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路生 《丝绸之路》2009,(7):11-16
由甘肃省平凉市赶往泾川县城的国道上,车速慢慢降了下来。此时,九顶梅花山向我们缓缓绽开了它的“花瓣”,而我们似乎也嗅到了那来自九顶梅花山的芬芳。  相似文献   

2.
漫话博爱竹子李俊禄,冯峰博爱竹林集中分布于大行山地和南部平原之间的缓坡中原上,以丹河灌区之内的许良镇、月山镇、磨头乡为中心,其他邻近乡也有少量分布。方圆数十里,青青翠竹,郁郁葱葱,环抱着每个村庄,格外秀丽。博爱竹林历史悠久。安阳、淇县古碑记载:"西汉...  相似文献   

3.
正春天在哪里?在星期六的上午,天阴沉沉的,我来到了梅花山踏青。梅花山我来过多次,但今天我想来找和以往不同的梅花山。走进梅花山,踏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三月的空气清凉而清新,但空气中并没有梅花那熟悉的香气。我抬头向远处望去,梅花山上的梅花已凋落了大半,树枝上只留下了嫩绿的小叶子。许是错过了梅花开得最旺盛的时候,所以来的人不是很多,梅花山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宁静,显得别有一番风  相似文献   

4.
慈霖 《中国土族》2009,(2):29-32
"5·12"四川汶川强地震发生后,青海高原各族儿女敞开青海湖般广阔、纯朴、无私、博爱的胸怀,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不断,在青海省红十字会的组织下,  相似文献   

5.
紫金山寻春     
梅花山:可爱深红爱浅红满山云霞,梅花的云霞;满山清香,梅花的清香。星期天,与爷爷、奶奶和妈妈,游过中山陵、灵谷寺风景区来到这梅花山歇息。  相似文献   

6.
正春天,万物复苏,冰河解冻。轻风染绿嫩柳,暖阳催开梅花。春天正是咱们南京人去梅花山赏梅的季节。周日,我和妈妈来到梅花山赏梅。一到梅花山,我就被满山盛开的梅花迷住了。放眼望去真是一片花的海洋,梅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红的、有绿的、有粉的……看得我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7.
南京东郊钟山之南有一个叫作梅花山的小山岗,被认为是三国东吴孙权陵所在地。梅花山的北面是钟山独龙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传说当年建孝陵时,朱元璋宁可将孝陵神道绕梅花山而过,也不愿凿此山而将神道取直。他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就让他给我守大门吧!”  相似文献   

8.
正冬去春来,春姑娘将芬芳的气息带到了梅花山,使得整个梅花山都充满了生机。还没进梅花山,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阵阵清香,这清香纯净疏淡,让人陶醉。走进梅花山,只见漫山遍野的梅花都竞相开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黄的赛金。这繁华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在阳光的照应下显得分外亮丽。在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一棵梅树面前,这棵梅树像是宫粉梅,花瓣层层叠叠,可细看却又不像,  相似文献   

9.
江南寻梅     
李玉祥 《旅游》2008,(4):60-63
说来正好一年整.去年也就是这个时候.春寒乍暖时.回南京带父母去南京东郊梅花山赏梅。在梅花山,我恰巧碰上从北京自驾车来江南赏梅的著名国画家陈平.对梅花十分钟情的他竟然如此抓狂.带着夫人和孩子一同来赏梅.他的举动也就促使我再次将江南几处赏梅区从新巡礼了一次。我赏梅的线路自然从我的家乡南京梅花山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中国古典文学及丝绸之路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阿拉腾奥其尔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纪之交中国古典文学及丝绸之路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9月12日至17...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谢良葵(中山大学)1993年12月14-17日,由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中心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类聚落中心联合召开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此次...  相似文献   

12.
柳向春 《收藏家》2012,(10):45-48
《郁华阁遗集》诗3卷词1卷,光绪二十八年杨钟羲手写上板,红印本。9行18字,小字双行,27字。白口,上单鱼尾,无栏格,左右双边。版心中镌"郁几",下镌页码,各卷页码分计。卷末有"壬寅秋九月俨山誃写定"牌记。扉页有"番禺梁鼎芬捐"朱记,卷末钤"京师广东学堂书藏"白文方印。书根写"全郁华阁遗集留垞写刻红字本"。  相似文献   

