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中国史学史上,傅斯年以其"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口号,成为所谓"史料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史料学派"之推动历史研究的科学化,又常与德国兰克学派的理论和实践相比仿。不过傅氏虽然曾留学德国,但从他的藏书和其它资料来看,其实他在留学期间,对兰克学派及其德国的历史研究,并没有太多接触。相反,傅氏对西方博古主义或古学运动对古典文化的研究,颇有兴趣。他在回国以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也显示出他之强调史料的扩充和整理,并由此来推广科学史学的做法,介乎于科学主义和博古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与民国时期的中美、中英及中法关系的研究和史料整理相比,中德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十分薄弱的,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史料,因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22页,43万字)的出版,无疑是对今后这方面研究的一大促进。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该珍贵史档汇编缺乏以下四点十分重要史档:1.1927年—1947年间德侨在华情况,特别是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对德侨的处理。2.德国在华使领馆的分布及主要驻节外交官表。3.德国在华的文化和宗教机构设施。4.德国与伪满及侵华日本势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937年2月,德国经济部长兼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曾邀请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访问德国.同年3月初,孔祥熙表接示受访德邀请.4月初,德国国防部长布隆堡(柏龙白)和空军部长戈林也成为孔祥熙访德的邀请人.1937年5月孔祥熙在参加了英王加冕典礼后,于6月9日抵达柏林,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先后同沙赫特、希特勒、戈林等人进行了会谈.同年7月孔祥熙再度赴英时,同德国驻英大使里宾特洛甫进行了会谈.上述谈话涉及到中德易货贸易、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出面调停中日冲突的可能性等问题,对研究当时的中德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这组史料译自《德国外交政策文件》(1918一1945年)C辑第6卷,英国政府文书局伦敦,1983年版.  相似文献   

4.
本组史料包括德国外交部与驻日使馆、驻北京代表处来往电,反应了德国在承认汪伪国民政府问题上的态度,可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纳粹德国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完整日记直至近年才为历史学家所利用。以往有关中日战争前后德国政治的重要论著,都未能利用这份极具潜在价值的史料。本文尝试初步探讨戈培尔日记新材料的问世将在何种程度上修正过去有关德国卷入远东危机的观点。文章尤其关注1937年希特勒在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具体例举相关证据,证明这位德国独裁者转向亲日立场,实际早于过往的推测。此外,戈培尔日记表明,希特勒东亚观所受到的纳粹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可能超出以往的估计。  相似文献   

6.
侯树栋 《世界历史》1999,(5):115-117
1991年,美国人文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两名英国学者编译的《文献中的德国农民战争史》一书.该书收录德国农民战争史的直接文献162份.这是一本史料价值很高的资料书①.书中所载《施图林根农民条款》和《肯普腾修道院臣民陈情书》,是研究农民战争前南德农民人身依附状况的重要的历史资料.研读这两份资料,对揭示德国农民战争的农村社会根源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翔 《世界历史》2000,64(4):92-106
原联邦德国(以下简称德国)史学界秉承兰克史学的实证传统,以其掌握俄国学术成果及其史料的扎实功夫独步于西方史学之林。德国学者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研究热情经久不衰,在20世纪60—90年代这方面的进展尤大。德国史学家围绕下述问题:1861年改革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前提,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关系渗透到农村的程度、工业转变和农奴制衰落的关系;1859—1861年革命形式和农民解放,改革准备时期各种政治力量的配置;19世纪下半期俄国农业资本主义水平、农业危机、农民经济和地主经济衰落的原因等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1933年和1934年,应蒋介石的邀请,德国前陆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Hanvon Seeckt 1866—1936)曾两度前来中国。塞克特的中国之行,是当时中德关系上的重大事件,受到德国外交、军事当局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当局的极大关注;同时也使日本方面甚为不安。塞克特的在华活动,不仅与国民党军队的整编直接相关,而且还涉及中德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本文主要依据德国外交档案中的有关史料,并参考多年来海峡两岸史家的研究成果,对塞克特的中国之行作一述评,以就正于读者诸同仁。  相似文献   

9.
刘群艺 《文献》2020,(2):100-120
日本在1914年侵占青岛之后搜刮了德国殖民官方在当地所藏的几乎所有的书籍和图文资料,这批文献总称为"掳获书籍"。日军自1920年4月至1922年12月将其全部运回日本,并分配给国内相关军事和教育机构。本文通过档案史料梳理了这批文献被掠夺的经过、分配原则与方式以及在日本流布的现状,认为由于现存文献的收藏地较为分散,数字化形式的事实返还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底,德国政府将一批原藏于国家档案馆中的关于1957年底至1938年初“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史料公之于世,引起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德国是法西斯盟国。那么,为什么德国驻南京大使馆的外交官员们却把客观反映日军暴行的大量材料保留下来并邮送回德国外交部?这与有“红色超级间谍”之称的佐尔格大有关系。佐尔格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加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领导的德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和苏联红军总参谋部远东情报局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四军史料的搜集整理,抗战时期即已开始,新中国建立后发展迅速。70年来,新四军史料的整理工作,在综合性史料、专题文献、回忆录等的编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未编纂出一套完整、系统、全面地包含中外政府档案、文献、报刊和口述史料的新四军大型史料集,在史料整理的基础上展开考证、辨伪、校勘、注释、编写目录提要等史料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展这项工作,是一个崭新的新四军史料整理和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2.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遭惨败.然而.由郑怀贤(解放后任成都体院教授、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等人组成的国术表演队.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体育武术,这段历史详情知者并不多.笔者根据郑老生前讲述及参考多种原始史料.撰述当年"国术表演队"在柏林奥运会期间的坎坷经历.……  相似文献   

