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秀丽 《攀登》2007,26(5):108-110
在跨文化交际中,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因各自特有的礼俗文化和礼貌原则,在交往中往往会产生各种障碍和困难,这方面除语言因素外,还有非语言因素。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形式之一的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功能,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相互沟通、理解与和睦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雅萱 《文史月刊》2012,(Z3):34-35
吃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因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吃的方式从而产生了"吃的礼仪"。其中包括了餐桌礼仪。不同地域的国家的餐桌礼仪都截然不同。本文则从众多国家中挑选了中国与美国来讲述其餐桌礼仪的不同,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虽然餐桌礼仪只是一个很小的礼仪方式,但它却体现出中国与美国不同的文明发展,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的接触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礼仪之间也会逐渐产生影响.因此,了解其他地域的文化礼仪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佳梅 《民俗研究》2016,(4):108-113
日本是一个十分讲究赠答礼仪的国家,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礼物的形式和还礼的方式都会有所区别。与此相关联,日语中表达赠答含义的词汇也就格外丰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研究日语赠答词汇的语源,可以发现这些词汇真实反映了不同时代赠答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昶罕 《黑龙江史志》2013,(11):141+143
礼仪是文化的表现载体,少数民族的宴饮礼仪与文化因有其特色的功能与价值,其研究除了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亦对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反哺作用。通过对宴饮礼仪与文化的概念理解、已有的研究反思、当代研究趋向、未来研究展望等四方面进行梳理并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少数民族宴饮礼仪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雷玲 《收藏家》2023,(3):30-51
四川是我国汉代画像砖四大主要出土地区之一,在这里发现的画像砖展现出极其丰富的图像内容和艺术形式,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本文通过整理四川地区出土和收集的汉画像砖,梳理相关考古发掘材料,结合文献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城市建设、交通出行、神仙世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方面进行图像比对和研究,认为四川汉画像砖包含中原文化要素。在秦汉大一统背景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不同区域人群之间的长期互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黄河文化从典章制度、礼仪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对巴蜀地区有着巨大影响,而巴蜀文化也在与中原文化的长期交流与互鉴过程中,逐渐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6.
石莉萍 《神州》2011,(12):10-10
明清时期兰州汉族主要节日食俗丰富多样,传统色彩浓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节日食俗成为烘托节日气氛,凝聚亲情和友情,甚至传承道德礼仪的重要形式,表达了人们酬神祭祖、祈福纳吉、驱邪祛病、喜庆吉祥、团圆美满等美好的愿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民间传说进入人生礼仪的路径有很多种,占有标志性文化的强势位置即是其中之一。具有特定的民俗功能亦可以达到此一目标,如在华北各地盛行的土地庙送浆水、龙王庙祈雨、泰山奶奶送子等民众信仰行为就是如此。某一传说被上升到民间信仰层面也可以在人生礼仪中留下深刻印记,如在淄河一带所流传的吕祖庙、李半仙、顺天姑等相关传说,就是通过香火会的形式介入到当地人生礼仪中去的。  相似文献   

8.
丧葬礼仪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文化类型中的人伦观念、信仰特点和社会结构。丧礼知识的文本书写凝结了世代的集体记忆,而其依照"代代重构"的形式存在,礼仪"文本"系统既是民众践行丧葬礼仪的指导,也是对其的记述传承,然而要获得完整的礼仪传统,还需要"生活"的素材。文章尝试以丧葬礼仪为切入点,讨论其与当代日常生活的关联,梳理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角的丧葬礼仪传承与重建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的民俗事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民俗事项的形式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人生礼仪习俗又是民俗事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生礼仪习俗是人们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应的仪式和礼节。这一礼俗伴随着一个人度过自己的一生,每一次的礼俗举行意味着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10.
冠礼是中国礼仪文化中一种为了增强即将成年者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而举行的仪式。结合古文献中记载冠礼文化史料,探究冠礼仪式在历朝历代所呈现的特征,对研究中国礼仪文化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二里头文化陶礼器的造型艺术表现为简洁质朴的艺术风格,这与夏代礼制文化中"尚质"的审美倾向十分吻合。陶礼器的造型艺术由黄金比例、纹饰和仿生三种设计方法以体现陶器造型和装饰的简洁与抽象性,而三至四期动物造型装饰的增多则为商代青铜礼器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酒器和食器的器物造型构成了礼仪中行为与时间的观念,以及动与静的礼仪活动的日常行为规范。而高等级墓葬中的稀有陶器斗笠形器,其造型与古人对天的描述相同,它不仅代表了所葬之人的身份与职能,还是上层社会对天祭祀权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封建时代丰富的礼仪文化当中,妇女只不过在其中扮演了很微小的角色。通常,中国的仪式形式主要是为了合并阳气与驱除阴气。例如,女性不参加新年之际村里的男性所举行的驱鬼仪式。在这些被称作傩的表演中,原本身  相似文献   