13.
香玉 《神州》2014,(1):92-93
<正>在云南,有这样一种说法:"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山"。西山究竟有何魅力,龙门有多神奇,让习惯了安逸、看穿了美景的云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龙门位于昆明西山,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组成,是云南省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三清境、灵官殿、真武殿等;龙门石窟由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组成,是一条长数公里的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四川省归国定居藏胞参观团一行20人,在四川省民委和对国外藏胞工作办公室的组织下,于9月12日起赴首都等地参观学习。图为参观故宫时合影。曲扎摄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杭州西岸电器集团共同举办的"西沿奖·中国西藏知识竞赛"圆满成功,9月19B在北京举...  相似文献   

15.
懋勤殿本《淳化阁帖》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众多《淳化阁帖》中最为知名的一部。本文由《石渠宝笈》著录入手,结合实物特征,确认懋勤殿本《淳化阁帖》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又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相关史料,推断懋勤殿本《淳化阁帖》于雍正十二年(1734)入藏宫廷,并被重新装裱。此后于乾隆三年(1738)鉴定为宋代拓本,被列为上等。由此基本厘清了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入藏清宫的经过。  相似文献   

16.
贵阳来仙阁,位于市东北郊的东风镇麦穰寨,距城中心区约18公里。麦穰寨前有由南明河与龙洞河交汇而成的大长河(又名大塘河)潆绕。其上有九眼桥,因涨水冲毁,后又建三硐桥,改名日汇川桥(或名汇仙桥)。来仙阁就建立在大长河的矶石上。阁高20余米,木质结构,三层六角。角系铜铃,微风轻拂,叮咚有声。阁前有“来仙阁”三字匾额,两边有围墙,墙壁有碎花瓷砌成的大宇,一日“天高地迥”,一日“岳峙渊亭”。这是描摹来仙阁的周遭环境。20世纪80年代,我在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时,曾与文管会的同志几次到来仙阁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7.
仪陇县奎星阁在城南龙泉山腰。阁为六边形五重檐盔顶式穿逗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44平方米,阁基82.3平方米,通高18..6米。上下五层,由下而上逐层缩小,顶部系六角尖,顶尖有用花瓷片嵌贴而成的球形宝顶。三十只角凌空高翘,均悬挂银灰色小铁钟。阁面施盖橙黄色琉璃筒瓦,瓦当上铸“”字纹,沟头滴水铸如意云纹。阁楼最高层正面栏额上端,悬挂兰地银字木匾一块,真书“奎星阁”三个大字,字径35厘米。每角由内至外均施有直径37—40厘米的内柱、中柱、外柱各一根,支撑阁体。柱础为鼓型。每层设扶手木梯,可达阁顶。每层楼铺设木板,并…  相似文献   

18.
春之图     
正绵绵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让梅花从睡梦中惊醒,展开五彩斑斓的笑容。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如果此时到梅花山看看,定能让你感觉到春的气息。一走进梅花山大门,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朵朵美丽无比的梅花:大红梅红得似火,像是一位热情的使者;  相似文献   

19.
汪星燚 《收藏家》2014,(7):77-80
"吾阁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阁,均为知己;随分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之交,如是而已……"——陈继儒《小窗幽记》"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器为茶之父",品茶方式的演变,同时伴随着茶具形制的演变。茶无论在药用、食用、饮用阶段,都和茶具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唐、宋等早期茶具以单色釉及窑变效果为主,到了明代,由于散茶的盛行、茶叶品类的多样化和冲泡方式的改变,茶具在造型、釉色等方面变得更为丰富多样,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白瓷和彩瓷茶具应运而生并得到长足发展。另外,主产于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也成为茶具发展的另一个脉络。  相似文献   

20.
正不知不觉中,春姑娘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到处都是她的足迹,梅花山也被春姑娘装点得生机勃勃。一进入梅花山,放眼望去,是大片大片花的海洋,各色鲜艳的梅花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有"状似游龙"的"龙游梅","绿似翡翠"的"绿萼梅","红妆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