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移民史研究中的跨国主义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的一种研究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移民超越民族国家疆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席勒等人在移民研究领域中创立跨国主义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备受关注。本文勾勒出这一理论从兴起到不断修正和逐步完善的发展路径,对跨国主义现象的界定、兴起条件和原因,跨国实践对移民及其母国和居住国的影响等进行系统评述,并对未来的有关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跨国主义、民族主义方兴未艾,而国际移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移民及其民族主义倾向与表现正在成为移民研究的一个新视点。本文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运用跨国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冷战后华人民族主义掀起的背景、主体、特征、局限与前景,从而说明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的群体征象之于中国与居住国的双重影响和多种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当前国际移民的新趋势和国际社会对移民问题态度的变化以及国际学术前沿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国际移民在总体规模、流向、流量和存量上都有新的重大变化。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对移民问题日益重视。研究的视角从移民输入国逐渐转向移民输出国;研究的内容从国际移民的消极面转向积极面。对国内的华侨华人研究提出两点建议:加强跨国主义移民理论的研究;重视翻译出版留学人员优秀著述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论文参考有关跨国主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分析了移民个人、移民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在国际移民进程和跨国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考察了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及其社团组织与祖籍国之间互动模式的变化。结果显示,由于国际移民的迁移历史以及移居国(地)结构的多重差异,导致了海外华人社会在人口构成和族裔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人、社团、祖籍国和移居国实际上并不是单方面地影响着海外华人的跨国活动及其与祖籍国的互动关系,他们的互动关系还受到国家关系和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国际移民参与跨国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更广阔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以便提高个人和族群在移居国的社会地位,但其结果因移居国社会的结构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5.
跨国主义理论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当代移民现象的理论,但将这一理论历史化,也可以用来研究近代华人跨国移民现象。近代华人的跨国实践是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对侨乡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跨国主义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兴起的新理论,它注重移民的机动性和跨界性,强调移民的生活取决于跨国社会场景。在跨国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梦金山、梦家乡》一书突破传统海外华人研究的民族国家模式,展现了一个具有内聚性的跨国台山人社会,它既显示了跨国主义理论对海外华人研究的潜在贡献,又表明了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跨国主义理论要更好地运用于海外华人研究,就要进行再场景化和历史化。  相似文献   

7.
跨国主义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兴起的新理论,它注重移民的机动性和跨界性,强调移民的生活取决于跨国社会场景.在跨国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梦金山、梦家乡>一书突破传统海外华人研究的民族国家模式,展现了一个具有内聚性的跨国台山人社会,它既显示了跨国主义理论对海外华人研究的潜在贡献,又表明了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跨国主义理论要更好地运用于海外华人研究,就要进行再场景化和历史化.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中英文原始资料,追述了芝加哥唐人街历史,论证了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芝加哥华人社区在跨国移民与商业网络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芝加哥所拥有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的优越地理位置让城中的华人杂货业得以扩大生意范围;芝加哥的国际化氛围还培养了中餐精致饮食文化的先驱;城内的华人洗衣业也成为美国中西部城镇洗衣业的典范。这些特征都表明了芝加哥城内的华埠社区是美国中西部地区跨国移民与商贸中心的一个重要枢纽。华人企业家们不仅仅为他们个人商业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美国中西部地区华人社区及家乡父老的集体生存、发展与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是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一种移民理论,它多出现于对全球化背景下移民超越民族国家疆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研究讨论中。近年来,不少学者也将跨国主义运用于华侨华人研究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跨国主义,更好地运用跨国主义理论推进华侨华人研究,2007年9月24日,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丘立本研究员、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李明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吴前进研究员及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潮龙起副教授,与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中国侨联三楼…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已有跨国理论对话的基础上,以牙买加东莞移民为例,从浅层融入、深层区隔与多层跨国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发展中国家间的移民进行多层跨国实践的动力机制及其特征呈现。研究显示,这种跨国模式超越了祖籍国与移居国,具有不定向、多空间、多层次的特征,是东莞移民对其在牙买加浅层融入、深层区隔的社会境遇的一种灵活反应与弹性选择。在祖籍国、移居国等多层空间下,他们展开一系列多维度、多线层、多形态的跨国实践,以谋求经济利润的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与政治风险的分散。  相似文献   

