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学会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现代史即20世纪的历史。距今半个世纪以前,我国各大学都没有现代史(包括中国和外国现代史)的课程,也没有教师从事现代史的研究。当时的风气是“竞言古史”,人们不把现代史看作一门学问。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有人轻视现代史,觉得它的“史”的味道不浓,或视现代史研究为畏途,认为难以把握。我从解  相似文献   

2.
近代黑龙江省不仅本国货币错综复杂,前后迥异,而且外国货币亦种类繁多,交替兴衰。外国货币在黑龙江省可自由发行与兑换,曾一时成为黑龙江省的主币与本位货币,这在其他地方是罕见的。研究外国通货在黑龙江省的演变,对于研究近代中国金融史,研究外国经济侵华史都有裨益。在此,试作文简叙之,望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3.
对教会史(基督教和基督教会历史)的重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我们对西方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以及我们究竟想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西方,是满足于表层的概况还是希望有深入和广博的理解。应该如何在我们的外国史研究中给教会史定位?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应该说明一下教会史研究在西方的演变和发展脉络。我在这里基本上没有涉及拜占廷和东正教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史学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外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每年都有一些成果问世,但从总体上看却嫌薄弱。近年,随着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相关项目的立项,以及最近几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都将“中外马克恩主义史学思想”列为议题之一,使我国的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明显加强。本期发表的这组文章,反映了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耿淡如先生是现代中国历史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 ,以治世界中世纪史名闻史坛 ,晚年又致力于西方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培养本专业的研究生、主编《外国史学史》、译介诸多的外国史学名著 ,撰写学术论文 ,是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建设的先行者与奠基者。他关于历史研究的求真精神、史学史的基本概念、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学术批判的工作原则、标本与模型兼备的研究方法等许多真知灼见 ,都是可供后人借鉴的思想遗产 ,也是他对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具体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外国城市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30年里出版了数量较为可观的学术论文、论著和译著。但总的来说,国内的外国城市史研究还很薄弱,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地带。从地区国别来看,除美国城市史研究成绩斐然之外,①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史研究都还未形成气候。从时间断代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近现代部分,尤其是工业化时代以来的城市化,古代中世纪的城市史研究仅零星可见。②纵贯人类文明史长河的综合性城市史研究更是尚付阙如,仅有陆续翻译出版的几部国外学者的著作,③直至俞金尧等著的《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  相似文献   

7.
正张宏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世界现代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专家。1936年2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进修两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问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的世界地区史、国别史研究中,东南亚史研究可以说是基础较好和力量较强的,仅在南方的两广、福建和云南,就有五个东南亚研究所。京沪及南京、洛阳、郑州等地,专事东南亚研究的,也大有人在。在迈入新世纪之际,抚摸所藏数百种东南亚研究的旧藉新著,深感东南亚史研究成果丰硕;但与所见国外同行近30年著述相比,仍有差距,在研究领域、学科建设上的薄弱环节和空缺之处也显而易见,对东南亚的研究总的来说仍不能适应全面、深入认识东南亚的要求。新世纪的东南亚史研究何以开创新局面?我认为,要在“强化宏观研究”和“深化微观研…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对伊懋可教授就海内外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访谈。主要话题有 :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异同 ,外国学者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以及中外环境史研究的区别 ,如何理解“三千年的不可持续增长”和“高度平衡陷阱”论断 ,如何评价彭慕兰的《大分岔》,预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评析外国史学名著的宏篇开拓外国史学史研究的新作李茂梓《外国史学名著评介》①(以下简称《评介》)是我国学者集体撰写的第一部系统地评析外国古今史学名著的学术著作。全书约120万字,共选评外国史学名著81部,这81部著作都是“具有这佯或那样特色的……影响较...  相似文献   