13.
联邦德国档案馆藏清末德国驻天津使馆若干档案,保留了那个时期天津的若干物价与商业资料,使我们得以窥知当时神秘的外国人在华的消费习惯、生活水准,以及汇率与物价变动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弥补了一般中文史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张注洪先生著文探讨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抗战史料的整理、研究情况①,尤其对抗战史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这一工作做了精到的论述。本文拟在张文的基础上,扩展范围,就建国以来抗战史料整理再作些研究分析,尽力揭示史料工作的特点、考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史料工作的改进也做了一些探讨。一 资料整理出版概况  5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抗战史料著作近200种,内容涉及抗战各个方面。  头17年,抗战史料整理、编纂初步展开,出版著作约13种,且大多集中在50年代。翻印解放前出版的史料著作是…  相似文献   

15.
《文史月刊》2004,(5):64-64
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现已开始全面征集晋商的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和文献史料,并计划陆续编辑出版多卷本《晋商史料全览》。其中《晋商人物传》和《晋商史迹考》于2005年首先出版。此书截稿期分别定为2005年5月底和12月底。为此,请社会各界和各方面人士中了解、掌握晋商人物  相似文献   

16.
1934年 8月《中国农矿原料与德国工业品互换实施合同》签订后,南京国民政府迫切希望通过中德合作,加强国防工业建设。翌年,代表德方在前述合同上签字的汉斯·克兰向蒋介石呈送《建设实力中心点组织之建议》,建议由德国派遣国防军现役军官暨技术经济专家来华,协助中国建设国防工业。同年初,蒋介石委托德国军事总顾问塞克特拟具中国军备工业建设计划。2月 28日,塞、克向蒋介石呈送《中国军备工业之建设计划》提纲,并得到蒋介石的认可。鉴于计划中的中国军备工业必须通过中德合作(亦即必须得到德国的协助)方能完成,塞克特向蒋介石表示,该“提纲y必须等到塞氏返国后才能扩展为详细计划周为它必须经过德国国防部之审核、批准。1936年初,顾振率中国代表团赴德,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与德方就中国军备工业建设达成若干协议。代表团返国后,克兰、塞克特根据中德双方商洽结果,将前述“提纲”扩充为“详细计划”—一《中国军备工业之建设计划》。同年10月,该计划经来华访问的德国国防部使者莱谢劳中将呈送蒋介石。本件史料即为克兰、塞克特拟定并经过德国国防部审核之《中国军备工业之建设计划》,它为战前中德关系的重头戏——德国协助中国建设国防工业提供了最初的日程表,其史料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前夕,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的大型史料汇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9至55册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凤凰出版社隆重推出。从2005年开始,《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已顺利出版55册,总字数在2800万字以上。至此,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主体资料已大都整理公开出版,它涵盖了加害方(日本)、受害方(中国)、第三方(西方国家)三方面的丰富史料,详尽地、全面地记录了日本在南京地区犯下的反人类文明的残酷暴行。《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资料来源于国内外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有关史料机构,绝大多数资料均为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编…  相似文献   

18.
雷戈 《炎黄春秋》2012,(9):61-64
了解历史主要依靠史料。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史料必须是真实的。然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史料失真,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尤为突出。全国政协原来有一个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59年由周恩来指示成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收集历史资料","负责计划、组织和推动从清末到全国解放各个时期中各种历史资料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史料学的思路建国四十年来,学术界对史料的议论可谓多矣。关于对“史学便是史料学”观点的批判,关于史论关系的争论,关于治史道路的所谓史料派与史观派的分歧,等等,可以说辩论相当激烈。结果呢,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对有关史料学对象的研究也没有引向深入,至今人们还大多认为史料学仅仅是研究处理史料的原则和方法。我们的先人遗留下大量珍贵的史料学遗产,可是在我们手中并不曾使之系统化、理论化。问题的症结大概在于我们对史料的涵义以及史料、史学的理解不那末辩证所致。早在二十年代,李大钊同志在《史学要论》一书里就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历史学以及历史学系统等概念,他把“历史”区分为客观历史和写的历史,又把历史学(广义的)区分为记述的历史和历史理论(狭义的历史学),等  相似文献   

20.
《档案史料与研究》季刊,由重庆市档案馆主办,1989年创刊,已刊行五年。它以资料性、学术性和知识性三位一体为特色。该刊每期以一半的篇幅刊载珍贵的档案史料,以民国时期的档案为主,兼有民国以前和1949年以后的档案,为史学界提供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