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怀颖  王恺  张琼  王寅娟  胡东波 《文物》2012,(6):32-44,1
2010年,北京大学受捐入藏了一批海外回归的秦简牍。同年,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对这批秦简牍进行了室内发掘清理与保护工作。共清理出竹简751枚、竹牍4枚、木简21枚、木牍4枚、木觚1枚、木骰1枚,为传统田野发掘原理运用于简牍室内发掘以及简牍类遗存的科技检测等积累了经验,了解了秦竹简的编卷方式,对研究竹简简序、文辞连缀具有重要意义。简牍保存完好,组合较完整,为通过遗物组合关系了解所有者的知识背景、等级身份等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
黄朴华  何佳  雷永利  何佳 《文物》2013,(6):4-26,1,2
2010年6~8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五一广场地铁站地下水管改迁施工,在编号为1号窖内出土陶建筑构件、木器及简牍等,其中简牍有万余枚,可分为木牍、两行简、小木简、封检、封泥匣、签牌(木)、竹简、竹牍、削衣、异形简等。这批简牍大多保存较好,绝大多数为官文书,有大量与司法相关的内容,涉及刑事、民事、诉讼等,且不少简牍上有纪年,据此推断这批简牍的时代为东汉早中期和帝至安帝时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记录了周家寨墓地M8出土简牍的清理和保护过程。在考古发掘现场,根据简牍等遗物出土状况,采取分块提取技术提取了简牍等遗物堆积;室内整理阶段,在简牍保存现状评估、初步检测分析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出土饱水脆弱简牍揭取、清洗、脱色的技术和工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和保存了简牍的信息,满足了其识读和信息提取的需求。同时,探索了南方水坑墓葬出土饱水简牍科学发掘、及时清理、同步保护的工作模式,为今后同类文物考古和整理中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凤瀚  韩巍  陈侃理 《文物》2012,(6):65-73,1
2010年,北京大学受捐入藏了一批海外回归的珍贵秦简牍,结合室内发掘清理情况和文字内容,可复原为竹简10卷、木简2卷以及零散竹木牍和木觚等,共794枚。这批简牍的抄写年代大约在秦始皇时期,可能出自江汉平原地区的墓葬。简牍以书籍类文献为主,内容涉及秦代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文学、数学、医学、立法、方术、民间信仰等诸多领域,内涵之丰富在出土秦简中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5.
云梦龙岗简牍考释补正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楚王城”南郊的龙岗发掘清理了九座秦汉墓葬。其中6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及一枚木牍。《考古学集刊》第8辑发表了这批简牍的详细资料,刘信芳、梁柱等先生在文章中对简牍进行了初步研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下用“《龙  相似文献   

6.
夹道村秦墓发掘在乾县上述首例,填补了该地秦墓葬空白,亦扩大了关中地区秦墓分布范围;已发掘的4座小型秦墓年代跨越战国早期至晚期;M3"同穴合葬"为研究战国时期葬俗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这批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与战国秦置"好畤邑"的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7.
翟伟原 《丝绸之路》2013,(10):32-33
简牍从产生、发展、兴盛、尘封再到19世纪末重现,期间历经几千年。100多年来,经数代努力发掘、整理、研究,简牍学遂成一门学问。纵而论之,简牍及简牍学受环境影响巨大,除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更甚,具体包括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疆域变迁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周波 《江汉考古》2019,(1):126-128
正从我国简牍发现的历史来看,秦简牍的面世最晚。1975年底,第一批秦简牍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竹简出土。所谓"地不爱宝",数十年来,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大批战国晚期秦国至秦代的简牍得以重见天日。迄今为止,所见秦简牍已有十三批,有字简牍超过两万三千枚,总字数达三十多万字。其内容主要有律令,司法与行政文书,日书、算术书、病方等术数、方技类书籍,以及地图、信函等,涵盖  相似文献   

