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出土宋代青白瓷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发现的宋代青白瓷,分景德镇类型和河南窑场的产品两类。景德镇类型青白瓷是江南青白瓷通过贸易流通到中原来的,此类青白瓷在河南发现较少,这应和北宋时期战乱及自然灾害频发有关。河南窑场出土的青白瓷受到了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工艺影响,并在本地产生、发展、成熟,形成了具有中原地方特色的青白瓷。  相似文献   

2.
赵静 《东方收藏》2023,(1):28-30
文章介绍了宣城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青瓷堆塑罐,初步分析它们所蕴含的内涵和意义,指出其对研究魏晋时期皖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发展以及民间风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87年元月,中国历史博物馆由广州征集到一件影青堆塑人物瓶,质地优良,工艺精湛,集陶艺和雕塑于一身,是影青瓷器中的佼佼者(见图一)。同年我馆赴南斯拉夫举办中国古代文明展时,这件文物引起南斯拉夫学术界和普通观众的广泛兴趣,而这件文物又是研究宋元时期影青瓷器和瓷塑艺术的  相似文献   

4.
2006年,扬州出土一件青白瓷瓷塑,通过形态对比,确定其属水月观音像。梳理唐宋木雕、铜雕水月观音像的发展路径,结合出土地层判定此件瓷塑造像的年代下限为宋代。与同时期瓷塑对比,青白瓷水月观音像造像水平高超。依据瓷塑底座烧成温度较低推测,应该是窑工有意控制烧成温度,从而避免烧塌变形。  相似文献   

5.
楚文物是体现楚国历史文化的具体实物遗存,是研究楚文化最直接、最客观的实物资料。楚文物中有的器物由于当时就大量制作和使用,已散布到楚国各地,有的则因为战争、交聘、商业贸易等方式,被当时人携带到远离楚国疆域以外的地方;有的器物则被人世代相传,在秦灭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在使用和保藏。所以,发现楚文物的地方就不限于楚国的疆土,也不限于楚国实际存在的历史时期。广西地处五岭之南,原是百越聚居的地  相似文献   

6.
<正>在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引起我特别的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景德镇窑最迟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首创,这种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的审美情趣,给人以青  相似文献   

7.
汤苏婴 《收藏家》2008,(3):65-70
以罐瓶类器物作为主体,在其上采用堆塑的装饰技法,表现一定的内容,形成的罐瓶类器物,一般通称为堆塑罐和堆塑瓶。在浙江古代瓷业中,它最早出现于东汉,西晋时期曾风行一时,它的题材有楼台亭阁、人物(包括伎乐、杂技,佛像)、飞禽走兽等内容。这类器物的主要功用,是一种专用于随葬的冥器,也称为“谷仓罐”。据目前有纪年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8.
姚敏 《文物天地》2021,(9):52-56
<正>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40余千米的三堡乡戈壁荒漠中,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居民的公共墓地,东西长约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1988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59年开始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清理发掘,至1975年共进行了 13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此后又进地过数次小规模的清理,共发掘清理墓葬40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晋至唐代的陶器、木器、金属器、文书、织物、纸绢画、俑类等文物。  相似文献   

9.
桂林出土的唐代邢、定窑白瓷及其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出土地点概况近十年来,随着桂林市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市考古已上升为日常工作的首位。笔者在工作之余,长期致力于对各基建工地挖土方所揭露的文化层观察和资料收集,发现桂林自建城以来,各时期都有一些外地陶瓷传入,而来自北方的白瓷则以唐代邢窑和定窑为最多。由于唐代邢、定二窑白瓷的造型、胎质、釉色及烧造工艺十分相似,笔者曾请教过不少研究北方窑的同行,都没能将这二窑的产品绝对区分清楚,故在此只好将它们统称为邢、定白瓷,作综合研究。通过对唐城内外180个工地进行观察,发现邢、定白瓷的基建工地共20个。在唐代…  相似文献   

