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坊间厉家菜     
张嘉健  唐师曾 《旅游》2010,(5):16-17
如今,隐在坊间的厉家菜不但在北京、上海有了分店,还开到了日本东京、澳洲墨尔本。东京的厉家菜餐厅被法国《米其林手册》评为两星餐厅,这在亚洲餐饮行业中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冬天坐火车在燕赵大地上穿行,扑进视线的大都是连绵不断的土黄色,偶尔能见到山峦土丘、屋顶路边残存着的没有融掉的积雪,尽管平畴旷野里尚有越冬小麦带来的绿色,但那种冷呼呼、干巴巴的感觉一直都在,挥之不去。但这是一种很对、很地道的河北冬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乡愁     
小时候看过余光中的《乡愁》,总觉得那是一种得瑟,觉得自己要是离开了家,那就是鸟儿飞上了天空,鱼儿游入了水中,自由得会忘却一切;总是喜欢幻想,幻想要是自己有一天也考上了外地的大学远走他乡,也一定不会儿女情长地思乡。  相似文献   

4.
乡愁小记     
<正>牵肠挂肚,乡愁浓浓又淡淡。是时间沉淀成记忆,是乡土气息与乡间土灶上的烟火气萦绕心头。肠胃有记忆,童年多野趣,乡愁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回望与回味。炊烟袅袅,乡愁系于味蕾。咀嚼蚕豆的快乐,夏日小桥下垂钓的闲适,农忙时节农家“饭菜一锅熟”的紧凑情景,仿佛就在昨日,下笔已成记录。  相似文献   

5.
守望乡愁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中央施政蓝图中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和城乡福利平等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记得住乡愁",成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一大亮点,直抵人心,引人遐想。乡愁是什么?是一杯浓烈的"大麦烧",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月,是那条环绕着村庄缓缓流过的小河,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什么?是乡风、乡情、乡俗、乡思、乡音,是与风土人情乃至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方言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家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的时间与记忆沉淀的产物,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乡愁应该有所依附,一  相似文献   

6.
梦里乡愁     
江音 《古今谈》2006,(4):84-85
在面对生活特别是食物的问题上,女儿曾对我说:你到了一个地方,就把另一扇门关上。在瑞士,就关上中国的门;在中国,就别再想瑞士,这样,你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得很好!我以为,这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7.
乡愁淡水河     
去台湾前,一个喜爱美食的朋友正看热播的台湾电视剧《命里注定我爱你》,她被剧中女主角的故乡姜母岛上的姜母茶和姜母包所吸引,一定要我带她看一看姜母岛。到台湾后,我看到很多小吃街上都有卖姜母鸭的招牌,就问一个当地人,姜  相似文献   

8.
解说乡愁     
正乡愁,应当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尤以我们中华民族为甚。在中国,乡愁十分古老。《诗经·小雅·小弁》即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梓,就是故乡之地、父母之邦。在古代,古人对家乡眷恋的表现内涵十分丰富。这里我们仅以诗词为例,粗略地举例说明。一是衣锦荣归,比如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二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比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三是表达对故乡情感的,比如张九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  相似文献   

9.
芒种乡愁     
纪红 《贵阳文史》2013,(4):83-83
芒种,麦熟,种谷记忆里,有麦子香如故在时间的对岸守望麦田,获得温暖在麦芒上享受阳光,幸福而疼痛一茬一茬的乡愁,收割不完时值芒种,布谷声欢,那不变的"布谷布谷,快快播谷",依然让人联想起家乡和麦田,如初的熟悉和亲切,无改的思念和热爱,如今却是"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生有芒种时节的乡愁。《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之"芒",指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待收割;之"种",指谷类作物要播种。没有哪一个节气能像芒种这样更接地气更有乡气,也更让我思乡怀乡和望乡。"杏子黄,麦上场。"  相似文献   

