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保甲制度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重构于20世纪40年代,绵延不绝的战争始终与其风雨同行。抗战爆发后,没有健全征兵制度的国民政府不得不借助于保甲制度来征拨日益缺损的战争兵员,而乡镇保甲长迫于各种压力,亦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来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但抗战的正义性并未能消除国民政府因滥拉强征给普通民众造成的心理恐惧,乡镇保甲长在征兵过程中种种不公平现象,则进一步加剧了乡镇保甲长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民国时期频繁的保甲诉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乡镇保甲长群体的劣化及普通民众对乡镇保甲长的极端不信任。追寻民国乡镇保甲长备受诟病的历史内因,则不难发现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的却是连年的战争和积贫积弱的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2.
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张济顺保甲制度在中国曾是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方式,上海开埠前实行过保甲制度,不过到清末已经名存实亡。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沦陷时期的上海,保甲制度在这座充满近代气息的都市社会里复活。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去探讨这样一些问题:40年代...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共对冀东农村日伪保甲制度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我国近现代保甲制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基本不涉及中共对保甲制度的利用。文章对抗战时期中共从八路军与日军力量悬殊的冀东特殊环境的实际出发,采取利用日伪保甲来为抗日斗争服务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冀东共产党反对"左"的倾向,在保甲体系内添加"办事员",使其隐蔽在内主宰或代替保甲行政人员的行为;总结了冀东共产党利用保甲制度的"合法"身份,保护抗日力量和支持抗日战争等方面的成效;认为冀东共产党利用保甲的过程,体现出对战时农村基层行政模式和对敌斗争方式的创新,为夺取冀东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战前江苏省保甲推行中,农民对保甲制度的心态主要表现为疑惧、变通、敷衍和紧张。为此,江苏省政府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有:一是通过政府机关、教育团体和士绅等向农民宣传办理保甲是为了"团结好人,清除坏人";二是推动县长下乡督导保甲的编查;三是通过多种场合关注和优待年长乡镇保甲长;四是宣传报道保甲奖惩的事例。这些应对措施增强了农民对保甲制度的认知,促进了农民民族国家意识的成长,提高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然而,上述措施无力解决农民的生存和尊严问题,反而助长了绅权政治的固化,加剧了农民对政府的疏离感。通过抗战前江苏省保甲推行中的农民心态与政府应对的研究,有助于呈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国家与乡村关系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年代初,甘肃省政府开始将保甲制度的触角延伸至甘南藏区。保甲制度的推行是对甘南藏区土司制度的一次革命,遭到该地政教势力反对,亦受到藏区民众质疑。在国家行政体系与土司制度的较量中,甘南藏区保甲制度的推行,对该地区基层社会的近代化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使原有封建而保守的乡村治理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国家行政机构在这一地域开始生根发芽,藏区民众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也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6.
民国以来国内地方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史研究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清到民国时期获得发展,并出现许多优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分支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方面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地方史资料,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方面均有较大扩展,但也存在理论建树较为薄弱等局限,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国民政府在30年代前期一改以往形式上群众参与的“自治”为“官治”,即政治强控,力图借保甲制度将国家权力延伸至基层农村。本文探讨了河南省在1932年到抗战爆发期间的建保甲活动,论述了河南省政府当局对沟通自身和农民政治联系的中介——保甲行政人员的调控措施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在租佃关系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地主这一群体的组织——田业会。20世纪一二十年代,田业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统一收租事宜,共同对付农民的群体性抗租,但也有以集团的力量对抗官府过度索取之意图。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土地关系、租佃制度和农村关系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王先明 《史学月刊》2008,2(2):70-79
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乡制变革中,由自治取代保甲和以复兴保甲来推进自治这一看似回旋的历史过程,深深地烙印着传统皇族国家与社会结构崩解后,近代民族国家与社会结构重建的复杂性和探索性特征.以传统与现代力量都很突出的两湖地区乡村社会为范围,考察乡制变革中现代自治与传统保甲体制由替代到融通的历史变异过程,可以充分展示乡村社会变迁的实况和解析其制度性回归传统的历史因由,并深刻揭示在"保甲-自治-保甲"的诡论式表象趋势中,串结着的深层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10.
清末英国传教士来贵州石门坎传播基督教、办学校、创苗文、改良习俗,兴办公益事业等,对石门坎苗族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了以石门坎为中心辐射滇川黔边的特殊文化区域。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石门坎异文化引起国民政府(含地方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多次派人调查和视察此地,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政策对石门坎基督教文化进行改造,通过建立保甲制度和国民党基层党部,开发石门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推行民族同化政策。  相似文献   

