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康 《江淮文史》2022,(1):80-86
<正>“古道可风,更创新校;奇冤竟雪,赖有佳儿。”这是蔡元培先生送给他的至交好友、我的曾祖父卢国华的挽联。卢国华(1866—1927年),安徽庐江人,字实君,号小相,又筱湘,效襄,筱襄,邑庠生。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入孙家鼐、李鸿章幕府,系清光绪甲午举人。1903年卢国华在家乡创办庐江中学堂(即现庐江中学),卢国华次子卢美章系当年庐江中学堂首届学生之一。卢美章若干年后回忆到: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失去了他往日显赫的权势。然而在1900年,他又“夺回”了失去的政柄,再次成为左右清朝政局的关键性人物。何以致此?1900年所发生的庚子事变,当是重要环节。一甲午战后的李鸿章,“虽身存而名己丧”。直到1899年底,除充任清廷头等出使大臣赴俄贺沙皇加冕外,大部分时间养闲京国,“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1899年12月9日,清廷任命李鸿章署理两广总督。这是李鸿章在1900年能“夺回”权力的先决条件。李南任粤督之因何在?以往论者认为有二:与后党要镇压康有为、梁启超有关;李本人曾要求清廷授予他封疆大吏之权。笔者认为,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一八五四年外国侵略者用恐吓手段霸占了上海的江海关,……李鸿章一到上海,就和赫德互相勾结,……尽量对侵略者迁就让步”,侵略者究竟怎样恐吓?李鸿章怎样  相似文献   

4.
1966年春,已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任职十几年的施正信突然被瑞士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罪”驱逐出境。是年57岁的施正信拒绝了世界卫生组织调他到东地中海地区工作的提议,毅然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瑞士政府为什么把他当作“危险人物”?当时正值“文革”,他回国后的遭遇如何?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来到北京西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早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在陈其美部下从事革命斗争,对孙中山表示忠诚。1922年6月,陈烱明在广州叛变,蒋介石从上海赶到广州,上永丰舰保卫孙中山。9月写了《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颂扬孙中山,痛斥陈烱明。孙中山为此书作序,这就抬高了蒋的身价。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学习。蒋回国后高喊“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革命口号。随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相似文献   

6.
邓兆祥(1903—-1998),广东肇庆人。1914年起先后人黄埔、吴淞、烟台海军学校和南京水鱼雷枪炮学校学习;1927年后,任国民党海军“飞鹰”军舰枪炮、航海正、副舰长;1930年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934年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水鱼雷营营长、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长治”号军舰舰长、“重庆”号军舰舰长。  相似文献   

7.
铁路是“现代工业的先驱”;李鸿章是中国铁路的创始人。李鸿章亲手描绘了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第一张蓝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及第一批钞路。在开创中国铁路事业的历程中,他曾与封建顽固派及外国资本集团进行过难能可贵的抗争,也留下了发人深省的教训……。铁路计划的酝酿李鸿章创建铁路的念头是由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企图搜取在华筑路权而引发的。早在1844年,外国商人就产生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企图——这年美国怡和洋行的档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办洋务,在颟顸的清朝大员中,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一个洋务派官员。他对于西洋各国的洋玩意接触较早, 对喝咖啡、品洋酒也很在行。李鸿章在北洋大臣任上时,有德国舰队停泊大沽口。舰上有德国海军大臣,登岸至天津李鸿章之官邸拜访。他对李鸿章说:"我所乘坐的军舰,对世界各国海军来说,无论在吨位上还是火炮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堂大人首创贵国的海军,应该对先进的军舰感兴趣吧?我想请您去我的军舰参观,好吗?" 李鸿章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了参观的日期。等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刮起狂风,大雨如注。李鸿章认  相似文献   

