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藩属与相关概念辨析何为藩属?《汉语大辞典》的释义为,“旧指属国或属地”。~①《中文大辞典》的解释为:“服属之地也。如朝鲜、安南、琉球、缅甸诸国,本皆为我国藩属”。~②两书释义貌似一致,实有差别。前者包括后者,后者是专指属国而言。也有的学者提出藩属是藩部和属国的合称。~③确切地说,藩属指与中央王朝保持宗藩关系的异民族部落或属国。清代可以理解为藩部和属国的合称,当然既包括藩部,也包括属国在内。要准确地阐明藩属的涵义,弄清藩属的异同,还必须从藩部和属国两个概念入手。藩部是清代才有的概念。清代文献中该…  相似文献   

2.
正赵云田著《清代理藩制度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全书共12章,62.4万字。作者以清代官书、档案等资料为基础,全面论述了清代藩部的形成,清朝理藩的机构,  相似文献   

3.
周中孚的“严净”说及其它读《郑堂读书志》札记二则徐彬《郑堂读书志》是清代学者周中孚的一部目录学著作。在史部目录解题中他关于《隋书》"文笔严净"、《北史》"家传"和《明史》"附书"的论述,对今天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某些方面依然有所启迪。一、关于史书的...  相似文献   

4.
清朝《藩部要略》稿本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藩部要略》乃清代学者祁韵士所撰。该书正式刊行于道光间,而它的初稿或“底册”却草成于乾隆末年。祁韵士任乾隆朝国史馆总纂官,受命敕撰《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书成,录入《四库》,后以满蒙汉3种文字刊行。《表传》成书于乾隆朝,“底册”藏于祁氏家中50余载。道光间祁韵士之子祁藻以学政督学江苏,请李兆洛将《表传》“底册”加以改编,以私人著述刊行于世。李兆洛遂委托毛岳生编次“底册”,宋景昌补表,最后张穆亲笔改定,遂成世间道光筠渌山房刻本之《藩部要略》。本文对北图所藏张穆改定稿本《藩部要略》略加整理、标点、分段,以方圆括号标明张穆改定时的增删内容,并对改定内容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5.
一、千姓的来源千姓源出于古代少数民族氐族 ,相传是东汉氐族酋长杨千万的后裔。清代学者张澍在他所撰的《姓氏寻源》一书中说 :“氐王杨千万入蜀 ,故蜀有千姓。”他还说 :“蜀有阡姓 ,或氐王杨千万之后 ,加邑为阡。”(按 :原文有误 ,“阝”字作偏旁部首是“左阜右邑” ,阡字从  相似文献   

6.
胡应麟的“公心”与“直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应麟的“公心”与“直笔”说王记录中国古代关于史家素养的论述,影响较大者,前有唐代刘知几的才、学、识“史家三长”说,后有清代章学诚的德、才、学、识“史家四长”说。然而,在刘知几之后,章学诚之前,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史书毕》中提出的“公心”与“直笔”二...  相似文献   

7.
中国境内的彝族,包括西北、西南在内均以“虎”为图腾。《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关于黑虎的记载,不过不叫“黑虎”,而叫“罗罗”,这一名称是当地少数民族称呼黑虎名称的汉语译音。(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北海内……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清代学者吴任臣的灿海经广注)说Z骄雅》曰:“青虎谓之罗罗,今云南亦人呼虎亦为罗罗”。足见罗罗确为少数民族对黑虎的称呼的汉语音译。古代灿海经)中称黑虎为罗罗的记载,在彝族文化中保留了下来,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测(以下简称刘书)中说:“云南彝…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四川省理县在清代的沿革分歧较大,特别是何时由杂谷厅改名为理番厅,说法最多。乾隆十七年设置杂谷直隶厅,移宁远府泸宁同知为理番直隶同知驻。清代后期并无确切史料证明在嘉庆年间杂谷厅改名为理番厅。其实乾隆年间就出现杂谷厅俗称为理番厅现象,嘉庆之后更是普遍。这种俗称影响了中央和地方官员、学者的认识,或以为初置时即名为理番厅,或以为嘉庆间改名理番厅,理番厅就此成为正式政区名,也是清代少有的职官政区名。清末尚有个别学者对杂谷厅沿革的认识是很清晰的,认为杂谷是厅地名,理番是厅同知职名,只是世俗历来相沿直称为理番厅。  相似文献   

