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胜利后,我父亲田汉偕继母安娥在1946年5月由重庆回到阔别将近10年的上海。这里是他自1922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南国社”、“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革命戏剧运动的场所,直至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才离开,因此上海也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他在抵达上海的当晚即去黄金大戏院看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胜利后第二年,即1946年,姚雪垠经郭沫若推荐,到上海武训学校讲课。他从重庆出发,于8月初到上海,赶上学校开学典礼。校长李士钊当众宣布他为文学专科主任。开学后不久,姚的父亲在河南老家去世,他从上海赶回老家奔丧,料理后事,又于10月回上海,在武训学校讲授语文课,直至第二年6月学校被迫停办。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结识了同在学校讲课的一批文化界人士,如臧克家、田仲济、孙起孟、孟秋江、景德、金仲华、陈白尘  相似文献   

3.
1986年8月中的一天。我随当时的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潘维明和研究室主任吴云溥去拜访夏衍,请他对一h海文化发展战略发表意见。夏公是不折不扣的“老上海”。自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就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和文艺创作。1929年,他参与筹备“左联”,并当选为执行委员。1933年中共上海文委成立,夏衍任电影组组长,从此开始涉足电影剧本创作。  相似文献   

4.
李正文同志是我党的一位杰出的地下工作者,他在1941年受共产国际东方部派遣,到上海从事对日伪的情报工作,日寇投降后转回中国共产党,直到上海解放。他长期在隐蔽战线上英勇斗争,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上海解放前,他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的三位委员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鸿图 《纵横》2008,(8):4-8
1932年,刘长春孤身一人,从上海出发代表中国前往美国洛杉矶首次参加了奥运会。50多年后,上海和洛杉矶即将发生的两件体育盛事,深深地吸引着他。此时,他并不知道这将成为他永远的遗憾,只是带着这种希冀与期盼,久久地望着窗外……  相似文献   

6.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史家修,江宁县湖熟镇杨板桥村人。他幼读私塾,刻苦攻读,曾考中秀才。后因受戊戌变法思想影响,放弃科举求学的途径,学习日语及自然科学,于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致力于教育事业,任上海育才学堂理化教员,后又在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等校任教。1904年,他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堂,开我国女子科技教育之先河,时年仅24岁。此后他又陆续创办20余家企业,受到上海工商界和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1927年4月,徐悲鸿从法国回到国内。 同年8月,19岁的吴作人从苏州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来到上海,打算报考上海艺术大学的建筑专业。可当他看到上海艺术大学招生广告中,校董的名单里有徐悲鸿的名字时,便毅然报考了该校美术系,因为他对徐悲鸿仰慕已久。20多天后,吴作人便收到了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的录取通知书。  相似文献   

8.
1938年4月,张国焘叛变了革命,这决非偶然。早在此之前,他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恣意推行“左”、右倾机会主义,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而受到无数同志的抵制和揭露,已故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坚定共产主义战士成仿吾同志,就是这些同志中的一个。张国焘推行错误路线成仿吾历尽艰险上告1931年7月,为了参加国内斗争,成仿吾毅然离开德国柏林,秘密回到白色恐怖的上海。他曾是20年代创造社的重要成员,在上海颇有名气。成仿吾到上海后为了他的安全,中共中央决定让他尽快离开上海。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问他,你愿去鄂豫皖根据地…  相似文献   

9.
正彼得斯(E.W.Peters,生卒时间不详)出生于英格兰,成年后随皇家坦克部队在印度服役5年。退役后回到英国,可此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找不到像样的工作。无意中,他发现了当地一则招募去上海公共租界任巡捕的广告。尽管对上海及其巡捕工作一无所知,可为了有工作,他还是报了名。1929年10月,彼得斯终于在上海公共租界当上了一名巡捕。1936年因涉嫌一起刑事案被辞退,回到英国的老家。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04,(6)
他一度想到轻生,但最后的坚持使他走向了成功。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银桥大厦21层上海博尔捷公司总部,我们见到了公司董事长,全国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候正宇。候正宇,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上的一个农家子弟。高中毕业后来上海打工。1993年候正宇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当上了一名安全检查员,月工资也拿到了  相似文献   

