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夏遗民,是西夏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西夏境内有党项、汉、回鹘、吐蕃、鞑靼等民族。所谓西夏遗民,并不包括西夏境内的所有民族,而是专指被蒙古灭亡后的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族。在元代,他们被称为河西人、唐兀人等。西夏遗民问题,关注的主要是西夏以后党项族的命运,也即他们的分布地区、政治活动、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状况,以及他们和其他民族的关系等。西夏受汉族化的影响,遇事多立碑记述。  相似文献   

2.
西夏是党项羌人以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为中心所建立的政权,其境内生活着党项、汉、吐蕃、回鹘、契丹、女真、鞑靼等多种民族。西夏建国前后,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自德明开始,先后六次从中原宋朝求得大藏经,并据之用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进行翻译,现传世的百种西夏文佛经,大部分都译自汉文。西夏境内尽管民族众多,但无疑应以汉族人口居多,在前期的译经及后期的校经施经活动中,都有许多汉僧参与其中,加上中原佛教发展水平较高,故而汉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史料中对西夏汉僧的记载却远远少于吐蕃僧人。从黑城出土的西夏佛教文物与文献,尤其是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文献的记载,结合史书的记载可以看出,汉僧在西夏社会中的地位既不如回鹘僧人,也远逊于吐蕃僧人,更无法与西夏僧人相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由汉人在西夏境内社会地位低下这一因素决定的,其次应与西夏长期与宋朝为敌。西夏统治者对汉人僧侣怀有戒心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西夏墓葬可分为土洞墓室和砖室,砖室墓多为汉人墓,而党项人墓几乎均为土洞墓室,党项人墓代表着西夏墓葬的形制特点。西夏党项人墓的墓葬结构和葬俗,既反映了党项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唐末、佛教文化因素,表现出西夏文化的多源性。  相似文献   

4.
濮阳出土的《唐兀公碑》是我们研究宋元以来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史料。"唐兀"二字首先是地理概念,而非种族或民族概念,其正确含义应该是指西夏王国统治区域,其引申之义可能应泛指生活在西夏境内以党项羌为主体的诸多民族而言;另一方面又是蒙古族对党项人的称呼。濮阳出土的唐兀公碑其族属应为西夏党项无疑。  相似文献   

5.
西夏是多民族王朝,除主体民族党项族(番族)外,还有汉、吐蕃,回鹘以及契丹、女真等民族。西夏文物从人物形象、服饰、生产、生活、文字、科技、丧葬等方面都反映出多民族的特点,以及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其石窟、塔寺、文献、雕塑、绘画等还反映出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和原始宗教的宗教信仰特点。  相似文献   

6.
西夏秃发的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夏秃发形制受党项拓跋氏和鲜卑拓跋氏的影响,其秃发可分五种类型。通过对西夏秃发的类型学分析,不但反映出党项拓跋氏与鲜卑拓跋氏间的渊源关系,而且反映出秃发这种出自鲜卑族的习俗,在我国北方各民族中的传承及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夏是党项族跋氏在我国西部建立的政权,党项族是西羌的一支。南北朝时居住在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过着游牧生活。隋唐时,由于反抗吐蕃贵族的统治,移居到甘肃宁夏边境和陕西北部一带,势力逐渐强盛起来,元昊出自党项羌的拓跋部。唐末因拓  相似文献   

8.
西夏是11-13世纪我国西北一个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多种民族成份在内的封建割据政权。国名繁多是西夏的一个突出特色,在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和割据政权中,也是极其罕见的?这些国名,有的是自称;有的是他称;有的是音译;有的是转音。  相似文献   

9.
党项羌人的习俗陈炳应公元11~13世纪,在我国西北地区曾经崛起过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大夏国,俗称西夏。而它的创建者,就是我国古代羌族中的一支—党项羌人。“党项羌”的名称最早见于《北史》和《隋书》的《党项传》。大约在北魏与北周之际,宕昌羌、邓至羌衰...  相似文献   

10.
古代羌族是今天中国许多民族的共同祖 先,其中党项羌人辗转跋涉,承继在今云南泸沽湖周边 摩梭普米族等民族身上。本文即从语言学、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诸方面予以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史是研究中国民族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包括民族史学理论、中国民族通史、地区民族史与族别史等。一百多年来,作为地区民族史与族别史的西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民族史学。10 3 8年至12 2 7年在西北地区由党项羌为主体民族所建立的大夏国(即西夏) ,统辖区域在今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建都兴庆府(今银川) ,曾长期与宋、辽、金对峙,面积最大时达80余万平方公里。作为游牧民族的党项羌建立西夏国后,积极吸收先进文明,发展农业经济,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相似文献   