9.
勿吉地域西南部边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勿吉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南北朝时代的少数民族。勿吉,是肃慎族系继肃慎、挹娄之后的第三个族称,见于史书约一个世纪(475—572年),后转称靺鞨。勿吉族的地域,史有记载,但由于前后史料说法不一,致使中外史家众说纷纭,分歧甚大。如过去,有的学者认为勿吉族的区域“为今吉林省东南地(指旧境,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东地属吉林省——笔者)”,有的说其根据地“以今哈尔滨附近最相当”;或说勿吉中心地在“石头城子”,或说其中心“应在今吉林省之北部(指旧境,同上)。今人论述勿吉地域,一些同志强调勿吉族的主要部分居住在今“吉林市附近”,或说自先秦至南北朝,肃慎族系一直有“吉林一带松花江沿岸”地;而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勿吉族和勿吉是两个概念,勿吉部在今五常县一带。归纳上  相似文献   

10.
彝族葫芦崇拜与生殖文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又称壶、匏、瓠等。壶,小篆作《说文》:“壶,昆吾圜器也。像形,像其盖也。”“昆吾”即是“葫芦”的音转。葫芦的概念.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葫芦,指部果上下部膨大,下部大于上部的缢腰状类,俗称“丫丫”葫芦儿”;广义的葫芦,则是指“成熟后果皮木质化”的葫芦家族,其主要成员有部、悬瓠、壶、蒲芦等。在古代祭献礼仪中,葫芦是必不可少的盛皿。《礼仪·郊特牲》说:“器用陶的.以象天地之性。”“陶匏”即陶制的葫芦状器皿.而葫芦作为盛皿,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实际生活,或盛水,或盛酒,或盛油.或盛药…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学者提出,东晋时南京曾叫“申”,并进而断言:“申”在古代不是指上海,而是指南京。此说十分新颖,令人惊讶。“申”在古代指的究竟是上海还是南京亦或别的地方,那是另一个问题,毋需在此讨论,但是,说东晋时南京曾叫“申”,这就牵涉到沪、宁两座城市在古代...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5月12—14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赓续·变革——清代学术与思想”研讨会。会议共有52名国内高校和重要学术期刊、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参与,收到会议论文、摘要共48篇。百余年来的清代学术与思想研究,成果极为丰硕,形成了“复古解放”“每转益进”等典范论述。有关清代重要学者、著作的专题研究,更是不胜枚举。近二十年来,相关领域又出现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国政区包括藩部和行省两大部分,二虽同是统一国家主权下的统治形式,但彼此间又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行政体制及权力运行方式不同;双方对国家的权利、义务不同;国家政策上的区别对待及由此造成的地位差异;藩部、行省与中央政府关系形态不同,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而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则是藩部地区的内地化及全国政治、经济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以耿仲明为代表的“耿藩”认同旗籍问题,是清代“三藩”旗籍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即是从汉满文化交流融合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对“三藩”旗籍研究有所完善补充。[1]  相似文献   

15.
金石学是古代中国一门传统学问,马衡先生说:“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①金石学兴起于北宋,在清朝盛世时期极度繁荣,晚清金石学著作依然层出不穷;并且,以清末三大发现为契机,开始了向近代考古学的过渡。关于清代金石学的特点和地位尚鲜见专论,本文拟对此作扼要的探讨。一、清代金石学兴盛的主要原因学术的发展都不免要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金石学之所以在清代走向鼎盛,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第…  相似文献   

16.
陈庆庆 《收藏家》2014,(1):71-82
“小莽苍苍斋”以专藏清代学者墨迹著称。斋主田家英出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写一部新清史”的目的,尤其注重寻觅文人收札。至10年浩劫前夕,忆入藏清人信札600余通,涉及清代学者、书家、官员、文士300余家。  相似文献   

17.
<正>清代是中国古代地方志纂修的鼎盛时期,“现存清代方志有5701种,约占现存全国地方志总数8200余种的70%。”[1]这些方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名儒精心纂修的。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一节说:“方志虽大半成于俗吏之手,  相似文献   

18.
《陔余丛考》是清代著名学者赵翼的一部学术笔记。赵翼十分看重刘勰的观点,在这部笔记.中,他以《文心雕龙》为依据和参照,对许多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论述。本文将之归纳为三个方面:1、对文体源流的考辨;2、对史实的考证;3、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S.1477《祭驴文一首》,许多学者做过校录研究,其中“陆脚”未见辞书收录,诸家或无说,或以为“陆脚,又称‘脚力’,或单称‘脚’。在唐五代指担任传递文书或递运货物的差役、民丁”。其实“陆脚”指陆路运输,也作“陆运”,非指“差役、民丁”,与“陆脚”相对的“水脚”指水路运输,《汉语大词典》“水脚”释义不确,并且当补收“陆脚”。  相似文献   

20.
《湖南文史》2009,(7):35-35
人们常把不负责任地乱说一气,或没有根据,没有道理地瞎说称为胡说八道,比喻不可信。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胡”是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一词始于东晋之后,这时候,居住在西北的主要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胡人说话中原人听不懂,因此,中原人把他们的话叫“胡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