11.
1994年 3月 2 1日 ,我们访问了刘大年先生。大年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很高兴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向先生问候 ,说明对这次访问 ,白寿彝先生很重视 ,曾两次同我们谈到这次访问的事 ,我们希望大年先生就当前我国史学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史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年先生很忙 ,这次能接受访问 ,很不容易 ,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大年先生说 ,白寿彝同志同我谈过几次 ,你们的刊物《史学史研究》我能收到 ,刊物上的访问记 ,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访问记讲得很好。你们要我谈的问题 ,我可能要交白卷。说到这里 ,大年先生笑起来。他说 ,我…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史研究大師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2.91995.3.23)博士誕辰百年紀念。蒙中國科學史學會不弃,要我在這裏發言,但我不想重談他的生平事迹和科學成就,因早已有人作了介紹。我想我們今天紀念他的最好行動是學習他如何研究中國科學史,完成他的未竟之業。而要學習他,就要了解使他取得學術成就的個人素質、治學經驗和研究方法,這是我要談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欣读《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发表的三十五年来世界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组文章,说明我国世界史研究已迈开前进的步伐,给人以振奋之感。故不揣浅陋,为进一步开创世界史研究新局面,略尽刍言。 怎样才能让世界历史这个比较弱小的学科更快地向前发展呢?我愿借用指导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两句话作为答案,即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研究世界史是研究外国的历史,因此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对外开放,这样才能取得图书、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历史》1987年第1期刊载的张承宗、陈映芳:《简论戊戌变法时期外国史的介绍与研究》(以下称《简论》)一文,拜读后颇有启发,但文中提到的一些外国史著的译述、出版年代不够准确,或者失之笼统,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为进一步搞清作为近代早期中国人了解、认识西方的主要窗口之一——外国历史的介绍、翻译情况,推动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故不揣浅陋,对《简论》中提到的几部史著的翻译出版,稍作辨正。  相似文献   

15.
工商史料考证九题黄光域近年致力于外国在华工商企业基础资料的研究,五六十年代孙毓棠、汪敬虞、陈真等前辈学者选编辑录的几种《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是我的首选参考书籍。常年置诸座右,不可须臾离,所获教益,难以胜数。但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半是因为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有着七十余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高潮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学者对二次大战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是我国世界史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从而使二战史成为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和外国军事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专门领域。30年来,中国二战史研究和教学队伍不断壮大,并在研究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史学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缅怀白寿彝先生创办《史学史研究》的业绩,学习白寿彝先生的办刊思想,总结过去,开辟未来,本期特辟专栏,发表下面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在总结白先生办刊思想的基础上,所论各有侧重。易宁教授重点对历史理论、外国史学等栏目的编辑提出了看法,指出要在国际学术的视野下,研究学术前沿的动态和热点问题,通过对传统学术的扬弃,实现学术创新,表现出中国学者的研究特色。汪高鑫教授从重视理论探讨、加强综合研究、倡导优良学风三个方面,谈到白先生对《史学史研究》工作的指导,认为这几点对开创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局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周文玖教授从史学史学科发展历程的视角,论述《史学史研究》对史学史学科建设做出的贡献,并对《史学史研究》的特色进行总结。《史学史研究》是广大史学工作者,特别是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者的共同的家园。把《史学史研究》办得更好,是对前辈学者开辟这个家园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8.
历史研究必须从搜集资料入手 ,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搜集资料是一门学问 ,里面有一个方法问题。这方法也许可列举三条五条、十条八条以至更多条 ,但就我所历所见所闻 ,有一条是最基本的 ,就是首先要重视基础资料。我是经过多年的摸索 ,主要从三次研究工作经历中体察出这一条的。1 955— 1 956年间 ,我接受为《帝国主义侵华史》第 1卷写“中法战争”的任务 ,开始研究这段历史。此书在写作上要求侧重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尤其着重于外交活动。中法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 ,最后是通过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导演的一场“业余外交”…  相似文献   

19.
<正>各位《炎黄春秋》的老朋友们,谢谢你们每年邀请我参加例会。我盼望《炎黄春秋》的朋友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把杂志办得好上加好。今年初我出了一本百年口述,取名《逝者如水》。我在这本书的尾声中提出"不怕错主义"。因为我的口述史不完美,也不完整,因此我非常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因为任何人和任何主张都不可能不出现错误,科学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都依赖于对错误的不断克服而后做出改进。我盼望得到各位的批评。趁此机会,也要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惦念。  相似文献   

20.
六卷本《美国通史》经过我国美国史研究者老中青三代人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全部出齐并合集出版,与读者见面,这无疑是新时期我国史学界的一大盛事。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在整个外国史研究中成就斐然,影响巨大,无论是著作的数量和质量.研究队伍的规模和水平,还是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在国别史研究中都名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