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一份伪造的“作战命令”谈起李惠兰一笔者在读《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①时发现,两书均引用了一份1937年7月29日午前10时发布于军司令部的二十九军“作战命令”,后面印着宋哲元的名字。但笔者仔细阅读之后和曾见过的一份宋哲元发布的7月16日作战命...  相似文献   

2.
张自忠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上将,他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屡建赫赫战功,是第…位战死沙场的上将。解放后,国家追认他为烈士。为了纪念抗日英雄,北京有三条马路以抗日英雄的名字命名:张自忠路、赵登禹路、佟麟阁路。  相似文献   

3.
我刊去年第5期发表苗润青《报国敢云天职尽——赵登禹将军事略》(以下简称“事略”)后,先后收到读者赵勇田、金云祥同志的来信,对“事略”中的失实之处提出批评。赵勇田同志指出的“事略”失实主要有:“事略”称:“赵登禹是山东省巨野县人”。此说不对。赵登禹是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旧称曹州人)“事略”称:赵登禹“1916年投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此说有误。应是:1914年初秋,刚满16岁的赵登禹投奔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事略”称:“赵登禹的本家叔叔赵学礼、本家兄弟赵登榜也都先后投冯玉祥部当兵”。这里颠倒了赵登禹与…  相似文献   

4.
一 西北军是民国军队中的一支劲旅,素以能征惯战闻名。冯玉祥常认为能依其而“称雄天下”。中原大战时,西北军约有26万余人,兵力与战斗力均为反蒋诸军之首。然而,随着军事形势的逆转,先是庞炳勋、孙殿英、刘春荣等部自由行动;接着西北军嫡系吉鸿昌、梁冠英、葛运隆、孙连仲等部先后投蒋;最后,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赵登禹等部由张学良改编为第二十九  相似文献   

5.
佟麟阁将军佟麟阁将军,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追认陆军上将。1935年后,面临日寇入侵的严峻形势,佟麟阁抓紧时间整军修武,他亲自主持二十九军的军官教导团,在训练中,注重激励学员们的爱国意识和抗日斗志,曾对学员们说:“中央如下令抗战,麟阁若不身先士卒,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双耳。”声情激越,闻者动容。1937年,日军在华北各地一再制造事端,准备扩大侵华。7月7日夜,日军驻丰台部队在宛平  相似文献   

6.
回忆杨缦华     
1963年我家搬到西城区赵登禹路北口柳巷15号中国人民银行宿舍,跟杨缦华是邻居,直至她1984年去世,与她相识处事十余年。  相似文献   

7.
原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中将,是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驻北平丰台的“中国驻屯军”荷枪实弹进行“军事演习”.向我宛平县城开枪。驻守城内的20军37师110旅21团(吉星文)3营营长金振中率部奋起还击.打响了全国抗战的第一枪。7月28日拂晓.四军由东、南、北三面向北平发动总攻.撒战至广午.第29军副军长傅域间、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我军损失惨重。7月29口.日军进攻大地。3O日,北平、入北相继沦陷。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各党、派、系首脑在南京商讨有关抗日问题。云贵川各省代表返回后,迅速行动。邓锡侯、孙震率领第22集团军周军、件军.一路由成都步行至宝…  相似文献   

9.
<正>不通世故、不习劳作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其劳动改造过程中曾闹出了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那时,溥仪属全国政协劳改队,我属中国评剧院劳改队,都在北京西城区赵登禹路。大家上下班中午休息吃饭,甚至买早点都能碰上。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的开始,而时任国民党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则成了抗战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由此拉开了中国军民为抵御外侮、慷慨赴死的悲壮一幕。因年幼时活泼好动,常被父亲叫做小兵,佟麟阁的次子佟荣芳遂将自己改名为佟兵。父亲去世那年,佟兵只有12岁。  相似文献   

11.
抗日名将佟麟阁常林佟麟阁是满族人民永远引以为自豪的一位抗日民族英雄。1892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河北省高阳县渡口乡边家坞村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后来的抗日名将佟麟阁。他原名叫凌阁,字捷三。自幼就跟随舅父在乡间读书,学经读史。许多...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西直门内大街赵登禹路北口,有一条小巷,叫八道湾胡同。这条胡同同北京许多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笔直修长胡同大不相同。迈进胡同拐进八道湾以后,就感受到里面特别窄小、弯弯曲曲。八道湾里大多是一般的普通民居,没有大宅门,大多是小门小户,房子也都不高。比较大的院子是八道湾的11号,是周氏兄弟的故居,是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的住宅。当地的老人们称此为周家大院,是鲁迅先生1919年为安置全家,在卖掉浙江绍兴新台门的祖居老宅后购置的。  相似文献   

