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2008,(7):150-152
你对一个法国人说:请教我一首歌。如果他在法国长大,如果你的法语程度为零,那么多半他会给你唱起这首《阿维尼翁的大桥》,这也很可能是他这辈子学到的第一首歌。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心曲姐姐:你好!我是初三的一个女生。我一直是听话的好孩子,和同学们都相处很好。最近两天,我班一个男生老是给我打电话,一晚上打好几个,一会问我作业是什么,一会告诉我他不会哪道题让我讲解,一会又告诉我他写完作业了。妈妈听见了,就问他是不是喜欢你啊?我说不知道。最近这些天班里都在谈论这件事。但是他也没说喜欢我之类的话。我现在无所适从,我知道我们要考高中,学习压力很大,不能谈恋爱。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样让他不再打电话找我。我也是很讨厌同学们说这件事。我怕老师和家长以为我在谈恋爱。真是烦恼!心曲姐姐,期待你的回信!小萌  相似文献   

3.
价格瓮城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二人同行,也有我师。最近遇到一个很喜欢聊天的清洁工人,说他们通常夜晚工作,这些年来,看到了很多不该看的东西,涉及到性、政治……有一件事,我倒没有想到。他说,你去大卖场的时候,有时会发现常买的东西挪了地方,很是不便。这个现象我确实发现了.但不知其所以然。这位老兄说,他晚上去商场搞清洁,会看到商场的工人故意将货架挪动地方。这是为了让顾客多跑些路,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可买可不买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女降神者     
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一对非常陌生的男女,两人都上了年纪,穿着也很普通,但是父母显然很尊重他们,用一对平日里不常见的杯子为他们倒了茶,在我当时的感觉里。只有来了很重要的客人,父亲才会拿出这两个他收藏了很久的茶杯,可以说这两个茶杯就是客人尊贵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在伯克利的一家咖啡馆里,我遇到过这样一个美国人:他主动上前和我打招呼,但说话很吃力,语速极慢,而且逻辑混乱。我再看他衣衫不整,须发凌乱,眼神游离,就知道他是一个常见的精神病人。但是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会说中文,手里还拿着一  相似文献   

6.
孤树的启示     
儿子小的时候很内向。他不喜欢与人交往,甚至不愿意上学。虽然很聪明,但直到上小学三年级,在家时还是经常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在学校也是喜欢一个人独处,不爱说话,更不愿意和同学玩。我和老师多次引导和鼓励,也没有多大改变。儿子11岁那年暑假,我带他去乡下看奶奶。一天刮大风,农田边上有一棵大树被刮倒了。看着那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我略有所悟。我跑回去把儿子叫了来,让他看那棵倒在地上的大树:“这棵树这么大,你知道它为什么会倒吗?”我问儿子。儿子说是风太大了。我说:“你再看那边的树林,同样的风,为什么没有一棵倒了呢?”儿子摇了…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王菲那种真的可以当天后的,不是。我走不到那个位置,但我也有非常可贵的地方。比如我真的很热爱世界,很热爱生活。我觉得那一块是非常饱满的。每次我听到人家跟我说,你在艺人里面是最有才的,你好会写作,我就说:哦,你怎么不说我是作者里最会唱歌的呢?我太清醒,所以不是一个活得很骄傲的人。你可以说我活得很自我,因为我不做不喜欢的事情,我挺自由的”  相似文献   

8.
这个故事是疯子自己讲的。他隔着一道铁门告诉守门人,他很幸运,出院7年都没再犯病。他问护士,能不能进去看望一个叫乌香的女疯子?护士说,可以,乌香从来不和别人说话,你去也许她会说点什么。疯子想了几秒钟,"算了,她见了我,说不定会扇我几耳光。"守门人问,你好心去看她,她为什  相似文献   

9.
(第二天花莲晴)清晨,一辆通过电话预约的出租车,来到东华大学。我一个人离开了这个无人管理的小招待所(这也真是种很新奇的感受),十分钟后就到了寿丰火车站。这是花莲县境内沿着铁路的一个小镇。在车站月台上候车时,见到一位学生模样的青年人。他是东华大学文学系学生,他说他喜欢文学,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作家。我问起诗人余光中与洛夫,他对前者略有所知,对后者完全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孤僻、暴躁,经常一进房间就是半天,一个人独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我教育他的时候,他总是很不耐烦,有时候,根本不听,不吱声。孩子这是怎么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应该说,我的工作很忙,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一有空  相似文献   

