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时光倒流723年,那是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沉寂千古的贵山之阳盆地上,破天荒地响起了建筑城墙的夯土声。这是贵阳城市建设史的开篇第一章。那时称顺元城,是一座土城。小如弹丸,面积1.25平方公里,北门只及今省府路。 历史翻到21世纪。2001年金秋十月,在贵阳城区西北方向的金华、阳关浅丘陵开阔带土地上,金阳新区建设正式破土。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动笔描绘。 从贵阳旧城到金阳新区,距离12公里;建成后高速行车时间约15分钟。然而历史老人穿越这段时空距离,却足足走了723年! 从历史大跨度看金阳,人们对贵阳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应该有一个更理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正>"我曾经在南疆的沙漠里迷过路。进去时很顺利,走走拍拍,时间过得也很快……我们返回的路上,巴朗子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我忙用维语问:怎么了?他指着一棵胡杨树呜呜咽咽地说:我们刚才就走过这了……"  相似文献   

3.
在白雪皑皑的山脚下在庄川东岸一公里长的河滨谷地上,日本岐阜县自川乡的百余座合掌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仿佛是一本本被打开却又倒扣着的硬皮书。1935年,赴日调查传统住宅样式的德国学者布鲁诺一啕德见到这一幕,不禁赞誉它是“极端合理”、“相当罕见的传统庶民建筑”,是“现实世界中的童话屋”。  相似文献   

4.
清代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是一部集大成的韩集注本,但如此重要的韩诗注本一直没有整理本问世.郝润华教授和丁俊丽博士点校整理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出版2012年)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5.
一 1995年盛夏,北京甘家口增光路全国政协宿舍1号楼404号房间里,近90高龄的文强老人,接待了一位台湾来客。他自我介绍叫廖士骏,是廖宗泽之子。他交给文强老人一本日记说:这是近半个世纪前  相似文献   

6.
<正>本书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1940年代末期安徽婺源县水岚村的一个私塾学童,这个少年的一本日记在半个世纪后失而复得,得到它的却是复旦大学的历史学教授王振忠,就像一个航海者在汪洋大海上抛下的漂流瓶,随波逐流漂到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异乡人脚下。因缘际会,命运相牵,这个由头本身为这本书赋予了传奇色彩。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的历史。凭借那本发黄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汉口解放公园路尽头黄孝河畔(今黄孝河路)的育才幼儿园,武汉的很多人都知道。幼儿园里面,有五栋式样优雅的小楼,孩子们每天在里面起居作息,在楼前的绿草地上嬉戏,其乐融融。2015年,幼儿园里的这个建筑群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这就是曾经的协同神学院。关于协同神学院的来龙去脉,知道的人却不多。  相似文献   

8.
1980年5月,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在市郊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卡路遗址。现将调查情况报导如下: 卡路遗址位于海浪河左岸的阶地上,东北方向距牡丹江市约4公里,东距卡路生产队1.5公里,南与海浪河右岸的龙头山古城堡隔岸相对,西临铁路抽水站,北面约600米处是滨绥铁路干线。遗址濒临的海浪河是牡丹江的支流,东南距遗址1公里处是海浪河与牡丹江交汇处。  相似文献   

9.
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走上这样一条路,一条一迈步就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的路。当一本《现代掌纹诊病》医学专著摆上书店货架时,当一部《掌纹诊病》专题科教影片拍完关机时,当一所“掌纹医学研究所”在兰州成立时,她算是把这条路踩实了。用了8年,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业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悦 《人物》2013,(12):28-30
我们太快成功,搞人民选举,但没办法改变人民,台湾现在就是人民的水平决定(选出)怎么样的领导人。往茶几上放录音笔的时候,我不小心把茶杯打到地上,身旁这位72岁的民进党前主席迅疾俯身弯腰捡起茶杯,放回桌上,另一只手礼貌地横在我腿前,示意他捡就可以了,"不要紧,无所谓的。"他是许信良先生,台湾政坛中一个最百折不挠的失败者。  相似文献   

