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于锦恩 《民国档案》2004,6(3):61-65
国语运动应该包括国语统一和言一致(推行白话)两个方面。白话运动按照其发展形态可以分为5个阶段:幼年期、成年期、复古读经回潮期、正常发展期、飞跃期。白话运动的发展始终受到社会上尊孔读经这一复古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福建史志》2010,(6):11-11
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他在北大讲课时。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赞扬。有学生不同意,认为白话文不够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不如文言好。学生还举例说:  相似文献   

4.
李兴勇 《炎黄春秋》2009,(10):74-75,63
戴季陶在国民党内素以知日著称,曾写过《日本论》,对日本的国情、民族性格及风俗有过精当的描述。殊不知戴季陶对印度也颇有研究,而且长期热心于发展中印文化交流,为沟通中印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代史研究》2021,(4):136-150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集中展示了新文化运动的制度之维,而此制度主要作用于教育界。以江苏无锡教育界为视域,可揭示五四白话文运动地方化的过程。尽管白话文观念在某些地方早已存在,但推行白话文成为国策,对地方而言仍有一定的突然性。而五四前地方教育界对国文教学实践与白话文价值的一般认识,使其对于白话文革新的理解在歧异迭出之余,亦在整体上呈现出某些倾向性。同时,表面空前剧烈的白话文革新,未能以行政强力保证其细致准确地施行,由此促成了地方内部各行其是的实践。经由地方能动性与制度的综合作用,趋新者设想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并峙的过渡期,却成为五四后长期延续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6.
万郁文 《纵横》2010,(2):59-63
戴季陶,浙江吴兴人。早年参加同盟会。曾发表《国民革命与国民党》等文章,歪曲孙中山学说的革命内容,反对共产党和工农运动,为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制造舆论。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考试院院长、国史馆馆长等职。本文第一节,笔者援引了1949年国民政府《中央社》及《新新新闻》对于戴季陶丧事办理的相关报道,可作为读者了解这一情况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头戏,也难怪有人干脆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至1921年,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取得了正宗的国语地位)。而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的世界语运动,就鲜为人知了。尽管如此,世界语运动在“五四”也引起了不少波澜,《新青年》杂志就曾于1916年到1919年,为此开展过一场历时三四年之久的大讨论。本文就“五四”世界语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受挫原因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政事之原,莫大于官制。戴季陶作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对官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建设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虽不可避免有缺陷,但却对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戴季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且很有特色的人物。作为国立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后国民政府委任的第一任校长,第一位委员长,第一位国立大学董事会的主任,戴季陶凭借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对中山大学进行了改造,在中山大学的校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也由此,中大在他执掌的几年中,完全成了国民党反动派所操持的教育工具。  相似文献   

10.
南京考试院是应孙中山先生的"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政府体系的建设,先后就考试院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但随着袁世凯当上大总统,考试院并没有实际成立,直到1927年4月南京国  相似文献   

11.
朱洪 《江淮文史》2003,(3):127-132
“套鸟的圈套”1919年夏天,陈独秀被捕后,胡适比平时更忙。《每周评论》每一期几乎都有他的文章,在最近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学革命的文章,认为“中国文学语言,不再是一种创造性文学作品能胜任的工具。哪有一种死语言能适合于创造性文学的?”7月5日,辜鸿铭在北大写反对中国文学革命的文章,指名道姓向胡适叫战。这篇文章7月12日刊登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刊物《密勒氏译论》上。辜鸿铭写道:“当胡适教授用他那音乐般的声音谈论‘活文学’和‘重估一切价值’,‘谈论’为观念和思想的彻底变革铺路,唯有此种变革,能够为全民族创造条件时,…  相似文献   

12.
回望20世纪中国文化史,胡适作为那个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领军人物,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学人“,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个充满亲和力的称呼,成为一个时代的佳话。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就是倡导并推动使用白话文。白话文能发展到今天这样被广泛应用的程度,是与胡适先生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他不仅是白话文的倡导者,也是白话文推广使用的躬身实践者。他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文章的人,也是第一个尝试用白话文写诗的人,是新诗的开山鼻祖;同时他还是第一个用白话文作碑文的人。这个白话文第一碑即华北军第五…  相似文献   

13.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官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白话文的酝酿却并不是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而是远在大洋彼岸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中间。本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一批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华学子踏上异乡国土,探求科学真理。其中,庚款留学的胡适就是留学大军中的一员。胡适是1910年以第55名考取官费留学的。另外,像后来在中国学术界颇有名气的任叔永、梅光迪、杨杏佛、赵元任等都是胡适在美国求学的朋友。白话文运动就在他们中间开始酝酿。白话文运动的起因,跟一个美国人钟文鳌有一定联系。钟文鳌虽不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15.
1982年1月1日上午,一架草绿色的“安二”型飞机,从闽南的一个机场起飞,把张鼎丞同志的骨灰,撒在他长期战斗过的八闽大地。我们敬爱的老首长与我们永别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时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他那坚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德,他为革命事业创立的不朽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6.
亦文亦武,笔剑双修,繁华滤净红尘梦。忧国忧民,风霜两鬓,大雪无痕赤子心。陈沂兄长走了,我蘸着热泪写了这副挽联来抒发我的哀痛。回首跨世纪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建国以来,敦我理想,笃我节操,促我奋发向上,言传身教数十年如一日,历经坎坷磨难而不渝,集亲情、乡情、友情、同志情、兄弟情于一炉而无功利之心者有两人:一个是现已离休,年近八十,长住西安、参商两地三年难得一见的刘建昌(又名黎以宁),一个便是陈沂兄长。我与陈沂兄长咫尺若邻,二十余载声息贴切,不论黄浦江潮涨潮落,都无碍于我和他之间的风帆常渡。我到他那里,家事、国事、天下事、读…  相似文献   

17.
围棋前辈顾水如先生原籍浙江,是我国老一代围棋国手。早年旅居北京,在棋坛上享有盛名,曾有南王(王子宴)北顾(顾水如)之称。早岁游学东瀛,学到一些新的棋理。日本棋院曾赠其专业四段段位,这在当时算得上最高段位。  相似文献   

18.
陈毅素有儒将之誉,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他既是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9.
贺海 《炎黄春秋》2004,(5):73-75
今年是我国的文学巨匠曹雪芹逝世240周年。报载,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曹雪芹纪念馆等有关方面在香山召开了以“曹雪芹与黄叶村”为主题的座谈会,探讨曹雪芹在西山一带的有关足迹。 大作家曹雪芹是清季以来在我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的一代伟著《红楼梦》,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享有盛  相似文献   

20.
范予彧 《古今谈》2004,(3):10-12
人们一般都知道范仲淹是一位富有改革大志,一生心忧天下的亲民之官,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音律深谙音乐之道的琴家。陆游说,“范文正公喜弹琴,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他在音乐上之造诣被其伟大的人品和政治军事上的卓著功绩所掩盖,一直为世人所忽略,史料记载不多。今从他的诗文中,截取其音乐活动的片断,略加评议,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