11.
谭宗远 《收藏家》2000,(5):19-21
一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这个问题很不容易回答。有的人终其一生可以不做事,吃饱了混天黑,浑浑噩噩一辈子。也有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就,甚至大成就,名重一时。但像王世襄先生这样的人,不夸张地说可谓世所希有。他在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又是名副其实的杂家。他会什么?我一时也说不全。笼统地说,老北京五行八作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有一次闲说话,无意说起话剧《天下第一楼》。他对妓女被带进饭馆居住这一情节颇不以为然,认为此乃东家所不许,行业所不容,故完全不可能,纯属胡编。他还顺带指出某些名家的京味小说写得“不是那么回事”。只是他心存厚道,没有把这些写出来发表罢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家长会上,当谈至话题"你会买什么样的书给孩子看"时,家长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家长甲说:我家孩子喜欢什么书,我就给他买什么书,因为只有他感兴趣的书,他才会认真地去看,才能从中学会很多的知识。家长乙说:我家是男孩子,特别喜欢看奥特曼这一类的书,我们家这一类的书已经有一大摞了,孩子对书里面的每一个奥特曼都很熟悉,说起来头头是道,我和他爸爸都说不过他。家长丙说:孩子这么小,又不认识几个字,我们一般只讲故事,没有买什么书。而且现在的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就有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郁知非其人     
“我从来不是一个商人,我就是一个国家干部。”郁知非说在许多熟悉郁知非的人士眼中,郁知非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就算身体情况再差,面对来宾他总是会打起精神,滔滔不绝地与你神侃。  相似文献   

14.
三个男人住一屋,半夜忽闻敲门声,一人说,女鬼来了。他的想象力适合拍国产连续剧。另一人说,邻居过来借安全套。他适合搞当代艺术。第三个说,白天听守门人的口音很像中学时被我打断过鼻梁骨的同学那村的,他为了报复我,正要混入我们内部来挑拨你们和我的关系……不消说,他就是那个被迫害妄想症狂人了,如果同伴不信他会争:“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相似文献   

15.
有朋友真好     
正有朋友的人啊,快乐,幸福!友谊会成为一生最美好的回忆。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田媛媛,她是我上二年级时就认识的。我俩的关系很好,可以说是亲密无间。我一直认为这一切都很平常,可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才使我彻底领悟了"友谊"这个词语的真谛,才让我知道了这份友谊的来之不易,才让我知道了:有朋友真好!有一次放学后,我俩在一起写作业,一开始我们一边写一边聊,很开心,可是忽然出现了一道思考题,把我给"卡"住了。她见我不会,也皱起眉毛,还一步一步推算起来,她说得很清楚,很透彻,我像拨开云雾见青天一样,茅塞顿开。这  相似文献   

16.
奇人趣事     
《环球人物》2013,(23):17
英国每天坚持爬棵树英国人达勒36岁,喜爱大自然。过去一年,他游历欧洲10个国家,坚持每天爬一棵树,每次耗时10到90分钟。达勒征服的最著名的树是一棵挪威云杉,这棵树后来被当做圣诞树,摆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由于一个人爬树很无聊,他还邀请其他人一起爬,并在树上采访过80个"爬友"。达勒说:"我这么做是为了唤起人们亲近自然的意识。爬树象征着希望,树会逐渐长高,我可以同它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杜润生代表了一个传统,一个伟大又突出的传统。传统这个东西会传下去,是力量所在,这一点我觉得我看得很准。杜润生整个这一套传统,包括他的思想、理论、作风、风格、人格、魅力都不会限于他那一代,会往下走的。大概几年前,像我们这些当年有幸在杜老的指导下从事过农村研究的人,好像得过一个称号,据说原话是这样的,无非是杜润生的徒子徒孙。不是很雅的一个称号。但是我在今天这个  相似文献   

18.
陈宇 《神州》2011,(24):61-62,60,63,113
苏东坡说,"论书兼论平生",这是中国式文艺批评的一种方式,因为中国艺术讲求积累,讲求艺如其人,所以这种品评模式就变得非常适合评论中国艺术了。我非常注重一个艺术家的出身,这倒并不是说注重他的身份,而是注重他的艺术与学术的经历与门径。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学术门径与经历往往会产生独立与独特的艺术观念。说起张维忠,我们最早相识于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世纪书  相似文献   

19.
机遇     
常听到有人说:“哎,我这个人,就是机遇不好,不然……”说真的,我觉得这话很可笑。因为在我看来,机遇是不能坐等的。其实,命运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它总是将机遇放在每人的面前。只是,它总是开玩笑般地将机遇藏在细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机遇才行。像“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如果当苹果落在他头上的时候,他只是像别人一样想着“真倒霉,怎么会遇上这种事”,而不是去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的话,“万有引力”会出现吗?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它总是会出现的,只是换了一个发现者而已可以说,牛顿是因为他的细心而把握住了机遇,从而有了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知识广博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王明、康生、陈云同机从苏联飞回延安。康生在苏联中共代表团中是近似于王明的一个人,政治局委员,地位很高。一九三八年五六月在马列学院教过我们的课,党的理论这部分是他讲的。他会讲,有一句是一句,条理清楚,没有一个字重复,很有感情。他给我们讲课,举了一个人,饶漱石,新四军的政委,华东局的书记,外号叫“机关枪”,称赞得不得了,说他会做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