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宏 《沧桑》2009,(6):255-255
新编志书的关键是资料问题。从总体上说志书资料的基石一是真实、准确,二是全面、系统,简言之“准而全”;在此基础上谋求资料的特色、独有,简言之“特”。在各种类型的资料收集、筛选和运用中,都应贯彻资料的“准、全、特”原则和理念。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音像网络资料各具优长,各含短缺,必须取长补短,排浊汲清。  相似文献   

2.
资料是修志的基础,没有资料就无法修志,如同砖瓦与房子,如果说砖瓦是房子的原料,资料则是志书的原料。因此,修志必须从搜集资料入手,基础牢固,才可能建设起宏伟的大厦。  相似文献   

3.
资料是修志的基础,没有资料就无法修志,如同砖瓦与房子,如果说砖瓦是房子的原料,资料则是志书的原料。因此,修志必须从搜集资料人手,基础牢固,才可能建设起宏伟的大厦。  相似文献   

4.
查阅档案资料是第二轮修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第二轮修志是以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为基础的,没有可靠翔实的档案资料,就编不出高质量的志书。第二轮修志要正确认识档案资料的重要作用与内在联系,以此不断提高志书质量,推动第二轮修志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张宁 《中国地方志》2015,(2):14-18,62
第二轮修志面临资料缺失问题,而作为资料补充渠道之一的口述史,在地方志领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轮修志应重视口述资料的运用,使其在志书资料补充收集中发挥更大的功用。口述资料能补充志书关键资料、微观资料、一手鲜活资料,以及印证文献资料。同时,使用口述史资料也面临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七项举措:一是研究理论,加大理论指导力度;二是建立制度,提供规范化保障;三是指导工作,推动开展口述资料收集;四是实施项目,投入具体口述史实践;五是实现数字化,使口述资料得以妥善保存、信息共享;六是加强口述史人才队伍建设;七是扩大宣传,提高口述史知名度和在修志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述而不作”的本义是对理论、学说而言。首轮修志提倡“述而不作”,但事实上也是“述而有作”,大述而小作。“述而有作”不是矫揉造作,必须是资料的仓理延伸。“述而有作”就是要增强志书的述性,增强述性的前提是消化资料。  相似文献   

7.
张博 《陕西史志》2005,(5):62-62
太白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安排部署,制订了翔实的修志方案,并通过强化“四关”,确保续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专门成立了编志领导小组。督导和指导修志工作。二是齐心协力,加强资料征集关。要求各乡镇和县级部门及时启动乡镇志和部门志,为县志的续修积累翔实的资料。三是认真调研,提高县志质量关。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李卫东 《新疆地方志》2009,(2):27-28,34
第二轮志书记述的时限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此,修志工作者要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准确把握、收集“发展变化的历史”资料,围绕“变化”广泛收集资料,为第二轮修志.工作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地一方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被誉为一地的资料性百科全书。资料是志书的本质和特征。资料是志书的血肉,是志书的生命。没有资料,或有失资料,志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人们常说,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其所指最主要的就是资料。地方志工作中最为主要服务之一就是修志。修志工作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料工作,二是编纂。这二者修志工作最主要的在于资料工作。资  相似文献   

10.
首轮新志编修采取“众手修志”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二轮修志提出“专家修志”,有利于提高志书的科学性和学术品位。修志究竟采取“众手修志”还是“专家修志”?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二轮修志应重视记述改善"三农"中的民生新举措,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农民的收入与消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二轮修志中运用集体审改志稿方法的成功经验,阐述集体审改志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集体审改志稿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詹跃华 《黑龙江史志》2010,(18):11-12,16
<正>二轮修志,有不少方志专家、学者提出:开展社会调查,采集第一手资料,以确保志书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客观性。二轮修志是否有必要开展社会调查?如果需要开展社会调查,又如何实施,调查成果作何使用?这些都是二轮修志工作者必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方志理论博大精深,传承修志千年不衰,自有其独特的体例和系统的学科理论。在二轮修志中,编修者应该用方志基础理论指导编修实践。笔者认为,修志工作者应根据方志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切实注重续志理论的“四化”:即篇目设置规范化、资料处理技术化、书写内容条理化、文字表述志体化。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修志中,遇到许多学术上的难题,其中之一是竖写志稿的“画蛇添足”与“画龙点睛”问题。本文试就此题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修志实践中,遇到许多学术上的难题,其中之一是竖写志稿的“画蛇添足”与“画龙点睛”问题。本文试就此题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17.
李克强总理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这是对地方志功能价值的本质概括,将修志工作提升到了"问道"的高度。"修志问道"之道,就是由志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存史、育人、资政中,这个基因得到转录、优化和不断完善。如何问道,体现在修志工作中,就是加强个人修养,增强在海量信息中的寻道能力;锤炼文字功底,提升以文载道水平;创新修志方法,提升传道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逐渐增强,多元主体市场的特征愈加明显。收集修志资料的方法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以粮食流通行业为例,通过对多元主体市场条件下运用统计调查方法收集修志资料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具体运用等问题的论述,探讨新形势下引入或改进收集修志资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清代修志活动的“加法”与“减法”,是指纂修者基于主观考虑而对方志类目和内容进行的筛选和取舍。“加法”表现为故意的夸张、粉饰或增量性的描述,“减法”则表现为有意贬抑、淡化甚至删除。造成如此“加”、“减”的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方志本身具有的教化功能;纂修者的主观偏好、认知程度;不同派别的纂修思想;社会变迁对修志活动的客观要求;政治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志性质定义为“资料性文献”。这是对志书资料价值的科学界定。事实上,在当今各种文化载体不断涌现的信息社会,地方志体例的独特性、体裁的多样性.决定了地方志编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