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之古契书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中宗族组织与民间社会中的经济与文化活动中的碑记、谱牒、契约、合同、算薄字据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前辈陈翰笙、冯和法、傅衣凌等,就已注意到对古契书的搜集和研究,50年代,徽州民间契约文书的大量发现,显现了从民间发掘古契书的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以来笔一直参与由法国远东学院教授劳格博士、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副所长房学嘉教授、福建社会科学院杨彦杰教授等共同主持的“客家传统社会结构与原动力”课题研究。自2000年起我注意到粤东梅州作为华侨之乡的社会内涵,开始关注客家华侨的形成和侨乡特征,为此先后多次到梅县的南口镇、松口镇、丙村镇、松源镇、隆镇等主要侨乡地进行主题为侨乡传统社会结构与化变迁的田野调查研究。其中又以南口镇为主要考察地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民间信仰是深深积淀于客家民系中的传统意识,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崇拜、神明崇拜、风水信仰、义民信仰和特殊历史人物崇拜等等。在客家传统社会中,民间信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只要稍稍翻检一下客家地区的老方志、老家谱,大量关于神庙、神坛以及祭神祀神的记载便跃  相似文献   

4.
5.
传统社会,由于国家的统治机构只到达了府县一级,府县以下基本上是实行乡村自治。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宗族为单位,并且在乡村社会,宗族又与神明崇拜活动交织在一起,成为不可割舍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考察、诠释地方宗族与神明崇拜活动无疑是我们认识客家乡村社会的主要楔入点。2000年8月份,笔对松源镇郊的圆岭、田心、寺边、五星四个村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查,重点考察了该区域的王氏宗族的发展历史及区内的圩市贸易与民间信仰等诸情况。  相似文献   

6.
围龙屋是客家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体现了客家化的主要特征。从哲学视野来看,它是客家人的精神空间的缩影。从建筑形式来看,它是客家人建筑艺术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对于中国的地方民间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说是延续学术界对于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动态的探讨。弗里德曼对于华南宗族社会的探讨,施坚雅从经济、市场的角度所作的空间结构分析,肖凤霞、科大卫、刘志伟和陈春声等对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宗族与民间信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赵世瑜对华北和江南庙会的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小燕 《客家研究辑刊》2001,18(1):52-55,33
对于客家歌谣、传说和俗语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客家山歌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者可谓不少,取得的成果亦不可谓不多,但多数研究是从欣赏的角度出发,而通过客家歌谣、传说和俗语来透视客家传统社会的农业生产、经济生活等方面事象的还不多。笔者不揣浅陋,草拟此文,意欲通过对《十二月耕田歌》、《四月荒》等有关传说与歌谣以及一些民间俗语的分析和描述,来展示客家传统社会的农耕生活。  相似文献   

10.
周琍 《民俗研究》2015,(3):101-107
粤东盐粮古道的开辟使粤盐北输和赣粮南运成为可能,形成了地区间互通有无的商贸网络与移民纽带,由此形成了区域性经济民俗系统,并在粤盐赣粮间的交易和运输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盐粮文化,如挑工山歌及粤东客家独特的饮食形式——盐烹等。这提醒我们,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与保护需要有整体观意识。  相似文献   

11.
12.
石窟河流域是岭东商贸与移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围绕着水上运输而兴起的墟市经济、商业贸易、庙宇建设、神明崇拜以及移民活动,对当地地方传统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窟河上的航运与商贸活动促使社区宗族、神明信仰等权力化网络的建设,导致地方传统社会的整合与形成。本试以蕉岭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学家们将社会一分为二成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前者是落后的、封闭的、静止的;而后者是先进的、开放的、流动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是显见而且多层次的,本文着重从社会交往的视角展现二者的不同。传统社会的社会交往是封闭式、依赖性、单一化的;而现代社会的社会交往则是开放式、自主性、多样化的。同时,社会交往与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辨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行为发生的起点到底具有什么特殊意义?我们又如何考察一个社会的构成中最根本内涵?这个起点又如何成为及维持既有的共同价值?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第一位藉由“住”与“在”之间的知觉所持续在人类心理无限广延想像中的空间直觉,和隐藏在知觉及怀旧的综合情愫间的缝隙,这种既已在记忆中又已为界定的时间内容,进行了诠释学的考  相似文献   

15.
李莉 《中国地方志》2020,(1):102-113,M0007
以邵武美部会契约文书本文引用的契约文书均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所藏,引用时加注其原始编号。为研究范本,考察同治十二年(1873)至民国20年(1931)邵武美部会与民间社会围绕置产这一经济活动而发生的互动,认为教会契约文书可以提供教士回忆录、教会报刊杂志、年议会录等传统教会研究资料和正史、地方志等官修著述均未记载的历史资料,构建新的区域教会史研究范式,客观、真实、全面地展示区域教会发展历史,进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地方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87年起,剑桥大学出版社开始出版戈登·约翰逊、C.A.贝利和约翰·理查兹主编的《新剑桥印度史》丛书,截至目前已陆续出版23卷。与50年前E.J.拉普森、沃尔斯利·黑格和亨利·多德韦尔等主编的《剑桥印度史》(1922—1937年,共6卷,第二卷未能出版)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新剑桥印度史》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与以《剑桥印度史》为代表的正统印度史学相比,《新剑桥印度史》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印度史学,差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