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 typology of urbanization is developed for the 163 major civil divisions of the USSR on the basis of three factors: (a) an index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corporating the percentage of urban population, the share of cities of 100,000 or more in urban population, an index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a coefficient adjusting for the density of urban population); (b) the structural complexity of urbanization (which is treated as deriving either solely from the urban population percentage in the simplest case; or from the urban population percentage and the share of large cities in a two-element case, or additionally from the prese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three-element case); (c) the dominance of any of the three structural elements. The typology yields 24 combinations of the three factors out of a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otal of 54 combinations, some combinations being represented only by one or two examples. The typology is conceptualized as a mobile system in which particular major civil divisions may advance to higher levels as urbanization processes continue.  相似文献   

2.
3.
试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和城乡差距的日趋扩大。作者认为数量、质量并重和低成本转移劳动力,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的两大原则。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集中型还是分散型的城市化道路,由资源条件和市场力量共同决定。最后,作者提出了大中小城市互相协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人口城镇化不是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绍风 《人文地理》1998,13(2):24-28
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哪种提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人口城镇化必然要求较大规模的人口乡→城异地迁移,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更强调人口的就地转化。人口城镇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只适用于部分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大部分现有的农村是不可能工业化、也不可能城镇化的。所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针,必须提人口城镇化,而不是农村工业化或乡村城镇化。并且,人口城镇化还肩负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等多重使命,需要作出系统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5.
6.
ABSTRACT The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labor market matching as a sour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We work from the hypothesis that job turnover leads to tighter labor matches and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job mobility of young men. Using a panel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we find evidence that young men change jobs more frequently in their early career if they live in larger or in more educated urban area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sults to whether the young men were “movers” or “stayers” suggests the possible endogeneity of location.  相似文献   

7.
8.
大都市生命周期与城郊化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向心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构成大都市的生命周期。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主要经历了四次城郊化浪潮。本文通过对城郊化发展规律的分析,为我国大都市因势利导进行城郊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雷敏  曹明明  缪光  陈海 《人文地理》2008,23(4):36-40
随着陕北地区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陕北地区城市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本文基于对于城市化驱动力理论与实例的分析与总结,首先指出了陕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指出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密度小,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其次提出了陕北地区城市化的驱动力主要分为动力机制与约束力机制两个方面。动力机制有经济发展、城乡人口迁移、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带动、大型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约束力主要表现在制度约束、生态环境约束及水资源约束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settlement systems “in the USSR is conceptualized as proceeding at eight levels of a hierarchy corresponding to the system of economic regions, from a national system down to rayon-level system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present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 fact that these urban entities still lack juridical or even statistical status deprives urban and economic planners of a valuable data base for planning purposes so that the agglomerations often evolve in undesirable, uncoordinated ways. Greater attention needs to be given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urban entities, a field neglected by Soviet population geographers. An undesirable tendency in Soviet agglomerations is to aim at continuously built-up territory, thus converting agglomerations into traditional compact cities, instead of making provision for open spaces for use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recre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经济绩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全国和陕西省城市化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城市和陕西省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只有合理的城市化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试图提出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发展对策。文章的主要结论包括:不同城市化因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国难以选择统一的城市化模式;不同城市化因子对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绩效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大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与地质灾害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占礼 《人文地理》1999,14(3):71-74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整治城市地质灾害的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拓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空间拓展规划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适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要求,实现城市空间拓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确保城市空间拓展的经济性、高效性和实用性,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空间拓展策略。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策略应包括:主体社会化策略、城建立体化策略、城市信息化策略、城乡一体化策略、城际协作化策略。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具体选用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旅游区规划的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区规划城市化问题是学术界一直以来讨论的热点和声讨的对象。本文首先认为当前不少旅游区规划存在城市化现象,存在破坏景观风貌、冲淡游览意境、丧失发展主题、违背人本主义原则和浪费开发资金等影响;其次,文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技术主义"崇拜下"科学主义"泛滥所导致的"人文主义"的缺失,具体表现在技术运用、学科教育、管理体制、社会心理等方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系列对策措施,即强化人本-生态主义规划观,维护自然肌理的有机生长,实施规划决策制度化,构建两维规划运行模式,以人文主义提升规划技术,解决游与憩的冲突,完善旅游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旅游区特色评估与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的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军 《人文地理》2011,26(3):65-70
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的概念,从单一城市和城市群体两个空间层次构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的理论模型,揭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得出以下结论: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从单一的城市形态逐渐向城市群体空间形态演化,从都市区到城市整合体,城市群体形态不断发展演化。在现代快速化、立体化交通体系的支撑下,城市(城市群体)迅速走向区域,并最终向区域空间功能一体化形态演化。并以长春市为研究案例,进一步印证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宇 《人文地理》2006,21(2):115-118,128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城镇化形式对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影响,分析了上述城镇化的新特点和新形式在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政策上的意义,认为相关研究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对上述新特点和新形式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泉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礼智  汤建中 《人文地理》2002,17(2):23-26,81
面对新时期泉州市城市化发展环境的改变,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首先通过对泉州市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分析,初步判断泉州的城市化发展目前正处于迅速集聚阶段。进而提出,泉州应构筑以城市为中心,以中心城为核心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在具体建设模式上,把中心城建成富有竞争力的特大城市,从而培育地区增长极、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及优化中心城功能结构;以"新城"模式建设各县城,使其成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按小城市模式建设中心镇,以构筑地区增长极和建设现代企业载体。  相似文献   

19.
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伴随工业化和运输化的进程,一种依托交通干线融合、集散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成并带动区域经济系统迅速发展,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被经济地理学家和运输经济学家称为交通经济带(TraficE-conomicBelt,TEB)。本文在简要回顾交通经济带研究历程的基础上,界定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类型以及时空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20.
管华  王珊珊  葛珩  李艳 《人文地理》2007,22(1):122-124
苏东海陆交接带是介于中国东海和华东地区之间的过渡区域,是一典型的海陆交接带。由于历史上长期受黄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域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较为显著,资源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以中部盐城段为例,对苏东海陆交接带生态足迹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计算和分析表明,该区域1996-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生态赤字呈上升势头,从而得到生态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正在逐年加剧、而资源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的结论。因此,应积极采取以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率、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和保护等为主的措施,缓解生态赤字增长势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