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煜 《史学月刊》2006,(9):126-128
晚清民国以来,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的大量涌入,近代上海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现代化大都市生活方式的磨练下,上海市民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市民人格呈现多样性特征,这种人格的多元化发展是同城市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廖保平 《文史博览》2014,(11):28-29
明星吸毒屡现,公众颇为震惊。但只要翻翻近代史,会发现伶人吸毒(抽鸦片)那是家常便饭。所以有人说,“一部演员史就是半部鸦片史”。 晚清民国最瞩目的伶人非京剧伶人莫属。京剧原是地方戏曲,漂进京城,经一代代大师的努力,日趋成熟并繁荣兴盛,成为晚清民国非常时兴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处于绝对优势,出现了“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名角,且流派纷呈,有余派、言派、马派、梅派、尚派、荀派、麒派等等。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女性的解放运动开始兴起,但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使这种解放运动带有强烈的民族性色彩,造成了它的先天不足,女性解放被当作是救亡运动的工具。《孽海花》着重描绘女性在外交、战争、革命中优于男性的出色表现,是这种先天不足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4.
竹枝词是形成于我国唐朝中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丰富的社会风土人情内容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可补正史之不足,亦有"以诗证史"之功效。上海竹枝词有众多关于近代上海交通工具、道路建设和交通法规的转型实录,同时也反映了交通变化对上海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上海民众对西方文明的抉择过程,深度解读其史料价值,对竹枝词的研究和晚清以来上海交通变迁的探讨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新舞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仲明 《炎黄春秋》2002,(11):69-71
自1867年(同治六年)北京、天津两地京剧艺人大批赴上海演出,上海逐渐成为中国南方的京剧艺术中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晚清上海国际化都市的日渐成型,孵育了一个不断成长的外语教育环境,上海社会学习外语的意识也不断加强.本文立足于晚清上海外语教育与晚清上海对外开放态势间的互动和俱进关系,透过对教会学校、本土学校和非正规化教育等途径的外语教育进行考察,提供了观察晚清上海对外开放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京剧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艺术品种,也是一个巨大的戏剧服饰艺术宝库.京剧服装吸取了宋、元、明、清历代服饰的典型特点,成型于清代.通过对京剧传统剧目服饰的考察、比较、分析,从京剧服饰中的款式、图案、绣工、制作工艺等诸多方面都能窥见满族服饰艺术风貌,可以清楚地看到满族服饰的原生态形式借助京剧艺术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8.
晓颂 《江淮文史》2002,(3):146-161
孙多提行三,人称“孙三爷”,生性喜欢开玩笑,为此得罪过不少人,但他是孙家大少爷,人家也拿他没办法。他早年家住北京时因喜爱京剧,与梅兰芳熟悉,梅兰芳称其“三老爷子”。两人都移家上海后,时有来往,有时还同台演戏。  相似文献   

9.
在晚清上海都市化的进程中,各类传统休闲空间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且已日常化的休闲场所,茶馆同样发生了改变,在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是商业区域的转移和拓展之时,茶馆亦步亦趋、迅速发展,并以精致、富丽和娱乐多样化成为晚清上海重要的游艺场所之一。以茶馆为研究对象,可以反映晚清上海休闲娱乐空间在都市化进程中的变革,进而审视都市文化和休闲空间之间的互动交织。  相似文献   

10.
《民俗研究》2021,(4):110-121
歌舞小戏《小放牛》由早期梆子名伶老十三旦侯俊山创编首演,经过数代改编,成为京剧经典剧目,并被许多地方剧种改编搬演。由侯俊山进京时间判断,认定《小放牛》一剧产生时代应为1870-1874年,通过梆子剧种谱系与侯俊山戏路,判定《小放牛》应为兼具山陕梆子做工之长、山西梆子道白之音、直隶梆子唱腔之韵的梆子。而清末梆黄之争出现的"双下锅""风搅雪"的演出新例,及《小放牛》对伶人唱做之工兼重的挑战,致使《小放牛》一剧被京剧名伶相继改编、争相演绎。伴随着唱片、电影等新媒介的传播,《小放牛》演红全国,又随着对外文化交流,而唱演国际舞台,在城市商业和政治两股力量的推动下,成为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