11.
<正>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建立于2005年5月,仅有10年,但暨南大学的历史地理研究有悠久的传统。建国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曾在本校文学院工作,讲授中国沿革地理。建国后,又有李长傅、陈代光、汤开建教授等继承不绝。20世纪末以来,又陆续引进一批历史地理专家、博士,初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教学队伍。2014年与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广东省社科院海洋史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由本中心主任郭声波教授担任首届会长,并在本中心举行了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学术著作越写越厚的风气中,邢铁先生这本216页、实际字数只有15万的《唐宋分家制度》(商务印书馆2010年6月版)只能算是一本"小册子"。但这是一本有着真功夫的精微之作,作者自1992年开始围绕家产继承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间又在张国刚教授的指导下撰写了博士论文《唐宋时期的分家方式》,做这个专题已经有将近20年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13.
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英国“光荣革命”30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哈里·狄金逊教授应本刊编辑部之约,写了这篇文章,对1688年政变进行新的评价,这对我们开阔视野无疑是有意义的。狄金逊是爱丁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是中国英国史同行熟知的一位学者和朋友。他热衷于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并受聘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狄金逊1960年在达勒姆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6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68年在纽卡斯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在爱丁堡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他对英国18世纪的历史有专门研究。主要著作有;《博林布鲁克》、《沃波尔与辉格党主宰政权》、《自由与财产》、《英国激进主义与法国革命》等。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我却宁愿把他看作一棵树。开花季节,纷纷扬扬,他拥有满树嫣红,收获的日子,沉甸甸,他迎来了满眼金黄的祝福。三尺讲台,悬河泻水,被揭怀玉,乐此不疲。从黑发到白发,跨越半百人生,不知老之将至。接到他的《散文创作论》(印刷稿),我并不惊讶。问:“这是您的第几本?”答,“另外两本都是基础写作,一本是我主编;那一本,我副主编。”明白了,这位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授先生(写作教研室主任),从打1964年毕业留校一直教授写作课。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寒暑假日数不清的函授面授,电大业大的写作讲习、讲座…  相似文献   

15.
1980年3月,江西大余县新城乡观路村的章江河边台地上,出土一件龙首、凤尾、狮膝、虎足青铜鐎斗(见图)。鐎斗完整无损,底部仍保留着烟炱。这样完整的青铜鐎斗在我省是首次出土,现藏县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古代史中,南宋时曾设置一“播州路”和“播州路安抚司”。这件事《宋史》虽是提了一下,但记述不很具体。《宋史·地理志》说:“端千三年(公元1236年),复以白锦堡为播州,三县(北宋大观时播州领辖的播川、琅川、带水三县)仍废。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充安抚使。”“安抚使”是宋代路一级行政机构中的最高长官。《宋史·地理志》的“嘉熙三年,复设播州,充安抚使”一事,已明确记述嘉熙三年设置了“播州路”和“播州路安抚司”。关于这件事《杨文神道碑》中有一段具体的补述。该《碑》说南宋“淳桔”时,杨价之子…  相似文献   

17.
近日,毛水清教授送给我一本他的新著——《唐宋诗文论薮》,尽管我知道毛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颇下功夫,在这方面已经出了不少著作,然而,捧读这本新出版的近80万字的《唐宋诗文论薮》,还是令人感到震撼。一是有感于作者以古稀之身,梳理旧著,汇成新作的精神;二是有感于作者五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孜孜不倦钻研学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书成小感     
12卷本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即将出齐。办事难 ,这是大凡真办事的人皆有的同感。而想办成像《华侨华人百科全书》 (以下简称《全书》)的编撰这么一件棘手的大事就更非易举了。但在世纪之交的中国 ,一群方块字“码技”较为娴熟的炎黄子孙 (其中的骨干人物均略见年齿 ) ,在一名叫周南京的北京大学教授的带领下 ,十易寒暑 ,一往情深 ,发愤编书 ,终得正果。回首《全书》十年编撰路 ,方寸间百感交集。我感受最深的是为《全书》忙乎的人和他们展示的精神。参与《全书》编撰的同仁 ,其数约百计。他们各有自己的工作单位 ,且营生行当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10-13日,高丙中教授、王杰文教授和我受日本民俗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岩本通弥的邀请,在东京参加了两个会议,即日本现代民俗学的年会和由岩本教授主持的中日韩三国国际会议"民俗实践与公民社会——在德国民俗学与东亚民俗学之间".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德国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与东亚民俗学的关联性,具体要讨论的问题是,我们民俗学要搞基础文化研究,那么,德国民俗学能够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岩本教授在会上作了一个主题发言.他们这些年愈发觉得德国民俗学对东亚民俗研究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彼此之间有许多相关之处.近年来,岩本教授有一个庞大的培养计划——系统地把自己的学生送往德国,让他们在那里待三个月,了解德国民俗学的最新进展,这和高丙中教授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20.
<正>一"草径已经开辟在这儿,我希望更有伟大的工程师,出来建筑铁路。"~(1)这是郭沫若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的终篇里所写的话。这意味着在他看来,他筚路蓝缕、艰辛奋斗所踏出的路,只是一个"草径",他期待着将来会有"伟大的工程师"沿着这条路来"建筑铁路"。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九十年,在他踏出的"草径"上,已经修建好一条宽敞、坚固的铁路,这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