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国时期台湾银行发行的第一套台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祥 《中国钱币》2009,(4):36-40
台湾银行在台湾光复以前就已经存在,并发行有台币。1945年台湾光复到1949年,应台湾行政长官陈仪的要求,中央银行始终没有在台湾设立分行、发行纸币,台湾地区流通的台币一直都是由台湾银行在冠以民国纪年后发行的,台湾银行事实上成为了一家有别于中国其他地方银行而在台湾地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纪年民国三十五年的台币是民国时期台湾银行发行的第一套纸币,  相似文献   

2.
纪年民国三十五年的台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银行在台湾光复以前就已经存在,并发行有台币。1945年台湾光复到1949年,应台湾行政长官陈仪的要求,中央银行始终没有在台湾设立分行,台湾地区流通的台币一直都是由台湾银行在冠以民国纪年后发行的,台湾银行事实上成为了一家有别于中国其他地方银行而在台湾地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纪年民国三十五年的台币是台湾光复后台湾银行最早发行的纸币.本文想通过现存的实物资料,结合史料,就其中的一些相关史实,姑陈陋见,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周祥 《钱币博览》2009,(3):23-26
台湾光复于1945年10月25日。光复之初,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有三种,一种为日本银行发行的日本银行兑换券:一种为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发行的辅币、辅币券:另一种就是台湾银行发行的台湾银行券。根据1945年10月31日财政部公布的《台湾银行钞票及金融机关处理办法》,前三种货币中惟有台湾银行券被允许继续发行。本文想就台湾银行券在台湾光复以后的发行、收兑及处理情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台湾地区流通的纸币有日占时期台湾银行发行的台湾银行券和台湾银行被接收后发行的旧台币两种。台湾银行虽然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五月十八日被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接收,但改以民国纪年的新纸币(即旧台币)发行却始于五月二十二日,正式发行更在九月一日以后。所以,在台湾银行正式发行旧台币之前,  相似文献   

5.
台湾光复后日本移民的遣返及征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5年台湾光复后,30多万日本移民滞留岛内。为维持台湾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遣返日本移民的过程中,设法征用了一批日籍技术人员。这引起广大台胞的强烈不满,要求陈仪应尽量录用本省籍人才。“二二八事变”爆发后,陈仪及魏道明加速了对日籍技术人员的遣返。客观上日本移民对台湾经济的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台湾光复后日籍技术人员的留用使得台湾经济避免了灾难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发行货币即是其支撑侵略战争和实行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日本货币手册》显示①,日本帝国主义在出兵侵略中国51年期间,先后印制发行了“日清战争军票”、“青岛出兵军票”、“日华事变军票”、“东三省官银号券”、“满州中央银行券”、“台湾银行券”等,计110张,铸造发行“大满州国”等硬辅币26枚。现将该书所收上述货币的发行情况和历史背景分述如下。一、甲午战争时发行的所谓“日清战争军票”。日本侵略中国最初发行的军票。该券竖…  相似文献   

7.
褚静涛 《民国档案》2013,(1):134-143
日据台湾50年,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推行差别教育、歧视教育,台湾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较为发达,高等教育则欠缺,严重限制了台湾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开罗宣言》发表后,国民政府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筹划收复台湾的大政方针.陈仪彻底否定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教育,决心将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照搬到台湾,推行祖国化教育.台调会草拟了《台湾教育接管计划草案》,为接管台湾教育做出了初步规划与准备.1945年10月,台湾光复.陈仪团队迅速接收与重建台湾的教育,贯彻中华民国的全民教育、国民教育、公平教育的理念,强制推行国语国文、中华史地等课程,取得一些成效.光复初期,台湾缺乏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困难,教师清苦,学生难以适从.我们既要看到祖国化教育对台湾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意义,但也不能忽视国民党党化教育对台湾青少年的错误导向.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杂志社编辑、档案出版社出版的《台湾“二·二八”事件档案史料》一书(上下册)现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总计58万余字,主要辑录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政府行政院、监察院等机构中记载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背景、事件经过及平息过程的机密档案资料,其中包括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府对台湾实行行政机构、金融政策特殊化的由来及后果,台湾接收后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的混乱状况导致事件的发生;台湾省长官公署、各主要市县地区事件经过报告;蒋介石、陈仪、白崇禧等人在事件过程中及有关事件善后的讲话、广播、训词等,其中全部收编了国民政府监察院闽台监察使署监察使杨亮功、何汉文关于“二  相似文献   

