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加婚礼,有时会听到证婚人祝福一对新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祝福“相敬如宾”是可以的,但用“相濡以沫”则不是很妥当.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濡”是“沾湿”,“沫”是“唾沫”,意思是水干了,鱼儿在干泥巴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神话”和“历史”总是被人们当作一对完全对立矛盾的概念。神话,即非真实的虚构;历史,即过去存在的事实。然而,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却不断出现将此二者并置观照的现象,所谓“想像的真实”、“虚构的历史”、“非真实的真实”等成为时兴一时的话语。本文通过剖析“神话”和“历史”这两个概念互动和认知的转移过程,说明神话/历史从意义层面上说并非是相互排斥的,随着学科视野的整合,相反,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建构性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彝族的婚俗,既有共同性,又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婚俗中神秘的一面,就表现在地域色彩上。彝族的青年男女,一般是在火把节、赶山节等彝族传统节日相互认识,然后通过串寨、对歌等活动相互交往,发展爱情。彝族姑娘和小伙,从相互了解到谈情说爱,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待双方情投意合时,就会先“私定终身”,然后才请媒人,正式定亲。彝族婚俗中,有不少神秘的因素,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是“杂空”,二是“跳菜”。“杂空”是流行于凉山一带彝族中的婚俗。“杂空”是彝语,译成汉语就是绝食。婚期来临时,新娘就开始“杂空”。在“杂空”期内,不…  相似文献   

4.
“上”与“????”在词性、词义等方面既有对应又相互区别,泰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上”时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泰国学生在学习这一类词时正确把握语言点习得的规律和特征,文章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主要指导,利用对比研究方法,从词性、语义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汉语“上”和泰语“????”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以期对汉泰多义词“上”与“????”的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樊仲然 《神州》2012,(18):275-276
在客观世界中,千事万物有着不同特征,在这些不同特征中又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当我们反复接触某些亭物,感受这些事物的特征后,在观念上就把这些事物的相通之处联系起来,产生习惯性的感觉挪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感觉移借”。“感觉秽借”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它好比“桥梁”一样,使事物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称为“通感”。  相似文献   

6.
杨飞 《钟山风雨》2011,(4):41-45
王克敏与王揖唐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醉心于权术,在宦海中几经沉浮,还一度携手出任伪职,于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在其携手的过程中,有时相互利用,有时狼狈为奸,但更多的则是尔虞我诈、相互争斗。  相似文献   

7.
在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地球板块相互挤压形成了中国的横断山脉,把中国西南部省份云南与缅甸分隔;而巍峨的高黎贡山和碧螺雪山的相互拥挤,又造出一个地球上仅次于美国大峡谷的大裂缝,这便是著名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  相似文献   

8.
建林 《文史春秋》2003,(4):4-11
宋子文是蒋家王朝重臣,但蒋宋出身、经历和性格爱好各不相同,在“剿共”、“抗日”、“亲美”和财富聚敛等问题上经常政见相左,态度不同,因而两人矛盾不断,风波不息,经常引发蒋宋家族骨肉间的矛盾,却又相互离不了对方,成为一对至亲的冤家。  相似文献   

9.
许海云 《史学集刊》2000,2(4):61-66
北约在战后初期建立后,50年代在对外战略上经历了“集体安全战略”、“前沿总体防御战略”以及“核威慑与全面核战争”战略,以上三构成了北约50年代对外战略的三个支柱,三相互联系,互相融合,对北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反映了北约冷战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0.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大家都不陌生,他在当上国君前曾经到处流亡。当时,各国诸侯家族的重要人物,相互提供“政治避难”是家常便饭,因为保不齐哪天人家东山再起。按当时的“国际惯例”,对流亡来的贵公子通常会以礼相待,但各国君主的人品修养不一样,态度自然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逸忱 《中华遗产》2010,(10):124-127
相较于其他常用汉字而言,贪字的出现很晚。在出土的文字材料中,我们最早只能从战国时期的楚简上发现它的身影。从字形来看,其上为一人,中间有一口,其下则为一贝,从意义上讲,表达的是口中含贝。所以,在早期没有“贪”字时,往往用“含”来代替“贪”字,文献中也常常贪、含相互假借。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人过年程序繁多,尤其在农村,几个月前农民们就开始了过年的准备。年前一个月更是忙忙碌碌,岁末二十九送鬼、寺庙跳神、吃“古突”。新年这天要拿出最好吃的食品,穿上最美丽的衣裳,铺上最好看的卡垫,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吃“切玛”,互祝“扎西德勒”。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对湖南桃花山唐墓出土的54件青瓷俑的分析,结合已有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献相互印证,反映了唐代初年在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各种化兼收并蓄,社会习俗发生了急剧变化,服饰和音乐制度亦在承袭前代基础上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唐初特有的开放浪漫风格:衣着开放,胡服盛行,女着男装,并出现汉胡服饰相互结合的新的服饰款式一窄袖短襦下束宽大博广的长裙,农服上开始以钮扣装饰;汉胡乐器在乐队中同时出现,且数量上相互抗衡。墓中出土的伎乐俑是一支演奏“龟兹乐”的官府乐队俑,属坐部伎范畴,是唐代初年“燕乐”发展与繁荣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14.
黄世江 《攀登》2001,20(1):14-16
本认为,内容和形式决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规定的关系,一方面,内容制约形式,形式以内容为基础;另一方面,形式也制约内容,内容以形式为前提,表现为形式结构对内容要素的组合、性质和变化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相互联系的三个标准体系,又是相互区别的。正是它们的区别构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独特功能。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我国的改革实践和政党建设都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哲学史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真理标准问题有过种种说法。本质上讲,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主观标准,二是虚无标准,三是客观标准。主观标准,表现为主张以人或人的思维言论、上帝的旨意、圣经的教条或是“共同感觉”、“大家公认”、“有用…  相似文献   

16.
对1933-19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样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闻并未单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两国的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变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变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二重外交”的评估,是当局在形势判断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带来了蒋汪两人此期在外交方针上的分歧,并埋下了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相反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形式渗透”是指在展示形式设计中通过几种或多种、同类或异类形式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总体形式的独有的特质。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中的“形式渗透”。  相似文献   

18.
喜哉!贵阳     
临近春节,手机短信红火起来。人们以调侃的、幽默的……各种语言,相互祝福。其中要数“添颜色”的短消息最为流行了,用谐音或形而下笑话,往往涉及“下半身”的话题,它暗示着群众观念上的某些演变。  相似文献   

19.
猫本多情     
华人把墨尔本称为“猫本”。“到了你就会知道。”出发前,麦克一路盛赞墨尔本,还把悉尼贬得一文不值。就像北京和上海、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上演的双城记,悉尼和墨尔本一贯被人拿来比较,并且相互瞧不上。  相似文献   

20.
对1933—19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样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间并未单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两国的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者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变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变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二重外交”的评估,是当局者在形势判断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带来了蒋汪两人此期在外交方针上的分歧,并埋下了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相反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