9.
受甲午海战的影响,中国人非常讨厌“吉野”这个名字。其实“吉野”号本该属于中国,1892年,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访问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打算订购由著名造船专家菲利普·瓦茨爵士设计的快速巡洋舰。该舰排水量4100吨,配备多门6英寸速射炮和4.7英寸速射炮,12台高压锅炉和两套四冲程蒸汽机使其达到23节的惊人航速。可惜的是,大清国这时候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上,结果购舰经费被经办官员挪去修颐和园。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甲午海战作战指导方针探析季云飞1894.年7月至次年2月,中国北洋舰队经过丰岛、黄海、威海三次海战全军覆灭。北洋舰队何以覆灭:有论者归咎于李鸿章采取了一条“避战保船”的消极防御方针。笔者综合分析李鸿章指导海战的有关电稿,认为这种结论有失偏颇。鉴...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政协文史办公室最近征集到一批李鸿章给吴赞诚的书信。吴赞诚(1823——1334年,字存甫,又字春帆、安徽庐江人。道光二十九年拔贡。咸丰元年朝考知县,分发广东,历任县、州、道。后调天津机器局,补天津道,擢顺天府尹。光绪二年,督办福建船政大臣;四年,暑闽抚,仍兼理船政;五年,授光禄寺卿,仍督办船政,旋病休;六年,督办天津水师学堂,旋又病辞。李鸿章与吴赞诚有“姻亲”关系。吴赞诚的长子学廉,娶李鸿章之弟李昭庆之长女(李经方胞姐);吴赞诚之长女又嫁给李鸿章四弟李蕴章之子李经邦。吴赞诚与李鸿章还有“同年”关系,同年中举、成进士。李鸿章写给吴赞诚这批信件,用的是“森荣斋”印的八行信笺,长23.5厘米,宽12.5厘米,共三十页。信件原由吴氏后人保存,随着时代的变迁,几经辗转为肥西县三河镇刘逸民所收藏。我们收到这批信件时是散乱的,共三十页,经过整理,确定为十二封,其中九封是完整的,三封残缺不全。按信的内容,大致确定写于光绪二年。至六年现加以标点、注释,予以发表。由于水平和手边能找到的资料有限,可能有不恰当或错误之处,希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吉辰 《安徽史学》2015,(2):130-135
光绪二年,七名淮军军官受李鸿章派遣赴德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星使来去信》对此有着详实的记载。七名学生中,卞长胜与朱耀彩因品行不良提前回国,余者虽完成了学业,但所学非常有限,后来也大多没有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此次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症结在于学生个人素养不足,集中表现为德语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13.
浅析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对中日缔约意见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伟敏 《史学集刊》2007,57(5):15-20
李鸿章和曾国藩对中国与日本缔结通商条约,都是持赞同的态度,但他们二人的想法又有所不同。李鸿章所注意的是通过缔约拉拢或牵制日本,曾国藩所重视的是条约的平等性。因而,曾国藩对被李鸿章回避的“一体均沾”问题,予以了特别的强调。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所奉行的“保船制敌”实质是保船避战的战略方针,毫无疑问是消极的,造成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大量近代史论著便依此为据,笼统地称李鸿章的海防战略思想是消极的。其实,这是不完全准确的。笔者认为,李鸿章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1999,(7)
张宗植,1914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农村。1932年秋到清华大学就读,参加了革命组织和“一二·九”运动的前期活动,1936年赴日本求学。“七·七”事变后毅然回国,在武汉、重庆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参加民生公司,从事川江航运。1945年作为民生公司代表派驻伦敦。1947年被广大华行借调驻纽约,转至日本,后在日定居。  相似文献   

16.
顾建娣 《安徽史学》2022,(4):129-136
同治二年,李鸿章拒派淮扬水师赴援临淮以助湘军平叛苗沛霖。李鸿章先以各种理由拖延,在曾国藩一再催促甚至威胁要劾奏的情况下,不惜正面对抗,直接上奏朝廷,陈明军情和拒赴临淮的原因。最终李鸿章以水陆师互相配合,攻克苏州。曾国藩得此消息,十分惊喜,不再计较李鸿章的不听命行为。李鸿章抗命成功,在于清廷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也希望尽早打败太平军,不愿借洋师“助剿”苏南等地的太平军,因而在处理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分歧时,采取了灵活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对日赔款关平银2亿两,约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不得不举借外债来偿付。沙皇俄国乘机伙同法国向清政府联合贷款4亿法郎,并运用贿赂清政府要员李鸿章等手段,取得在华开设华俄道胜银行并进而取得建筑、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严复留英回国后 ,光绪六年在北洋水师学堂所任职务是“洋文正教习” ,而非“总教习”。严复有很强的语言才能 ,他关注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 ,但专业成绩与实践能力并不出色。在海军初创、急需舰队军官时 ,严复虽为驾驶科班出身 ,却未上战舰 ,转而从事教学 ,且所教并非军事技术而是“洋文”。这是沈葆桢、郭嵩焘、李鸿章等人因材用人的安排 ,并非他人排挤 ,或不被重用  相似文献   

19.
郭一江 《世纪》2023,(5):4-11
<正>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视察长江舰70周年。长江舰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民权舰”,一艘普通的江防炮舰,由上海江南造船所建造,1930年4月正式列编服役,是近代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批“新式舰船”。1949年11月,民权舰在重庆起义,加入到人民海军的行列,开启新的航程和担负全新的使命。1950年4月23日被华东海军命名为“长江军舰”。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中法战争前后战事主要参与者李鸿章对于战争态度的转变过程。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李鸿章“和战不决”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只是一个参与者,他的很多决策是直接受制于清政府中枢机构或者受到他们极大的影响,战争过程中所表现的犹豫和举棋不定是清政府和战态度以及战争形势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