9.
试论福建在台湾光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福建在台湾光复中的作用林真光复台湾,是台湾同胞自1895年后半个世纪以来的奋斗目标。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两省政治、经济、海防关系密切,由干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条件,使福建在台湾光复中起了别地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本文拟对福建在台湾光复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货币铸造发行权问题,争论了两千多年。这些争论,集中到一点,就是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归谁掌握?是集中统一归中央政府掌管呢?还是由地方、民间自由铸造分散发行?从秦汉起,历代封建王朝对钱币的铸造与发行,特别关注。在朝的,在野的,各自从本身的利害  相似文献   

11.
台湾光复前,国民党当局在外交策略上做出了积极应对,而在接收准备,特别是接收前对台胞民心的聚拢方面,表现得有失消极.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和细致考虑,国民党对台宣传给人以大而无当、空而无物之感.台湾民众有的祖国意识淡薄、对正确的台湾历史缺乏了解,有的被国际托管等错误观念误导,有的渴望回归但缺少对克服困难的预期准备,有的渴望更多来自亲人的召唤和关怀……这些在国民党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中都没有被很好地顾及.国民党未能成功进行民心"接收"的准备,这是导致台湾光复后很快就浮现出种种危机的一个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是鸟类的乐园!在这里生活的鸟不仅种类多、数量多,分布也很广泛,到处都可以见到鸟儿飞翔鸣叫的美妙身影。  相似文献   

13.
清朝统治者攻占台湾的目的是为了铲除反清势力在海上的根据地,而非开发台湾的自然资源、利用台湾的地理优势。因此,清廷采取了消极的治台政策。本文分析了清廷消极治台政策的产生过程,及由此导致台湾行政区划设置迟缓等恶劣结果。  相似文献   

14.
人文台湾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台湾从日本侵占中回归祖国怀抱。本文根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部分有关台湾光复的资料,记述了台湾光复过程中中国军队接收台湾的组成,抵台后的军事部署,受降经过,接收日军投降情形等。  相似文献   

16.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影响研究——基于台湾居民感知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岸直航开通促使两岸往来更加密切,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使前往台湾的游客日益增多,这是台湾旅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究台湾居民对大批大陆游客访台所造成影响的感知,以及未来台湾进一步发展旅游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旨在探讨台湾居民对台湾开放大陆旅游市场后,台湾旅游发展正面及负面影响的感知,并从居民性别,年龄,旅游正、负面影响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等方面,进行相互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外战略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寅 《世界历史》2000,(2):2-11
本刊曾于1999年第4、5期发表征稿启事,希望广大作者充分发挥世界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为解释和回答当代人类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写出学科特点鲜明,时代感强烈的高质量论文。迄今,我们的倡议已得到比较热烈的反响,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好的稿件。谨此向支持我们工作的作者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希望踊跃来稿。近年来。随着台湾分裂势力的抬头,台湾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台湾问题又一直同日台关系密切相关。本刊本期发表的武寅研究员的《日本对外战略与台湾问题》一文,从历史的角度,比较深入地剖析了台湾问题在日本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作者认为,日本对台政策是日本对外战略全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日美关系的重要性并不能排除在特定条件下日本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不同行动的可能性;日中关系的好坏并不影响日本对台政策的实质,只是影响它外在的表现形式。这些观点,对我们正确了解和把握日本对台政策的表象与实质也许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台湾东线旅游,无论是自驾、骑行或者乘火车换轮船,一路全是风景,高山、海洋、峡谷、瀑布、果园、茶园、稻田、牧场……太平洋海景与峭壁山色相映、纵谷田园可见云影飞行,我想一生至少要有这么一次体验。  相似文献   

19.
台湾鳞爪     
<正>近年来,跨越海峡和政治的隔离,挽起同胞的双手,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愈加紧密和亲切。如今两岸互通,相互走访,像串亲戚一样便捷,使我有机会踏上宝岛台湾,领略那里的文化和风情。走进台湾,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回响,还有那些价值连城的国之宝藏,多姿多彩的海岸风光,带有一点淡淡的乡愁,熟悉而又亲切。  相似文献   

20.
台湾方志之编纂,肇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蒋毓英的《台湾府志》。台湾第一部方志以征信为基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传统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三大功能,在保存史料、弘扬儒术以及倡导风气、树立规制等方面对台湾日后方志的修纂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虽然还存在一些体例和内容方面的缺失,但它在台湾方志发展史上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