11.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李贺《致酒行》杨兆龙,字一飞,1904年出生于江苏金坛县西岗镇东岗村。9岁入村上私塾读书,10岁进金坛县立西岗小学,三年后考入镇江高等小学,1922年由镇江润州中学毕业。杨兆龙1922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后,司徒雷登曾建议他改学法学。两年之后,他以全优的成绩提前毕业。他原想入燕京大学医学院学习,但因家境困难未能如愿。后来经司徒雷登多方帮助,他转入上海东吴大学改学法科。在东吴大学时,他开始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行列。“五卅”运动后,他被推举为上海学生会“五卅”惨案法律委员会的委员,并于1926…  相似文献   

12.
1905年7月24日,严景耀诞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低塘湖姆严家村。10岁时,他随父亲到上海,入湖州旅沪公学读小学,毕业后转入上海民主中学。中学毕业后,命运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他13岁来到提篮桥犹太难民区,后为中美建交助力"侬(你)好,上海。"美国前财长布卢门撒尔造访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时,笑着说起70多年前学会的上海话。2月7日是布卢门撒尔第八次到上海的"寻根之旅"。二战期间,他以犹太难民身份在上海提篮桥犹太难民集聚区生活了8年,在镌刻13732位二战期间在沪避难犹太人姓名的"上海名单"墙前,布卢门撒  相似文献   

14.
获得诺奖后,莫言被媒体“包围”了,他也“躲”起来了。本刊曾在2008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和2009年12月《蛙》面世后对他进行过两次专访,现把未刊登的对话部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孔锡鲲是广东省五华县人,中共党员,我国现代著名病理学家。他192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科,1928年至1931留学德国弗赖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同济大学、济南山东省立医专、上海同德医学院、陆军军医学校、广西医学院等院校任病理学系主任、教授。其中1946年至1948年赴美国密苏里州癌病研究所深造。新中国成立后,孔锡鲲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58年到合肥,在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任主任、教授直至退休。他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病理学分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安徽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他于1996年在上海去世,享年91岁。孔锡鲲教授是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为创建我国现代病理学、培养病理学工作者及发展安徽病理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上海解放时,国民党安排他担任上海代理市长,共产党点名要他留下共建上海。他就是只当了四天(1949年5月25—28日)国民党上海市市长的赵祖康。  相似文献   

17.
上海解放时,国民党安排他担任上海代理市长,共产党点名要他留下共建上海。他就是只当了四天(1949年5月25-28日)国民党上海市市长的赵祖康。  相似文献   

18.
李达南 《百年潮》2002,(6):32-34
章汉夫,原名谢启泰,1905年10月24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谢仁冰是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在上海与中共地下组织有联系,曾被日寇逮捕.抗战胜利后,与马叙伦、王绍鏊一起创建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汉夫天资聪颖,早年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1926年官费去美留学,通过阅读马列经典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经施混介绍参加了美共,任中国局小组书记(后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7月,受美共派遣去苏联的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学名史东,先后在少共国际第五次大会、赤色职工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太平洋职工大会秘书处任中国代表团译员,随后任共产国际东方部研究员.1931年1月自莫斯科回国后,先在香港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长,用谢启泰原名.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被捕后,他担任代理省委书记.同年12月章汉夫在香港被捕,经父亲多方疏通营救,被押送出境.后他在上海接上组织关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职.1933年5月,中共上海地下党遭受大破坏时再度被捕.经父亲设法,请邵力子救援,才被解往苏州反省院.父亲花了几十两黄金把他保出来,他却不顾家人劝告,于1935年到上海与党在上海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负责人周扬、夏衍取得联系,为领导"文委"所属的各文化社团,扩大文化学术界的统一战线作出贡献.在苏州反省院时,他化名张平.他曾对父亲说:"你们譬如没有我这个儿子吧!"表达了他终生奉献给党和革命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19.
汪东林 《纵横》2011,(11):63-64
图文小记之二十四:经叔平在五七干校的日子 两年前,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以91岁的高龄病逝。1939年,经叔平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过上海新华实业厂、上海华明烟厂、上海华成烟厂经理,奋力拼搏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战线,以其由小到大的实业发展报效祖国。公私合营后,他又担任上海卷烟工业同业公会主委,民建上海市委秘书长,上海市工商联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20.
高延萍 《文史精华》2007,(11):58-60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3个月后,中国军队因失利而退守了,日军随及占领了上海。上海沦陷时,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他原以为住在那里是比较安全的,谁知不久后的一天,有个日本人找上门来,希望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这明明是日本人想借梅兰芳来粉饰日军占领下的太平,梅兰芳当然是不愿干的,他当时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拒绝日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