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从海外引入华南的粮食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华南地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海外的一些作物也逐渐传入华南。从有关资料来看,明代从海外引入华南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番薯和花生。这些作物的引进,是华南农业史上的大事,对华南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美洲作物玉米、番薯传入广西,通过多条线路反复引种呈插花式分布之势。后又经渐次推广和去边缘化的再认识,终于在晚清完成推广,广泛分布,成了广西的主粮作物。然而玉米和番薯的时空分布各有特点,尤其是主产区差异明显,桂西北山地多玉米,桂东南平原多番薯,这种差异的根本不在于番薯对土壤要求更高、薯蓣排挤番薯、番薯品质低于玉米等原因,而在于自然与社会因素博弈下的种植制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生产指标是判断作物在农业生产结构中地位与作用的指示器。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数据统计的混乱,清至民国时期美洲作物实际生产情况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影响到对此期美洲作物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判断。本文在对大量第一手历史数据进行辨伪、比勘、修正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约简式统计方法,对玉米、番薯两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做了细致的估算,分析了这些作物生产对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厘清了学术界对清至民国时期美洲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地位和影响的争议和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4.
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李令福学术界普遍认为明清时期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缓慢,除引迸和传播玉米、番薯等域外高产作物以外,传统粮食作物结构内部变革不大。其实不然,我在利用曲阜孔府档案、地方史志等资料大致匡算出各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明清各时期山东各地区...  相似文献   

5.
清季至民国华北的水旱灾害与作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以来 ,针对华北地区频发的水旱灾害 ,人们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农业措施。相应作物的选择 ,加之不同的抗涝、抗旱技术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华北的微观作物布局。水灾环境下 ,选择抗涝性强的作物 ,如水稻、高粱等 ;而干旱环境下 ,则选择抗旱性强的作物 ,如豌豆、甘薯等。总之 ,相关作物的选择种植 ,处处显示出对灾荒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正> 河北山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为各种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传统的粮食作物都有种植,清代以来玉米和番薯、马铃薯的引入与广泛传播,使河北山西粮食作物的种类更为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7.
刘琨  李群 《安徽史学》2017,(2):53-62
1905—1918年,弗兰克·迈耶作为美国农业部派驻中国的植物猎人,组织开展了多次植物和作物采集活动,仅邮寄到美国的作物品种就有2500余种,其中包括粮食、蔬菜、果树、饲料等经济作物的种子或插条样本。本文以美国农业部《新作物引种公告》为分析素材,考证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主要路线、代表性成果、采集作物的具体性状等,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迈耶采集活动给美国农业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的植物浮选结果,搜集该地区已有的大植物遗存资料,根据古人农作物计量的习惯,优化分析植物遗存所代表的作物产量信息,揭示不同聚落规模下先民对作物的选择利用情况。研究结果揭示,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小型聚落居民延续以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但大型聚落—石峁遗址的先民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强化对粟的开发,其作物选择的多样化可能与资源调动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9.