12.
西夏的职官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夏是我国中古时期以党项羌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它雄踞西北,先后与宋、辽、金抗衡。在其建国之初,已备一代典章制度。职司和官吏的设置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一开始就受到西夏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关于西夏的职官,《宋史·夏国传》中有西  相似文献   

13.
兰州,唐末陷于吐蕃,唐大中年间虽复归中央,但旋即又为地方实力派所控,后历五代至宋初,始终游离于中央掌控之外。宋初,兰州诸羌依附宋廷,按例纳贡,归秦凤路辖。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西夏党项政权建立,与宋在河西、陇右地区展开争夺。兰州与宋、与夏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两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4.
西夏是中国西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政权,其势力范围,经济、军事实力等都远逊于宋、辽、金,却能立国长达190年之久。究其原因,有宋朝国策的失误,也有辽、金等国的支持,而主要的内在原因则是党项民族俗尚武力,统帅人才杰出,军事形势优越以及农牧业生产基础好,养兵不用禄食。历史经验说明,在民族政权的相互较量中,积极进取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优化的资源整合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以弥补诸多不利因素,取得以小御大、以弱敌强的政治军事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卖地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金波 《历史研究》2012,(2):45-67,190,191,193
已公布的1件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土地买卖契约及本文公布新发现的11件西夏文草书土地买卖契约,为了解西夏黑水城地区的土地买卖及相关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西夏晚期,该地区相当部分农民生活困苦,不得不出卖土地换取口粮,从而导致寺庙和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契约提供了关于农户的耕地数量、耕地和院落、土地四至的信息。从一些有连带关系的土地买卖契约,还可大致勾画出部分土地和灌渠的分布情况。而契约中有些农户分散居住在各自耕地上的特点,则反映出党项民族游牧习俗的影响和当地耕地较多的地方特色。契约中关于渠道、给水等内容反映了当地农业依靠灌溉的特点,补充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有关水利管理的规定。这些契约继承了中国传统契约的形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唐宋契约和元代契约的一种中间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6.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国家政权。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始正式称帝建立大夏王朝。地域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大部,陕西省北部、青海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因其在宋、辽之西,历史上称为西夏。西夏立国共传十帝,凡190年,至南平王睍时(1227年)被蒙古所灭。中国学者对西夏历史的注意始自清代中叶。他们开始注意搜集汉文史籍中的西夏史料,进行排比、补阙、编纂,撰作了几部重要的西夏专史。本世纪初,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  相似文献   

17.
西夏境内生活着党项、汉、吐蕃、回鹘等民族,其饮食文化具有多民族的特点。西夏的食物原料由肉乳、粮食、蔬果和盐等调味品组成,主副食烹饪方法多种多样,饮食器具种类众多,丝毫不亚于中原内地,材质以陶瓷为主。西夏的宫廷饮食已相当精美,强调安全可靠。中期以后,官僚贵族的饮食生活多以奢侈相尚,普通百姓的饮食比较简单,农民以粮食为主,蔬菜为辅,肉食较少;牧民则以肉乳为主,粮食为辅。  相似文献   

18.
陈静薇 《丝绸之路》2014,(18):13-15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路线之一,自开通以来,沿线地区在物产和文化上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多元文化。党项人在宁夏建立了西夏王朝,垄断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神秘国度。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利用丝绸之路这一平台,发展西夏王陵旅游,可以提升宁夏的知名度,进而对发展宁夏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夏交通道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西夏之先世出于鲜卑族拓跋氏,亦称党项羌。贞观初年内附,唐太宗曾将其安置在静边等州。唐末,党项族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银、夏、绥、宥、静五州,成为西北地区一个强盛的游牧部族。北宋建国后,宋与党项之间时战时和。仁宗景祐二  相似文献   

20.
西夏文与西夏钱币达津西夏,是古代我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地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青海东北部,建州郡二十有二,首府兴庆(今银川市),境内有党项、汉、藏、契丹、回鹘等族。这一地区以前长期受汉、善(藏)势力的控制,在10、11世纪由于宋国力日弱,吐蕃又内乱不已,李继迁、李德明和李元昊祖孙乘势崛起于西北,先曾受宋、辽封号,李元昊继立后自立年号,不久干公元1038年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对抗宋王朝。其国历十朝,享国190年,至1227年为蒙古大军所灭。西夏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西夏语指的就是党项族的语言。建国前,西夏地区受汉、蕃影响通行汉文和藏文,后来,李元昊为了强调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其建国前夕创制了一套书写本民族语言的文字—蕃书,即后世所称的西夏文。《元史·夏国传》载:“元吴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西夏文制成后,西夏统治者大力推行,《西夏书事》曾记载:“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所以西夏文广为流布,在政府和民间行用,并用西夏文翻译了大量汉、藏、回鹘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