13.
佟麟阁是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个高级将领。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然而对其死其说不一:有的说在日军进犯南苑时,他亲临阵地指挥,被日军炮弹炸死;有的说军官教导团的战士装迫击炮弹时,由于操作不熟练,至使炮身爆炸,他当场身亡;有的说在南苑被日军占领后,他率部撤退到大红门郊野被日军飞机扫射中弹  相似文献   

14.
第三十一集团军 1938年6月8日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汤恩伯,下辖张轸的第十三军、张刚的第九十八军、关麟征的第五十二军及李仙洲的第九十二军,其中第十三军为该集团军的基本部队。抗日战争爆发时,汤恩伯率其基本部队第十三军赴北平南口布防,在南口保卫战中顽强抵抗日军,坚守南口20余天,其第八十九师第五二九团罗芳珪团在战斗中几乎全部阵亡,其第四师第十二旅副旅长张本禹亦阵亡殉国。后第十三军的部队自北平、河北至山东,1938年1月18日扩编为第二十军团,汤恩伯任军团长下辖第十三军、第九十八军和第八十五军。隶属第五战区,曾参加台儿庄会战。1938年6月8日又扩编为第三十一集团军,调归第九战区指挥管辖,并参加武汉会战、由于该集团军系国民党中央嫡系部队,曾作为机动部队,辗转于第五、第九战区作战,参加过  相似文献   

15.
说起民国时代的西北军,自然会联想到西北军中的“十三太保”。所谓“十三太保”是指冯玉祥一手提拔并曾十分倚重的十三名军官。他们分别是:韩复榘、孙良诚、孙连仲、石友三、刘汝明、佟麟阁、张维玺、程希贤、葛金章、过之纲、闻承烈、韩多峰和赵席聘。 “十三太保”的说法在西北军中流传已久,究竟从何时开始叫起的,其说不一,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1918年至1920年冯玉祥驻军湖南常德的时候。当时冯部的正式番号是“陆军第十六混成旅”。那时韩复榘等人都还是营级军官,如韩复榘为三团一营营长,  相似文献   

16.
黎明 《文史春秋》2007,(7):7-10
来到北京香山兰涧沟佟麟阁将军墓前,仿佛卢沟桥的枪声仍在耳畔震响。将军冒弹雨、披硝烟,置身前沿阵地指挥若定……日寇机枪射中他的左腿,鲜血顿时染红军裤,顾不上包扎伤口,他指挥着将士们向敌群扑去……敌机抛下的炮弹在他身旁炸裂,弹片飞击他头部——高大的身躯倒下了!45岁的佟麟阁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17.
唐黄土摩崖刻石位于陕西旬阳县城东60公里的“禹穴”外侧。“禹穴”在汉江北岸,依山临水,风景秀丽,相传为大禹治理汉水时憩息之处。据乾隆本《洵阳县志》云:“禹穴有二:蜀之石泉县,禹生之地,古碑刻有太白书‘禹穴’二字;今绍兴会稽县亦有禹穴,乃窆所也。洵阳为导漾流汉之所必经,似是依据二穴而立名。在县东一百二十里小关铺江北,岩深一丈许,纵横皆一丈有余,相传禹治水至此,上刻‘禹穴’二字。”据光绪本《洵阳县志》所录清人郭焱昌《禹穴》诗中“篆走龙蛇余两字”可知,“禹穴”二字原为篆书。二字竖书,字框高80厘米、宽40厘米,  相似文献   

18.
禹迹寻踪     
禹 要说禹,不能不说黄河。禹,是耸立在黄河文明源头的一座丰碑。 禹是第一个高耸的民族英雄,禹是靠自己顽强的进取和拼搏,取得了最高统治地位,博得了夏后氏的称号;禹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华四千年文明史的开创者。确切地说,禹是黄河文明史的发端人,远比传说中的中华始祖炎黄二帝要真切实在得多。 禹称王后,生活俭朴,作风扎实,  相似文献   

19.
神禹故里     
一、史载辑述 禹:有夏禹、大禹、神禹之称。《竹书纪年》云:“颁夏时于邦国”。即在夏(今山西)即位,以夏为年号,故称夏禹。禹治洪水,功劳很大,谓之大禹。禹之智慧超人,受万民尊敬,故称神禹。 禹,《山海经》云:“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礼记》云:“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都说明禹及父鲧皆为黄帝后裔。《士记》云:“夏渝名曰文命,禹之父日鲧,鲧之父曰昌意,昌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50,(12)
甲、禹縣古蹟古物情况一、龙骨洞在禹縣西四十五里陳崗村西二里虎頭寨下,北臨湧水,環虎頭山西北兩面。虎头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