受抗战大后方垦殖督导活动带动,以粮食、纤维、油料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改良、各级农技培养与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的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运动,在1938年前后开始得到积极实施,掀起了黔省自清代中期移民开发以来的农业发展又一高潮。尽管新一轮的农业开发历时较短,但当时贵州省稻、麦等农业作物和棉花、桐油等经济作物品种得到较大规模的改良、引进及推广,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显现出良好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地区社会和生态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此做出梳理,并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此轮物种变化带来的贵州地区农业经济和生态区域变化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作物品种单一,遗传特性趋于一致,作物资源陷入枯竭,因此必须加大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力度。文章阐明了遗传特性趋同所带来的危害,着重探讨了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的方法以及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神州》2013,(17):282-282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作物品种单一,遗传特性趋于一致,作物资源陷入枯竭,因此必须加大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力度。文章阐明了遗传特性趋同所带来的危害,着重探讨了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的方法以及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南宋都城临安的移民,可分为两宋之际迁入的北方老移民、此后迁入的北方新移民和东北移民,以及南方移民三类。因移民迁出地及其负载文化的不同,临安文化在南北融合的同时,也经历了原以南方文化为主,到以北方文化为主,并融入胡化色彩,最终朝着以南方文化为主,同时又带有一定古老的北方文化特色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编修新方志的过程中,认真弄清作物的分类,对拟订农业编篇目和撰写作物种植志稿,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使作物归类得当,篇目条理清晰,编写方便省劲,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和徽商崛起推动棚民进入徽州租赁山场,采用"炼山"和林粮间作模式从事木材产业,以玉米取代粟、麻等传统"花利"作物,尽管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但始终未将其转变为主要农作物。棚民的数量激增冲击了徽州传统聚族而居和风水信仰体系,1788年长江特大洪灾又导致当地士绅将矛头直指玉米,最终与抵制棚民的情绪掺杂在一起,演变为一场驱逐棚民运动。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在明中晚期时已传入甘肃,甘肃是当时较早引入玉米的几个省份之一,但直到清康熙朝,才开始加快传播速度和加大种植面积,直到民国时,得以在全省普遍种植。本文通过对玉米在甘肃的种植和传播时间、路径及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进而总结其对甘肃作物结构、社会经济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较偏于西 ) ,而不在南方。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的经济在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从此以后 ,江南 (较偏于东 )的经济就逐步赶上并超过北方 ,中国的经济重心 ,也便由北方移到南方。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来对照今日的西部大开发 ,可以得到具有重要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晓宝 《沧桑》2014,(6):133-135
文章针对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进展,从纵横向发展角度,引深探讨优势化理论及优化布局原则。具体分析区位优势、资源基础及生产条件,创新提出优势作物规划布局必须遵循五大核心原则,并进行了针对性阐述:即生态适宜是前提,社会需求作依据,效益优先为要求,创新发展优势化,合理布局一盘棋;最后,以余论形式为作物优化布局提出五点建议。文章穿插进行了优势农产品复选调整、增补完善,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创新拓展及优势区域完整优化、布局确认。通过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扩大生产规模。为形成又一阶段性农业区域整体优化布局大格局,迅速推进晋中经济大发展,打下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南宋浙江由于战争、经济、政治等原因,迁入了大量北方移民,对宋代浙江地区尤其是杭州地区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量移民的迁入使南宋浙江地区纺织技术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服饰的奢侈之风。移民带来的北方服饰文化和南方服饰文化发生剧烈冲撞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南方服饰文化为主同时带有一定北方遗留的新浙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水质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国南北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水质的差异。一般而言,古代南方的日常生活用水以江河湖泉为多,外在"所染"为其水质问题的主要方面;北方民生用水以井水为多,井水自身"所含"的水质问题则较突出,由此而引发的地方病也和南方地区有较大差异。井水咸苦长期困扰北方居民的日常生活,它曾对历史时期北方国都营建产生重要影响,对各级治所的经营也有所制约。水质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同时代、地域、阶层对北方水质有不同感知,历经实践浸染与文字流布,这一日常生活的身体实践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知识、观念乃至于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遗传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关于动植物最早被驯化的时间和地点方面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取得进展。尽管如此,对于全世界那十几个农业独立起源的中心而言,其多样化的作物最终形成不同的作物组或群的重要背景,学者们却依然知之甚少。北美东部作为农业独立起源中心地之一,考古证据丰富。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区作物群的最初出现过程。距今4000年前,北美东部只有单个本地驯化物种出现的孤立证据,尚未出现作物群。到了距今3800年前,在北美东部的河谷走廊地带,至少有五种驯化的种子植物组成了明确的作物群。伊利诺斯州的一个短期营地里弗顿遗址为此提供了坚实的证据。考古学家获取的AMS测年数据以及对该遗址植物考古遗存的再分析表明,遗址居民同时栽培了驯化的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假苍耳(Iva annuavar.macrocarpa)、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var.Macrocarpus)、两种伯兰德氏藜(Chenopodium berlandieri)、南瓜(Cucurbita pepo squash)和小大麦(Hordeum pusillum)。北美东部最早的作物群出现在资源丰富的河谷地带,它的出现既不是本地文化突破性发展的标志,也不是对人口或资源压力的回应。相反,这种作物群似乎是在对资源丰富的河谷聚落长期适应的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