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杰 《文史月刊》2002,(1):9-11
在夏威夷海滨,如果你敞开张学良的话题,人们会指着高矗的楼群告诉你,他就住在那希尔顿公寓里。  相似文献   

2.
刘鼎是技术专家,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兵器工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之一。在中华民族空前危机的时刻,他受党派遣,赴西安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了张学良和东北军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他负责中共代表团的安全,与张学良之间的联络、协调,以及处理善后……党中央对刘鼎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毛泽东曾指出:“西安事变,刘鼎同志是有功的。”  相似文献   

3.
李克农1889年9月15日出生在安徽巢县。自幼受进步思想影响,后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运先锋”。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康生在延安时期一手制造了三起政治冤案。这三起政治冤案比之此人在"文革"中制造的政治冤案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说:“李克农对党是有大功劳的!”建国后,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李克农没有带过兵、打过仗,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2年,美国情报局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宣布休假三天,庆贺一位强有力的对手消失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李克农是一个颇带神秘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王锐 《炎黄春秋》2004,(11):62-65
张学良,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其政治生涯短暂,但其所作所为却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了历史方向,时隐时现地表露出那种传奇式经历所产生的三大政治“情结”,即“日本情结”、“领袖情结”、“中共情结”,或者说这三大政治“情结”铸就了其充满传奇式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7.
王春华 《文史天地》2007,(11):33-36
蒋介石的侄儿蒋孝先死于西安事变,于是,有了本文关于蒋孝先妻子袁静芝的"猎鹰行动"。从本文看,在这行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袁静芝,也不是张学良,而是那位临危不惧、大勇大智的张夫人于凤至,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8.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们,因为童年看过很多的反特片,所以闲暇时喜欢模仿电影中的情节。 大家找一片山坡、沟坝或者山林,进行实地演习。一般我方的侦察兵和敌方特务人数相等,大约都三四个人吧,对侦察兵的要求是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而扮演特务的要狡猾阴险。另外场上有一个总负责人,由他宣布作战双方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1950年3月的一天,一位约三十六七岁的男子进入了蒋介石父子的别墅。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夫妇先到洛阳,26日上午由洛阳回到南京。国民党搞了隆重欢迎的场面。张学良则根据蒋的建议,没同时到达,而是过了些时间,乘另一架飞机抵达南京机场。当时,机场上欢迎蒋的人群已经散尽,换上来的是武装宪兵和便衣特务,以及宋子文和他的几个卫士。随后发生的事情,当年任宋子文卫士也在机场的段汉斌回忆说:“当时,到机场接张学良的汽车是蒋介石派的专车。  相似文献   

11.
陈红民 《民国档案》2003,(4):133-135
20 0 2年秋 ,笔者应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之邀 ,重访康桥 (Cambridge) ,商谈整理出版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珍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事宜。其间 ,于 1 1月初前往哥伦比亚大学阅读张学良资料。自上个世纪末起 ,笔者就与各位史家一样 ,对查阅或了解张学良珍藏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资料”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值深秋 ,美国东部遍地红叶 ,从波士顿乘车去纽约的高速公路两旁 ,红叶连绵不绝 ,美不胜收 ,仿佛在印证笔者此时的激动心情。一张学良是中华民国时期关键的历史人物之一 ,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都与他密…  相似文献   

12.
论张学良与“西北国防政府”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良自成局面的设想和中共先行建立地区性国防政府的策略 ,是促成“西北国防政府”计划产生之两大要素。但在该计划的实施步骤及是否反蒋、如何打通苏联等问题上 ,张与中共间存在着某些潜在分歧 ,加之中共的政策由反蒋抗日急剧转向逼蒋抗日 ,打通苏联亦未能成功 ,从而导致该计划终归流产  相似文献   

13.
韩磊 《炎黄春秋》2009,(5):43-45
说起“4821”,不知内情的人大概会以为是一个秘密工厂或代号工程,其实不然。1948年9月,为了给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准备建设人才,经党中央批准,由东北局选送21位“根正苗红”的年轻人去苏联学习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湖南文史》2012,(4):35-35
张学良曾经坦荡地表示:“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在他漫长的人生中,身边的异性追求者当然不仅是于风至和赵一获。张学良引为挚友、直至暮年仍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人,她就是50年代的江南名媛蒋士云。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张学良将军在接受海内外新闻媒体采访时曾多次表露了希望在有生之年回东北老家一趟的愿望。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少帅曾有过多次返乡“机缘”,然而造物弄人,直到夏威夷时间2001年10月14日20时15分,少帅辞世异国,他也没能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  相似文献   

16.
二四年第五期○○张学良将军的身边有“三剑客”,他们是苗剑秋、应德田和孙铭九。虽然他们不为人所熟知,但在西安事变前后,从辅佐张学良抗日联共到实行“兵谏”,以及后来发生的“二二”事件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三剑客”力主抗日,竭力促成全民御敌大事,功不可没;也由于一时不够冷静,冲动之下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一“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在我东北境内如入无人之境,战火迅速向整个东北三省蔓延。1934年2月,蒋介石把驻防华北的东北军调到“剿共”战场,先后任命张学良为豫鄂皖“剿匪…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结束后,因蒋介石背信弃义而失去自由的张学良,曾长期遭囚禁。从1936年到1946年10年间,他在中国大陆的囚禁之地秘密转移了12处之多?1938年1月,他从江西萍乡被押解到郴州,在郴州苏仙岭的苏仙观囚禁了2个多月,是12处中的第6处:现在苏仙观的“屈将室”,就是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上图为张学良在西山击打高尔夫球。关于张学良喜好打高尔夫球的相关史实,就目前所知的史料文献,大致可以记述如下:1911年,张学良随父至沈阳后,经常出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并于1917年正式加入该会,以后还出任会董;大约在此期间,他学会了打高尔夫球、网球等西方运动项目。不久,即于1920年组建了中国首个高尔夫球队——汉卿高尔夫球队。  相似文献   

19.
王平 《文史精华》2013,(2):60-64,1
西安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已被蒋介石囚禁10年之久的张学良,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自由,在台湾囚禁时期曾4次屈就向蒋氏父子呈书"悔过",其间饱尝软禁之苦和对自由的幻灭之情,《张学良在台湾"求问自由"始末》一文为您详解个中曲折,敬请惠阅。  相似文献   

20.
时当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执政府3月19日以“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罪名,通缉中共北方区委书记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李大钊等人。3月下旬,李大钊率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