11.
This essay firstly examines the destiny of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Relying on data collected from representative survey, the essay then provides the demographic profil...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山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从城市移民在行业分布、职位、就业或经营途径、收入和政府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探讨了华人与马来人城市移民的不同遭遇,比较了华人移民在吉隆坡和新山这两个不同类型城市中的不同境遇。得出结论:城市新移民中马来人比华人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发展机会,但华人比马来人拥有更多的投资方式和自己的企业,在城市中华人比马来人受访者的月收入要略高一些;在不同的领域,华人新移民在新山和在吉隆坡的就业或商业机会不同。  相似文献   

13.
阿荣娜  孙九霞 《人文地理》2021,36(4):97-103
以喜洲旅游小企业主移民为例,从异化与共鸣理论视角探析旅游小企业主移民地理流动背后的深层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喜洲旅游小企业主移民以地理流动作为重新组织个人工作与生活的契机,尝试改变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抵抗自我在现代社会中的时间、空间、行动与物界方面的异化。尽管物理空间上的迁移使得他们断离了以往生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在乡村生活中与自然世界、物质世界与社会世界的共鸣中获得了幸福感与认同感。然而社会空间上的连结、社会体制的内化与现代生活惯习的延续让他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脱离异化。同时,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现代化进程也使得旅游小企业主移民被动进入社会“再异化”的循环。异化与共鸣的多面性使得旅游小企业主移民的迁移过程形成了多层异化与共鸣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华裔新西兰人被视为不被法律承认的异乡人;而从1987年开始,华裔新西兰人被视为主要的中产阶级移民群体而受到欢迎,并被寄予建立国际联系和裨益经济的厚望。在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如社会经济实力、籍贯、教育程度、移民动机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最主要的是,他们与新西兰非华裔主流群体的融合程度不同。然而,不论是早期卑微的定居者还是近年来的高素质“空中飞人”,华裔新西兰人的定位没有改变,只要他们是华人的后代,而且“看起来是华人”,他们就永远不可能被当作“真正的新西兰人”。“华人性”总是被刻画成和“新西兰价值”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中国留学生地位与作用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结合对优秀归国留学人员进行的统计、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未来政治生活中将扮演的角色、留学人员回国和居留海外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以及留学人员的作用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而渐趋缩小的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以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留学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详细评介了国际移民的学术定义;归纳其六大基本类别,指出不同类型的迁移可能相互转化;阐述了当代国际移民发展趋势,并将华侨华人研究置于国际移民的大背景下进行剖析;对由于缺乏对当代“国际移民”相关定义的基本了解而出现的明显错误给予了指正。  相似文献   

17.
In the article I analyse the emergence of lifestyle considerations among former labour migra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new preferences for their choice to settle in the new location. The paper critically engages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ifestyle migration’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bility to labour migrants from Central-Eastern Europe settling in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I present the interplay between economic and lifestyle reasoning based on two narrative biographical interviews with migrants in Bologna, drawing on my comparative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Italy and the UK. The pioneer female migrants went to Italy as care worker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ir households’ immediate economic needs. During the years of circular migration the women developed ties to Italy, but found prolonged periods of separation from their families no longer acceptable. The female migrants opted to transfer their whole households to Bologna. Based on the women’s experience and preferences, the families’ consumption preferenc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ransformed in the course of settlement in the Italian city. I claim that lifestyle is a fruitful concept in researching migrants’ changing aspirations, way of life in the new loca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staying. This approach allows to go beyond the typologies based on the initial motivations for migration.  相似文献   

18.
移民同化于当地是一种多维的社会互动过程,其表现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近代以来迁移缅甸的华人和印度移民同化于当地的情况是不同的。本文从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族际通婚四个方面概述了华人和印度人的同化情况,认为华人比印度人更快同化于当地。本文也分析了影响二者同化程度不同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二者在人口、经济、移民性质、宗教信仰、种姓、偏见、体质等七个方面的差异所致。作者指出,上述七个影响因素并不单独具有绝对的解释力,它们相互交织,彼此作用,形成影响华人和印度人同化情况不同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20.
Question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re being re‐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globalisation. Scholars are debating the ways in which globalisation is reworking national identities through the shifting of economic governance away from ‘... the territorially defined boundaries of the nation‐state ... [and into] “unbundled” space for which there is not yet a name’ (Gupta, 1998: 321). Much of the work that has examined these ques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under globalisation have emphasised questions of mobility, memory and identity in diasporic communities. In this paper, by contrast, I work with economic migrants within Ecuador to emphasise how contemporary globalisation processes reach inside national territories and work to reconstitute and reinvigorate pre‐existing social hierarchies and spatial identities. I develop these arguments in the context of Ecuador's economic crisis of the last two decades, drawing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migrants to Qui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