10.
浙江瑞安出土青瓷百戏堆塑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瓷百戏堆塑谷仓罐(见图),1985年二月间出土于瑞安县塘下区场桥乡龙翔寺地方三国初年墓内.通高30、口径13.2、腹径17、底径16.5厘米.平唇、扁鼓口、直筒腹、平底.施黄绿色玻璃釉,不到底,有垂流现象,釉面开微细冰裂纹.在罐口四周,对称分布四支敞口小罐,在肩腹部,塑有杂耍舞乐人像33尊,被四个小罐分隔成四组.其中三组为杂耍舞乐的表演场面,有倒立、叠罗汉、弄球、拳击、舞蹈、丑角、吹笙、吹竽、操琴、弹琵琶以及观赏者在鼓掌等多种形状.另一组为表演者的休息场面,中塑凉亭,亭里亭外塑有一抱笙、一抱竽等四个演员在打瞌睡.此外,罐口沿处塑有走兽,凉亭瓦楞上塑有飞鸟,罐腹划有夔龙腾飞纹.  相似文献   

11.
齐菲  温睿 《华夏考古》2021,(5):113-118
本文对长安城太平坊白瓷样本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等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唐代白瓷的来源、烧制工艺、生产和运输情况。并从消费端的角度分析探究了唐代平民的白瓷消费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唐代白瓷生产和唐代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吕军  陈颖 《北方文物》2011,(3):36-41
吉林地区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常见有玉壶春瓶出土。目前所见,其质地有铜质和吉林地区(陶)瓷质两种,形制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吉林地区出土的玉壶春瓶进行系统研究,讨论铜(、陶)瓷两种质地的器形特点,进而探讨玉壶春瓶的源流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邛窑为四川地区南朝后期至宋代的一大名窑,迄今中外古陶瓷研究多将其界定为青瓷窑。然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几乎每个调查发掘邛窑,在其调查发掘报告中,都介绍邛窑产品中有白釉瓷器,如:  相似文献   

14.
<正>元青花已成为我国文物工作者和广大收藏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并已是收藏者梦寐以求的圣物藏品。特别是元青花鬼谷子大罐成功拍出2.4亿元人民币后,元青花已是全球文物珍品的标杆。  相似文献   

15.
<正>本件藏品曾于2014年6月27日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鉴定专家李知宴老师作此点评:此件龙纹盖罐为浙江婺州窑产品。为北宋时期的产物,高47.5厘米;造型大气磅礴,结构严谨;灰胎略粗,青釉色淡,施釉不均匀,这是北宋时期婺州窑的典型特征。既可祭,祀、陪葬,也可在生活中观赏、陈设和盛物使用。瓷罐肩部贴塑一圈波纹,波纹错落有致。肩部至颈部盘卧长形巨龙,龙鳞清晰,龙首朝天,龙口张开,龙爪有力,堆塑塑造技艺高,保存完整,在高古瓷中并不多见,有很高的收  相似文献   

16.
<正>埠里宋代家族墓地位于安徽长丰县下塘镇埠里社区鲁庄南,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18.8万平方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2019年5月—2020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展开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6座,出土了大量漆木器、金银器、陶器、瓷器和铜器。因其对研究宋代家族墓葬制度、社会形态与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月,埠里宋代家族墓地获评“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入围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墓地出土的一批景德镇湖田窑精品青白瓷器,让我们得以一窥宋代青白瓷的盛行与当时江淮地区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宋元时期的青白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是我国瓷器的蓬勃发展时期,一方面发扬了唐代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涌现了很多新兴的瓷窑,大都集中在两宋都城开封及杭州的邻近地区。为了适应宫廷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少民间瓷窑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有的被选中烧造宫廷  相似文献   

18.
江凌  詹嘉 《丝绸之路》2009,(24):26-28
景德镇在南唐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进入宋代后只生产青白瓷。景德镇青白瓷来源可能是繁昌窑青白瓷技术传人或白瓷技术的自然过渡。宋初青白瓷窑址主要分布于南河流域,处于且耕且陶的初级阶段,其分布状况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重庆地区三峡工程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宋元时期青白瓷的产地,采用中子活化方法,分析了28枚三峡出土宋元时期的青白瓷残片和20枚时期相近、窑口已知的青白瓷残片,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样品胎体的微量元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江西产青白瓷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福建、安徽、湖北等地差异显著,而Rb、Cs、Hf、Th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不同;三峡出土的青白瓷样品中,除编号为荣阳5和涂山窑5这两枚残片外,其余残片的元素特征与景德镇所产青白瓷颇为一致,拟断定这些青白瓷源自景德镇.  相似文献   

20.
宋代青白瓷起源的背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在唐代瓷器手工业中,青瓷及白瓷占主导地位,其地理布局特点是“南青北白”, 南方主要烧青瓷,北方以白瓷为主。到了宋代,南方许多窑场,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竞相烧造青白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