石首“设税务,隶巡检司”,开始课税。明时先后设硖石巡检司和管理水上交通的硖石河泊所,经济地位已经超越了军事地位,经济规模超越了时为县治的盐官镇。因硖石处于此地区水利交通枢纽地位,太平天国战乱后承接了东移的长安米市,从此步入发展高峰。清末民初,近代工业文明成果不断被引进硖石,硖石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15.
炮台是指在江海口岸和其他险要处所,为放置火炮而建筑的海防或江防建筑,是架设火炮的台基及掩护体,并随着火炮的发展变化而变迁的一种防御工事。炮台作为固定的火炮发射阵地,一般设在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战略要塞上,配备至少两门以上的火炮。明朝军事家郑若曾指出:"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犹江防者,必防之于江,此定论也。控制海口之法,最重炮台。"[1]由此可以看出炮台在战时工事中的重要地  相似文献   

16.
九龙寨城(简称九龙城)位于九龙半岛白鹤山南麓,该地在历史上曾先后被称为官富寨、官富九龙寨和九龙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朝政府设置了官富巡检司,衙署即在该地,其管辖范围与目前的香港地区大体相同。清朝康熙年间,衙署迁往深圳的赤尾村。鸦片战争以后,香港岛被英国正式割占,九龙半岛地位岌岌可危。清政府便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将  相似文献   

17.
明史未载,方志、实物补阙一则韦甘睦今广西宜州市在明代名宜山县,时县境内先后设置几个土司(正、副长官司及巡检司)。为在《宜州市志》中记述各该上司的设置裁废经过,先查阅《明史》。《明史·地理志》庆远府条载:“庆远府(元庆远路),洪武元年为府,二年正月改庆...  相似文献   

18.
<正>玉山古茶场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茶叶交易市场,于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古茶场的历史脉络玉山古茶场位于大盘山北麓,地处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该建筑初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重修。主要建筑有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巡检司)、茶场三大部分组成。晋时,有许逊者,制成"婺州东白"。唐时,"婺州东白"被列为贡品,并列入"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之  相似文献   

19.
李大维 《安徽史学》2011,(2):101-108
罗马帝国消防军是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建立的专门负责首都消防与夜间治安的准军事性组织。它的建立是奥古斯都对传统消防模式的革新,更是其行使元首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巩固元首制的要略之一。消防军通过完善的预、接警机制,及时发现与扑救火灾,执行旨在抑制火灾发生的消防巡检,不仅提高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更使火灾次数明显减少。消防军还结合夜间消防巡逻,维护首都夜间治安,在其巡逻下,罗马夜间秩序稳定。消防军是古罗马一创举,说明罗马帝国政府意识到保证消防安全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在促进社会与国家和谐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16,(4):97-99
正兴仁县位于黔西南州中部,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和4个街道,总人口53万。县境内有汉、布依、苗、彝、回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2%。兴仁历史悠久。于清乾隆19年(公元1754年)设新城巡检司,至今已有260年历史,县境内交乐汉墓群出土的抚琴佣、连枝灯等珍贵文物,被称为凝固的汉代乐章。区位优越。距省会贵阳288公里、兴义机场5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