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军 《沧桑》2009,(6):50-51
民俗文化旅游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晋城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精心拣选和科学开发晋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晋城市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性行业已经成为如今社会的主要经济发展支柱,旅游亦愈发呈现大众化趋势,追求不同和新奇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共存的发展经历,为旅游业留下大量可以开发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展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特色的旅游体验,同时能够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还能够有效的宣传宝贵的民俗文化,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奠定基础。本文从民俗文化的含义和目前民俗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着手开展研究,分析现存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业中的问题,尝试着出一些能够帮助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韵雯 《旅游纵览》2023,(11):157-159
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发展高质量旅游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意义重大。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多元的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角色,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与旅游感受。本文探讨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分析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从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寻求发展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吕盛兰 《神州》2013,(32):31-31
青海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长江黄河的源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海的民族民俗文化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西部文化中。青海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鲜明的民族个性,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发挥青海的民俗文化优势,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首先阐述了青海旅游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青海的民俗旅游资源,最后讲述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谢畅 《旅游纵览》2022,(7):115-117
为探究江苏省南京市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策略,笔者分析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南京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困境、南京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具体措施.南京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人文精神、生态自然、历史古迹、名人典故等,不同区域民俗文化差异较大,应用于旅游开发中,可以提升旅游活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因此,要发展民...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手段,将客家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相互融合,可开创全新协同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分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客家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意义,其次总结大埔客家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模式和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大埔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科学合理地开发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现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饮食文化旅游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相关开发也越来越为旅游业所重视。通过整理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对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找出了研究的空白点,希望在此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了旅游业的发展又同步推动了地区旅游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单一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要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实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开发提高了旅游目的地人群的生活质量,但随着旅游业开发的深入,外来文化的入侵也给当地民俗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核心内涵,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户的休闲旅游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近年来,射洪市乡村旅游业虽然得到蓬勃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还面临着一些"成长难题".本文在对射洪市乡村旅游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互助县土族风情浓郁、民风民俗独特、宗教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依托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与挖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结合起来,与促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全县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特色产业的发展,县就业部门紧抓这有利的机遇,围绕"农家乐"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特点培养品牌,抓宣传推荐  相似文献   

13.
单妮娜 《旅游纵览》2013,(9):143-144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桂林西北部,少数民族人口占75%以上,属山区少数民族县。龙胜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享有"欲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大县"称号。如何进一步利用本土特有的少数民族资源,打破地域界限,发挥民俗文化吸引力,创造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县,是龙胜县旅游业发展深思的问题。一、龙胜县民俗旅游发展要素潜力(一)旅游需求十一·五以来,龙胜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桂林前列。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福利待遇的改善,旅游业逐渐成为龙胜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2年,龙胜县接待旅游人数从66.32  相似文献   

14.
陈思亦  喻寒 《旅游纵览》2023,(15):83-86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贵州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分析在当前情况下贵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更新较慢、旅游品牌建设不足、专业开发人才较少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致力于通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优化贵州旅游产业结构,大力传承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李雁 《南方文物》2006,(4):135-136,104
博物馆是收集、陈列、展览各种历史文物、自然实物标本,以反映某一方面事物发展历史或状态的场所。中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中国疆域辽阔,自然遗存丰富,生物种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博物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条件。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罗波 《神州民俗》2008,(1):24-27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广西那坡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淳朴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白彝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已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吸引力。其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该地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进行重点开发。突出地方特色,开发以白彝风俗文化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7.
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民俗节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对于民俗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溱潼会船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溱潼会船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及现存问题,提出在节庆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解决传承人和传统技艺传承问题、坚持自然环境保护的原则,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纵览》2015,(6):28-29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及对轻松自在生活的渴望,推动了旅游活动日渐发展,这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振兴、促进民俗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民俗文化是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旅游活动时科学有序的开发民俗文化必不可少。本文在概述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就其浅析了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土族》2014,(3):F0003-F0003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互助旅游业发展,以土族故土园国家AAAA级景区为依托,把旅游业作为增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培植。近年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培育旅游市场,完善服务功能等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核一线两翼”的发展格局。目前正在进行5A提升工作,主要范围由梦幻谷、彩虹乡、土族园、锦绣集等组成,土族风情、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酒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璀璨生辉,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刘晓凤 《神州》2012,(32):25-25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拥有辽阔地域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多积聚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这就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的农村生活方式,各类农村民俗文化中包含着各自独特的韵味和涵义,例如赛龙舟、剪纸、陶艺、绣荷包等等,这些民俗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农村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了继承与创新农村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维护和发展农村民俗文化,努力将农村民俗文化得以保留,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