11.
初具基层政制改革色彩的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一开始便受到经费问题的困扰,如何妥善解决保甲经费问题遂成为国民政府切实推行保甲制度的关键所在。甘肃省政府自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以来,即对保甲经费的来源、用途及其收支状况做了详细规定。然而单纯的法律文本既未能解决保甲经费的困竭,亦未能约束乡镇保长的就地摊派。为了从制度上彻底根除保甲经费的浮收滥支,甘肃省政府决定从1937年8月开始实行统收统支。但是,抗战爆发后物价的飞涨和乡镇保长待遇的低下,使得统收统支在实践中变得举步难行,就地摊派仍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正>乡镇是我国传统的地方行政建制,也是目前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建制。街道的行政地位与乡、镇相同,都属乡级行政区,但街道作为行政区划的出现远迟于乡镇,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废除保甲制度后,才在城市设立街道。街道的管理机构为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县级市、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党(工)委是设立在街道的基层党组织,不是设在办事处的党组织。乡、镇政府是一级地方政府,权力是乡镇人大授予的;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权力是上级政府赋予的。街道与乡镇有所区别,街道志和乡镇志也就不能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13.
民国保甲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民国保甲制度研究述评朱德新保甲制度原为封建君主专制在基层农村的政治管理体制,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它滥筋于西周,完备于宋代,明清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除1908年至1937年期间,有些地方有过喧嚣一时的“地方自治”活动,对保甲制度造成了影响外,此后...  相似文献   

14.
刘猛  陈琪 《安徽史学》2015,(1):119-125
户口循环册是清代保甲制度中的一种册籍。它与保甲册、保甲门牌等均为清代户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口循环册随时修改,动态管理,有单独的特殊人群登记。透过现存的户口循环册,可以看出清末徽州人从事行业广布,社会流动频繁。以商为业的户口数量远远大于其他行业的单独数量,从商人员依然众多,20岁以下经商者颇有人在。  相似文献   

15.
1884年(清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后,乌鲁木齐一直是新疆省会,称为迪化。1934年迪化设市政府,但正式设市时间是1945年11月。解放前,迪化同其他反动统治阶级控制的城市一样,社会基层建有封建保甲制度,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迪化的封建保甲制度进一步强化,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各族人民,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工具。对作为反动政权根基的封建保甲制度,解放后人民政府予以彻底废除,使各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迪化建立封建保甲制度始于1937年,当时在迪化市政委员会管辖区域建立了15个镇114保。在1943年以前,由于封建军阀盛世才…  相似文献   

16.
童宁 《文史博览》2013,(6):63-64
市场营销学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产物,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学科获得了迅猛地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走向成熟,90年代后进一步产生大量的理论创新。市场营销学20世纪30年代即传入中国,1949-1978年中国内地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一度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恢复,经过重新引进、成熟与发展,如今已成为普及率极高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中国史学界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一直为中国史学界所重视。从20世纪60年代发掘和整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开始到目前,中国学者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范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研究范式主要是带政治意义和民族主义的实证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开始转向以民族主义为原则的多种学科理论方法与实证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如运用社会心理学、国际法学、口述史学、法医学等等;当前南京大屠杀研究的范式又有新的发展趋向,即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开始从人类文明史和和平学的视角来反思这一暴行,并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范式的转移将有助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南方土司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是清朝进行的一项重要社会改革。清朝施治较重视法治。在规划改土归流时,统治者提出在改土归流地区将推行保甲制度。清朝在在改流地区实行保甲制度,经历了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的过程。雍正朝在改土归流地区实行保甲制度,大致分为针对外来移民、本地民族的两种类型。乾隆朝更为深入地推行保甲制度,形成团练与保甲并行,以及任命土目、寨长管理基层的制度。在云南澜沧江以南的地区,大体保留了土司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回鹘先世,经近代中外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大都认为属于突厥的支系。公元四世纪时,《魏书·高车传》中出现的“袁纥”是vighur的首次汉文音译,隋代时写作“韦纥”,公元788年以前曰“回纥”,788年以后至13世纪70年代改写为“回鹘”;13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写作“畏兀儿”;17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则称“回部”。其名称之演变不下20多种,到1934年才正式改用“维吾尔”。  相似文献   

20.
傅新球 《世界历史》2006,2(2):116-124
一随着20世纪50年代“新社会史”的兴起和60年代“家庭危机”的出现,家庭史研究在西方迅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家庭史学已成为西方历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家庭演变与西欧社会近代转型和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其引起史家的浓厚兴趣。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