9.
擂鼓台墓地是荆州市一处较重要的秦汉墓地,1991年抢救性发掘了2座秦墓,出土了一批铜、陶、漆木器。根据出土器物推断墓葬时代为秦统一之后至西汉前期,这几座墓葬丰富了该地区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竹木简牍,由于埋藏年代久远,多有残断缺损,考释内容前需要加以缀合。缀合工作一般以文字内容和残断简牍的形状为根据。由于内容相关与否及形状相近与否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判断,缀合难免会有失误。笔者在研究出土简牍时发现,对木质简牍的缀合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简牍制度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以来,古代简牍实物大量出土,为我们讨论简牍制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1912年,寓居日本的王国维受到斯坦因从敦煌长城烽燧遗址发掘的简牍和橘瑞超从新疆所获简牍资料的启发,撰写了《简牍检署考》,广采文献所记,详考简册版牍之制度。其后,讨论简牍制度者甚多,重要的有1939年傅振伦著《简策说》(《考古》社刊第6期),1957、1960年劳干分别发表《居延汉简图版、考释之部》(史语所专刊二十一、四十),1964年陈梦家著《实物所见简牍制度》《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1976、1980年马先醒撰《简牍通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6—8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五一广场地铁站地下水管改迁施工,在编号为1号的窖内发掘出土近万枚简牍。这批简牍大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规整。按其形制,可分为大木牍、木两行简、封检、签牌、竹简等;从简牍上的"永元"、"延平"、"永初"等纪年来看,其时代为东汉的和帝至安帝时期。该批简牍当为长沙郡临湘县的官方文书档案,主要是临湘县与门下诸曹及下属诸乡、亭之间的往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12月,作为首批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之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南阳市方城县平高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发掘所见文化遗存以龙山文化、汉代文化遗存为主,其中发掘西区发现6座汉代小型墓葬,保存较好,均未被盗,随葬品组合完整,时代大致在西汉中后期至新莽时期,为研究南阳地区汉代中小型墓葬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2009年7月,山西省稷山县化肥厂在进行家属楼基础建设时发现一座仿木构结构砖室墓,墓葬保存情况基本完好。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随即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5.
秦代简牍秦代简牍,重要的发现有三批。第一批是1975年湖北云梦出上的《编年纪》、《语书》和多种秦律的竹简。第二批是1979年四川青川秦墓出上的“为田律”木牍。第三批是1986年甘肃天水秦墓出土的《日书》等竹简。云梦竹简出睡虎地11号秦墓,共1100多枚。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简文墨书秦篆,一般写在蔑黄上,少数两面墨书。字迹大部分清晰可辨。从简上残存的绳痕判断,竹简系以细绳分上中下三道编连成册。出土时,编缀的绳索已朽没,前后次序大部分散乱。  相似文献   

16.
与邻国日本相比,韩国的简牍研究显得远为逊色,不惟研究人员寥若晨星,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更是屈指可数,而且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仅局限于秦简——尤其是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研究。尽管如此,韩国的简牍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实力,呈现勃勃生机。其中以尹在硕、金烨为代表的一...  相似文献   

17.
福州闽侯县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人骨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中旬,笔者应邀赴闽侯县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协助鉴定已决定保护的该遗址第8次发掘的墓葬出土人骨。第8次发掘是于1996年进行的,决定保护后,已在被保护区建起了用半透明玻璃钢瓦为屋顶的简易房屋。已发掘墓葬的人类遗骸的保存状况较差,目前能见到保存在原墓穴中的人骨仅有7例,只有M126、M137及M140三座相互叠压的墓葬人骨保存较完整,其余的均已残缺不全,只能勉强作性别年龄的观察。鉴于该遗址的加固保护工作的需要,原计划将所有遗骸翻制模型后,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考环境监测开始,古发掘现场保护一件刚刚发现的胎体完全腐朽仅以土质为支撑的彩绘漆盘,从发掘现场的通过对该彩绘漆盘临时性保湿、整体提取以及提取后的一系列保护处理,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该漆盘的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使漆盘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在北周武帝孝陵 发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北周武帝孝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墓葬多次被盗,又多次进水,导致墓内的文物发生严重扰乱和腐蚀,尤其是墓内发现的大量易碎、细小及糟朽的有机质文物,使现场清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地层中的所有考古信息,首次大规模、针对性地对孝陵五号天井东、西龛,四号天井东龛,甬道及墓室的文物采取了整体分割打包,运回实验室进行微型发掘的方法。通过对现场提取的74个石膏包的微型发掘和清理,获得了在现场无法发现的重要文物和遗迹,共清出文物2330件。尤其是直径不足1mm的无色琉璃珠在显微镜下的发现更是将微型发掘的优势凸显到了极点。它不仅弥补了现场发掘的不足,更是利用先进仪器,将考古发掘、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完美地进行了融合。实践证明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是考古现场发掘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河南荥阳西司马遗址晚商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司马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西司马村西北部,2005年6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晚商墓葬82座,墓葬排列分布比较有规律,保存较为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这批墓葬的发掘对了解郑州地区晚商时期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状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