10.
美味酸汤鱼     
雷高林  木子 《旅游》2012,(2):11
领略苗族风情最佳处,非贵州黔东南莫属。一路而来,群山列翠,一峰又一峰。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老老少少跳起芦笙舞,欢声笑语,歌舞相伴。玩得尽兴,还需美味,到了黔东南,不吃酸汤鱼,算得上一大遗憾。关于吃鱼,种类很多:清蒸煎煮;糖醋蒜溜;辣红白汤……吃法也多样。而黔东南人却最爱酸汤鱼,这是当地极品之美味,当地民间便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窜"为证。"捞窜"是黔东南本地话,指走路踉踉跄跄也。看来,这酸,已经溶为一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1.
美味横行     
大宝  秀秀  耳朵  Milky  钮坤 《世界》2009,(10):162-167
“秋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在丰腴的十月金秋,蟹与菊花都是让人追寻的好东西,这句朗朗上口的民谣道出了食客们自古对于秋蟹的垂涎。横行的美味,是这个季节的绝对主角!  相似文献   

12.
《世界》2009,(11):100-103
当西班牙殖民者第一次来到墨西哥城的时候,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阿兹特克帝国的都城竟然是浮在湖面上的!其实墨西哥城的前身特诺奇蒂特兰建在一座湖心岛。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阿兹特克人把草垫连成片,在上面铺上泥土造出了浮出Chinampa。田地之间的水道就成了运河。时至今日,只有在墨西哥城南郊的索契米尔科,还残留了一片浮田和运河,它也因此获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乡愁是雾     
不有 《南方人物周刊》2012,(33):103-103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总能掀起小小的涟漪。表演者来自世界各地,剧目质量参差不齐,运气好的话,也能撞见一两出好戏。  相似文献   

14.
阿嘉的乡愁     
90年代我身边就有朋友去新西兰了,当时有最早的移民机构去我老婆单位做宣传,有个朋友就去了。他是去做劳工,会点手艺,去干苦力活儿的。我们这代人青春期赶上“文革”,都没好好受过什么教育,我就会个“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其他一句英文都不会了。  相似文献   

15.
自助美味     
顾客排成长队.就像是“发工资日到银行存款的储户”,等着把几枚硬币塞进投币孔.购买自己喜欢的食物.比如烤豆子和索尔斯伯利牛肉饼。  相似文献   

16.
美味嘉年华     
《世界》2008,(10):12-15
10月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收获的季节,而在世界的很多国家,这也是一个与“口舌之快”休戚相关的月份。在这个四处都飘着香气的时候,你又怎么能够抵挡得住美景与美食的诱惑呢?带上你的银联卡,踏上饕餮之旅,无论是在有趣的小酒馆,还是典雅的西餐厅,这小小卡片都能随时满足你的冲动。  相似文献   

17.
乡愁二月二     
小时候,每年的正月,是小孩子的欢乐时光.吃年食,穿新衣,打毛蛋,踢毽子,玩个尽情尽意;刚过完年,又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锣鼓喧天,鞭炮震地,耍社火,出灯官,闹花灯,斗狮子,目不暇接,热闹非凡;过完了元宵节,这"二月二"就成了眼巴巴的盼望,盼望吃那嘎嘣嘣、香喷喷的大豆. 在青海农村,有个"二月二,炒大豆吃大豆"的习俗,这可能...  相似文献   

18.
胃知乡愁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们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的诗人们,吟咏着心心念念的乡愁,从古到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蕴涵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相似文献   

19.
纽约是一座丑陋的城市,一座肮脏的城市。气候令人厌恶,政治像是糊弄孩子,交通几近疯狂,竞争更是你死我活、残酷无情。但有一件关于它的好事——一旦你住进了纽约,一旦它成了你的家,那么所有的地方都会显得不够理想。——约翰·斯塔贝克  相似文献   

20.
李郁 《美成在久》2021,(1):90-95
考古,近来很热。提起考古,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价值不菲的宝藏、神秘灵异的传说、"诗与远方"的情怀、荒郊野外的艰辛……那么考古究竟是什么?考古人眼里的世界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