13.
吕娜  褚亚静  吴晨龙 《神州》2012,(30):20-20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同时,在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人们的礼仪是否得体,不仅体现其修养,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我们的文明礼仪也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建设。是时代的要求,而作为军校大学生,除了掌握大学生礼仪中的核心部分,还应根据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加强针对性涉外礼仪文化的学习,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运用得体、恰当的礼仪与人交流,促进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篇文章通过对大学生~L4a.文化的探讨,深刻分析了学习礼仪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帛画是楚汉时期楚文化流行地区及受楚文化影响较大地区丧葬礼仪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画幡,文献中未见有对其名称的明确记载,马王堆汉墓遣策中所称的非衣只是帛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称谓。楚地帛画与中原地区的铭旌从图像形式上来说是源于各自文化系统所固有的信仰意识,由于两地在不同时期死亡观念的不同,因此帛画在丧葬礼仪中所起的功能也不相同,帛画的主题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内容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酒店礼仪文化是组成酒店文化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衡量,能够将酒店的形象展示给外界。酒店礼仪文化由行为、制度以及理念这三部分组成,在酒店管理中,这三个部分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酒店只有以文化为源泉、以服务质量为灵魂以及以创新促发展,才能够加强酒店礼仪文化的建设,才可以对顾客的需求形成满足,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主要分析酒店礼仪文化的体系构建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陈星 《民俗研究》2002,(2):169-171
顾希佳先生的新着《礼仪与中国文化》,是作为“中国文化新论丛书”之一,新近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读到此书,正值报端公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着道德礼仪的建设。虽说这是巧合,不过也由此想到,顾希佳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够切中时弊,选题选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礼仪重建与地方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声 《岭南文史》2007,(1):I0001-I0001
在经历百余年激烈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之后,现代中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礼仪阙失”现象,正面临着“礼仪重建”的困难任务。传统国家及其文化赖以证明其“正  相似文献   

18.
康晨 《神州》2013,(4):7-7
中英两国在实证文化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与英国都是从经验出发,而英国得以发展成为唯物论,实证主义,而中国只停留在经验层面,说教礼仪之风兴盛。本文从英国文学名著《哈姆莱特》与中国古典名著的对比中,得出此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原国家文明化进程中,曾经因吸纳周边地区多元文化因素与成果得以强盛。除了青铜器、牙璋与绿松石镶嵌外,还有以海贝、象牙制品、鳄鱼骨板等远距离交流而来的稀有品,以及在技术上具有特点的玉器、漆器、原始瓷器与硬陶。这些具有南方文化因素的器物成为较固定的奢侈品,纳入上层社会的礼仪体系,成为维系社会统治及与周边地区交流关系的一种物化象征。显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南北方文化交流以及南方文化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汤敏 《中国地方志》2014,(11):25-30
在地方志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起着精神指引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化自觉意识具有不同的内涵、形式。传统志书、首轮志书编纂中,文化自觉意识的表现形式与深刻影响表现在诸如以儒家核心价值为导向、以传承地域文脉为宗旨;明古详今,鉴往知来;挖掘特色,彰显个性。在将文化传统与现实发展对接的基础上,第二轮志书编纂体现文化自觉的特点与要求包括敬古与明古并重、明今与详今齐观、人文与科学同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