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与城市形态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记载与考古研究成果,分析了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唐代轮台城的兴废,并探讨了清代以来乌鲁木齐城市形态演变的规律和原因。认为军政职能是清代城池建筑的主要原因,商业贸易发展是城市形态变异的内动力,现代工业发展是形态突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形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文章在对快速城市化时期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从城市的外延扩展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重组两个方面对我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制度创新、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规划管理等6个角度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的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军 《人文地理》2011,26(3):65-70
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的概念,从单一城市和城市群体两个空间层次构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的理论模型,揭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得出以下结论: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从单一的城市形态逐渐向城市群体空间形态演化,从都市区到城市整合体,城市群体形态不断发展演化。在现代快速化、立体化交通体系的支撑下,城市(城市群体)迅速走向区域,并最终向区域空间功能一体化形态演化。并以长春市为研究案例,进一步印证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方志在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是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个前沿课题 ,主要研究城市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古代方志资料在城市形态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因为方志材料可以补正史记载之不足 ;正史中记载的影响城市形态方面制度的实际执行结果 ,也可以在方志中得到充分体现 ;并且有些城市形态方面的材料只集中存在于方志之中。利用方志资料可以使城市形态研究更为具体细致 ,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而且可以得出一些新结论 ,推动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陶伟  何新  蒋伟 《人文地理》2014,29(5):40-48
堪舆是中国独特的城市形态理论。作为聚落当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形态要素,则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阅读的文本。本文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以堪舆文化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与形态要素分析,对传统民居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证,总结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化的三种类型,深入探讨了引起形态演变的原因。本工作不仅对基于西方城市形态理论的已有研究形成了有益互补,而且对平遥古城历史延续和文脉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伟  何新  蒋伟 《人文地理》2014,(5):40-48
堪舆是中国独特的城市形态理论。作为聚落当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形态要素,则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阅读的文本。本文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以堪舆文化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与形态要素分析,对传统民居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证,总结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化的三种类型,深入探讨了引起形态演变的原因。本工作不仅对基于西方城市形态理论的已有研究形成了有益互补,而且对平遥古城历史延续和文脉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益澄 《人文地理》1996,11(3):56-59
本文以浙江沿海港口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地调查所取得的大量具体资料的分析,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浙江沿海港口城镇发展的区域背景条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了浙江沿海港口城镇总体布局特征、内部结构形态和外部形态的演变发展规律,提出了浙江沿海港口城镇布局形态发展趋势,为港口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态分维测算和分析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彦光  刘继生 《人文地理》2007,22(3):98-103
本文讨论了城市形态分维测算和分形分析的几个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常使初学者感到困惑。主要论述如下内容:分维的性质、特征和基本含义,无标度区的城市地理学意义、判断和界定方法以及城市演化分析中的作用,城市形态分维分析的一般步骤,分维与其他参量的关系,等等。作者强调,要想避免研究中出现的伪分形现象导致的错误结论,必须有效利用双对数坐标图识别反映自相似性尺度范围的无标度区。  相似文献   

9.
地处长江三峡中心区域的夔州,其治所由白帝—赤岬城转移到"瀼西",由利于军事防守的险峻之地迁至适于民居及进行商贾贸易之处,它们分别代表军政要塞式与经济、行政功能兼具式两种不同的治所城市模式,其转移适应了峡区政治、军事功能下降和经济功能增强的需要。与此同时,自宋至清末,建于"瀼西"的夔州城成为长距离贸易中转站及地区市场中心,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变化亦受此影响,特别是为明清时期夔州府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运作空间。城市功能区的"垂直分布"与城外街区的扩展,既与峡区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又符合商业发展和人口增殖的需要,是峡区城镇布局的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的研究论著数量众多,但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而且存在很多错误。这并非由于史料的缺乏,而是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在研究方法上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以新的研究视角,提出新的问题、研究新的内容,以期能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1.
以《考工记》为代表的均衡对称模式是中国都城的理想空间模式,隋唐长安城市形态以其规整的格局著称,但随着大明宫(662年)修建、兴庆宫(714年)的改建和使用,在形成三大宫殿区的过程中,反映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适应城市功能需求而导致城市形态发生的维新变化过程,即功能性非均衡对称的形态。这是城市形态与城市社会生活的相互适应而突破了严整的均衡对称性布局模式的一个典型实例,反映出该时期的都城建设发展中政治、军事因素与城市功能因素动态制衡中城市形态发展的功能趋向性。  相似文献   

