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苏毅  高鹏 《黑龙江史志》2012,(23):20+32
《陕西·科技志》篇章节目内部,科技志与其它行业志之间,涉及记述内容和领域上的交叉重复,有的不可避免,有的作以方法处理则可以,这也是修志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问题能否解决好,既影响着志书的可读性,也决定着志书编纂的质量。本文重点从这部书避免交叉重复的方法,篇目结构内容交叉重复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阐明。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第一轮修志政治类专志在篇目设计、记述内容、处理与各专志的交叉方面的调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政治类专志篇目应按当今社会分工实际设计;记述内容应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举措、政治得失;政治类专志特别是政府志,应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进行记述,以避免与各专志的简单重复。  相似文献   

3.
《江苏地方志》2009,(2):49-49
3月5日,南京市志办组织召开《江浦县志》续修总纂篇目评审会。评审组认为,《江浦县志》总纂篇目结构体式选择得当,篇目设置科学,体例完备,各类体裁运用得当,章节目层次清晰。但在有关章节目名称设置、内容交叉重复、记述角度与层次、补充:“文化大革命”内容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续志要合理设计地方政权、政协篇目,把握好记述重点,巧妙处理会议、文件等难点,体现政治体制之间的有机联系,突出人物的记载,避免交叉内容的重复记述.  相似文献   

5.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轮志书应重视和加强服务业的记述.本文从门类归属、内容范围、记述要点、篇目设置4个方面来说明,第二轮志书应设篇集中记述服务业,以解决修志实践中遇到的某些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内容的记述错位问题和定位问题.在记述要点上要把握反映传统服务业的新变化;突出新兴服务业及其特点;处理好记述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6.
志书的工业部类是志书经济部分的重要组成单元。为确保志书工业部类类目体系和内容记述要素全面、客观、准确,首先要充分认识志书工业部类类目设置与内容记述所遇到的问题,正确掌握志书工业部类篇目设计中类目认定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正确认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志书类目设计中的适用程度,充分认识地情因素在志书类目设计中的决定性作用。作者探讨了工业综述、工业行业概况、重点工业企业的记述要素,并提出了慎用、精用统计数据的观点。此外,从避免交叉重复的角度提出了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等内容的记述方法。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园区)是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新生事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二轮志书要记述开发区(园区)的发展过程,突出它的经济地位,反映时代特点。一是认识记述开发区(园区)的必要性。第二轮志书记述开发区(园区),不仅是突出时代特征的需要,也是反映完整地情的需要。二是合理设置开发区(园区)的篇目。设置第二轮志书开发区(园区)篇目,解决好集中还是分散、设篇还是设章或节、按类型还是等级划分三个问题。三是准确记述开发区(园区)的内容。记述开发区(园区)要求做到横向基本要项不缺,纵向反映开发区(园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处理好开发区(园区)与其他相关篇章内容的交叉重复。  相似文献   

8.
目前出版的一些第二轮志书在风俗记述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名称不确定,主要表现为对风俗、风尚、习俗、民俗、礼俗、时尚、风土等概念认识、理解上的模糊和差异;二是风俗内容缺漏,有的无风俗篇目,有的无风俗内容,有的缺少类项,致使风俗内容单薄;三是生产习俗多记述的是农业生产;四是风俗类事象与相近事物关系不明确、处理不当。第二轮志书应以“风俗”为类目名称,以集中反映地域风俗全貌为前提,借鉴现代民俗学内容分类理论,结合地方志书体例,力求全面、科学地记述地域风俗。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第三轮志书记述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系统地记述信息产业,方志界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第三轮志书不能像首轮志书和第二轮志书那样,仅记邮政电信或通信业,而应记述完整的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在篇目设置上,必须考虑涵盖信息产业的全貌,妥善处理集中分散、篇(卷)名称、归类排序、分类构成四个问题,使之科学合理;在内容记述上,做到把握记述要点、抓住兴衰演变、注意全面系统、避免交叉重复。  相似文献   

10.
复记是续修志书主要编纂方法之—,其内容是续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复记有利于保障续志的完整性、实用性.对续志复记的资料要进行合理的篇目设置和内容的取舍,既要保证续志的完整性和可查阅性,避免资料雷同、交叉重复,又要记述事物的新情况、新变化,避免复记内容的陈旧重复.  相似文献   

