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匈奴和鲜卑族金银器的动物纹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被人们称为“马背民族”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和蒙古等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草原金银器艺术上,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The author analysed the modelling, character and influence of porcelain of Jingdezhen official kilns from Hongwu, Yongle, Xuande Zhengtong, Jingtai and Tianshun period in early Ming Dynasty( 1368-1457)of Chinese history dependent on rich data in this article. Author indicated that the rulers of that time negated Yuan Dynasty by the Menggu Nationality meanwhile resumed the Confucian Culture of Song Dynasty and aesthetic standards of the Han Nationalyity and these ones were reflected obviously at porcelain of the official kilns.  相似文献   

3.
徐海峰 《文物春秋》2000,(1):11-19,27
鲜卑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以山名族,属东胡族系,依地理位置分东部与西部(北部鲜卑)两大部分。西部鲜卑即拓跋鲜卑,发源于我国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嘎仙洞)。  相似文献   

4.
5.
冠饰,是图腾的产物,古代阐释美感起源时说“美”字是“羊人为美”,意为古人巫舞中以羊头为顶饰的会意表述。这种观点颇为深刻。因为就人类历史而言,动植物头饰恰是帽子的起源及冠饰的最初形态,且赋予它以图腾的外形和内蕴。如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所说的:“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都源于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产的天然漆,也被称为土漆,是从一种羽状复叶的落叶乔木,即漆树身上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它呈乳灰色,接触到空气后会氧化,逐渐变黑并坚硬起来;具有防腐、耐酸、耐碱、抗高温、能绝缘等特点,对人体基本无害。如再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就变成了各种可以涂刷的色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  相似文献   

7.
孙维昌 《收藏家》2011,(6):21-26
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绚丽多彩,风格独特。诸如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漆器和印染织绣等,均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古代金银器,在其产生、发展历程中曾涌现过无数优秀工艺作品,在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门类。根据目前考古发现证实,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墓葬(其年代约在夏代),曾出土了金环、银环饰品,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金银首饰,迄今已有近4000年历史。  相似文献   

8.
1982年秋我们在吉木萨尔县大有、泉子街等乡进行物普查时,当地村委会干部向我们反映:半年前广泉村小学在扩建操场、修筑围墙挖地基时偶然刨出一个古钱窑,出土带绿锈的铜钱约一麻袋多(估计约重200多公斤),围观顿时将挖出的铜币全部私分,并陆续卖给当地废品收购站。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前往出土地点察看,并向学校负责人、教师等了解出土数量和可能保留在部分人手中零星铜币与变卖详情。另据附近老农讲,  相似文献   

9.
迁址通告     
古文 《钱币博览》2002,(4):45-45
  相似文献   

10.
崔贺勋 《东方收藏》2023,(12):92-94
鲜卑是我国首个统一北方、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仅结束了西晋“八王之乱”造成的动荡局面,并且保护并发展了传统的汉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多民族之间的融合与文化交流,并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石。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记载的语焉不详,我们甚至到现在还无法准确回答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基础问题。古基因组学在探讨上述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文章对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苍铭 《文献》2000,6(3):261-271
历史上,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西南各民族的文献只能在民间传播,官方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许多文献也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人们并不太了解西南各族中有多少种文献.  相似文献   

12.
土族有一首很古老的民歌,名叫《鲜卑山之歌》,其词曰: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头上顶的是什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头上顶的是威严的天帝;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额上供奉的是什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额上供奉的是众多的神灵;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眼里见的是什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眼里见的是阳世的光明;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鼻中嗅的是什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鼻中嗅的是五谷的味道;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嘴里嚼的是什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嘴里嚼的是十二样五谷;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耳中听的是什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耳中听的是宇…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发掘的高台地埂坡墓葬壁画,内容丰富,出现了髡发形象,这些髡发形象不免让人想起文献中的"河西鲜卑"。文献中对于河西鲜卑的记载并不十分明确详细。本文试图通过对考古发现的玉门蚂蟥河、官庄、白土良、高台地埂坡等河西墓葬中的部分墓葬形制、陶器、壁画等来分析其中含有的鲜卑因素,并通过与东北、内蒙古中南部鲜卑墓葬的比较揭示河西墓葬与鲜卑墓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努尔哈赤起兵后所兴办的冶铁、炒金炼银及烧造业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军事力量的迅猛崛起提供了保障.本文对这些遗址的考证,补白了清前史研究中一直悬而未解的课题,并为此后的专题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史学集刊》2006,(4):124-131,143
通过对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所做的考辨,认为目前学术界通行的观点是有问题的。计算《魏书·序纪》所载拓跋鲜卑早期世次的积年时,应以22-25年为一世,而不是30年为一世。嘎仙洞是乌洛侯人报告的拓跋鲜卑先世的石室,但现在还不宜轻易断定这里就是拓跋鲜卑的发源地。拓跋鲜卑的信史最早仅能上溯至成帝毛,昌意、始均等记载都是后人编造的传说,不具有史料价值。拓跋鲜卑先世的第二推寅与檀石槐的西部大人推演不是同一个人。计算拓跋鲜卑人口时固然可以按一“落”5人估算,但拓跋鲜卑人的“落”并不能等同于家或户。  相似文献   

16.
英国民族主义经由诺曼入侵后的孕育时期、清教运动的发展时期和帝国扩张的成型时期等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第一个工业化民族的民族主义。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盎格鲁—撒克逊的部族传统与诺曼入侵者的较量,近代以来英国社会经济力量的变化,新兴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努力,以及对外扩张获取经济利益的冲动,都对英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Rescue excavations in Prohear, southeast Cambodia, recently saved the last untouched graves of one of the richest prehistoric sites in Southeast Asia. Many Iron Age burials dating from the 2nd century BC to the 1st century AD contained gold and silver ornaments so far unknown from archaeological contexts together with indications for the presence of an immigrated elite. A first selection of 59 objects were analysed by LA-ICP-MS to obtain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osition, as well as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The majority of the ornaments consist of electrum and auriferous silver with low copper concentrations, and two main groups indicating different alluvial gold sources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t, Ir, Bi and different Pd/Pt ratios, one group being related to rich burials with non-local features. The SEM and EDX analyses of four objects revealed two different gilding technique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Southeast Asian artefacts: foil-fusion gilding, related to special Ag–Au–(Cu)–Sn alloys containing up to 4% tin, and depletion gilding.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位于欧亚大草原东端,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一条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草原游牧文化带.在这条文化带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的共性,历史上曾先后崛起过众多强悍的游牧民族,他们在中国北方乃至整个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历史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匈奴、鲜卑就是其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