12.
明清方志中榆林城图形态表达可分3种:矩形、复合形、凸形,体现榆城发展的3个阶段。矩形在明、清《陕西通志》中常见,形成时间约在正统、成化时期。方志编纂体例使城图准确性有所降低,无法与成书时间形成统一的时空关系。复合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经余子俊、黄绂、熊绣三拓子城,邓璋修外城、王遴筑逻城后形成的城市形态,仅见于万历《延绥镇志》。子城与逻城相连,与外城分离,明后期方志城图皆不绘外城。清初,受风沙与军事影响,逻城、外城逐渐残损,城图表达中都不再出现,仅剩子城的"凸"状形态。同治初年,北墙内缩,形成"Z"字状的墙垣,但整体上还是以"凸"形为主。方志城图是研究城市形态发展的重要史料资源,不仅有助于厘清不同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而且可分析方志编纂与地图史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空间拓展的互动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产业结构更新与城市功能地域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互动机制,并以长春市为例,研究了长春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互动变化过程,提出了二者未来互动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韩章训 《上海地方志》2023,(2):14-18+94
本文首次对方志学形态演变问题进行探究,认为方志学演变形态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以研究“修志”为重点的方志学,即狭义方志学;第二种是以研究“修志、志书”为重点的方志学,即中义方志学;第三种是以研究“修志、志书、用志”为重点的方志学,即广义方志学。文章在依次分析每一种方志学演变形态中的“理论研究”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以科学观点去探究方志学形态的演变问题既是总结旧方志学发展经验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发展新方志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卓·尼·雅尔金娜(以下称稚氏)是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家。她在《城市建设分析》一书中,提出了一种研究城市建设中空间形态理论发展演变的方法。本文分三部分,首先简述雅氏建立的城市建设分析方法,其次介绍雅氏对空间形态理论发展演变的归纳、总结,最后是对雅氏理论的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在3S技术的支撑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官庄城址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测绘。通过聚落形态研究,作者对官庄城址的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及其与东虢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通过对商末周初至西周晚春秋时期的聚落演变的考察,揭示出西周晚期前后研究区域内聚落和社会格局经历了一次重整。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演变罗凤礼20世纪的西方史学与自然科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经历了空前迅速而巨大的发展变化,先后具有三种史学形态,即传统史学、新史学和“新的”新史学。这三种史学形态的次第兴起及互相间的争论便构成了20世纪西方史学演变的概貌。本文...  相似文献   

18.
张东祺 《黑龙江史志》2013,(19):164-164
侠从出现后其形态就在不的演变,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先秦两汉时期、唐代任侠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侠在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其社会地位、社会形象及表现形式不断演变发展。对其演变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跟深刻的认识侠,研究侠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付君 《黑龙江史志》2013,(23):31-32
对于港口城市而言,港口贸易对港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宁波自古就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地带,但是近代的殖民入侵,上海港和临近港口的崛起,宁波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辉煌地位,这一转变对宁波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清代宁波港的对外贸易由于受到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在鸦片战争前就已颓势渐显。然而,其区域环境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时期宁波港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着眼于清代鸦片战争前宁波港贸易的跌宕起伏、与日本、南洋地区的贸易以及沿海内河转运贸易,以期能更好地展现该时期的贸易发展情况,为近代鸦片战争后的宁波港史研究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20.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作为地理学新的研究领域,已经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过程、强度、形态、机制以及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并建立起理论体系,以期为区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研究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