11.
詹跃华在《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经济综述以记述为主,可夹叙夹议,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直陈编纂者的观点。经济综述的篇目,是经济综述所记述内容的提纲,因此要正确拟定经济综述的篇目名称。在志书一级篇目中设置经济综述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2.
詹跃华 《新疆地方志》2012,(2):33-35,44
地方志书全面系统地记述某一地方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性,记述各门类众多事物的志书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现象。地方志书的交叉是允许的,是志书体例的必然,也是逻辑性、科学性的反映,但是,面对交叉现象出现的内容重复是不允许的。编纂人员应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内容重复。处理志书内容的交叉重复,应根据不同的类型作出具体的分析,然后选择相应的办法,这样才能避免重复。  相似文献   

13.
黄玉华 《中国年鉴研究》2022,(1):44-53+79-80
政治部类是地方综合年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编好政治部类直接影响到一部年鉴的质量高低。政治部类的篇目设置应该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委、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人民(群众)团体、法治、军事。政治部类的记述内容要注意充分反映人大、政协的职能与作用,要注意加强政治部类重要会议的记述,要注意政治部类的相关重要内容不能缺漏。政治部类的条目编写要关注常规条目的设置记述,要关注条目内容的交叉重复,要关注条目资料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地区志如何写?现在大家都在探讨。在这个问题上,有种种议论,这些议论大致涉及到:地区要不要修志?地区是修简志还是修详志?地区志的记述范围,地区志的特点,地区志篇目体例的设置,以及如何处理交叉重复等问题。下面谈一点个人的意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志书内容的重复交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重复,是指同一内容,在同一部志书的不同地方,两次或两次以上出现;交叉,是指在同一部志书的不同地方,出现了又相同又不相同的内容。从我省两轮修志实践看,志书内容的重复交叉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修志工作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往往文出多人,众手成志;加上方志体例要求以事分类,横分篇目,各篇章内容相互独立,缺乏联系,因此,在编纂过程中,如果编纂者之间缺乏沟通,定稿者又缺乏总纂,志书内容就极易出现重复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和主体,农民观念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极大,农民的观念理应作为志书重点记述的内容之一。志书在记述农民观念变化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应记述积极向上的方面;展现一地农民群体的观念,突出一个"新"字;避免与民俗、习俗等编的重复;要以虚论实、以实证虚;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  相似文献   

17.
交叉与重复有质的不同,交叉是指志书在记述同一事物时以不同方式在多个地方出现,以体现事物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联系,是行文的一种艺术。重复是指相同的事物在志书中反复出现,是行文的失误。省志中的交叉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专业(事业)交叉,二是分志内部各篇章节目之间的交叉,三是不同体裁之间的交叉。处理各分志之间的交叉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确定事物的主要归属,坚持事以类从,行业归口,详略互见,详主略次,同中见异。处理分志内部各篇章节目之间的交叉,其处理方法有二: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篇目,二是根据从属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归类记述。处理体裁之间的交叉,要准确把握各种体裁的功用和特点,并结合所要记述的内容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篇幅冗长是广西二轮市县志编修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志稿篇幅冗长的主要因素有篇目设置不当、资料录入不当、记述方法不当等7个方面,对此提出解决的基本途径,以进一步提高续修市县志稿质量,使志稿达到内容丰富且简洁明畅。  相似文献   

19.
第三轮志书民族门类要完整地记述一个地区民族内容,必须把握民族状况和民族事务两大内容,因地制宜地设置民族篇目。在少数民族聚居人口较多的地区,需要集中设置民族门类,记述各民族的综合情况及民族事务内容;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地区,可在人口民族篇章设置民族章节,记述民族构成、数量与分布,以及发展的基本状况,然后在党委的统战工作章节或政府的综合政务章节设置民族节目,记述民族事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人口、民族经济、民族语言、民族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及其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广西通志·农业志>续志篇目启示我们,传统的载体记述传统产业也能创新.篇目创新最重要的是内容创新.跟上新时代,增加新内容,是创立新篇目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新认识,改造和整合旧篇目,是提高篇目科学性的重要步骤;增加反映总面貌、总水平的篇目,是提高志书整体性和加强宏观记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