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忠烈祠是国民政府为祭祀在战争中为国家忠勇牺牲的官兵和民众的神圣场所.国民党江苏省地方各县市筹建忠烈祠的活动经历了抗战胜利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国民政府根据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环境,对忠烈祠功能进行了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诠释.忠烈祠功能的嬗变,使民众与政府之间在国家象征体系的构造上,产生了或互补、或冲突的关系.这对江苏地方忠烈祠的筹建产生了深层影响,从而导致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建祠结果.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927年至1932年间,提出了初步的忠烈祭祀制度规划,祠祀烈士以辛亥、北伐烈士为主。1933年至1937年间,制度建设继续推进,规划扩大,提出"各县设立忠烈祠",祠祀烈士新增抗日、"剿共"等"烈士"类型,然制度的实践有限,未形成所设想的全国性建设热潮。1938年至1945年间,建立起一整套从营造、入祀、公祭、日常管理到调查统计的规制,"普设忠烈祠"的目标也在国统区内较大程度上实现,形成一种涵盖了国民政府所认可的辛亥以来所有烈士,但以抗日烈士为主的祠祀情形,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得以真正建立并强化。由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前期忠烈祭祀的混乱局面,并借鉴了清代忠烈祭祀的统一形式。由于祠祀烈士"层层累积"的特征,涵盖所有烈士的忠烈祠具有集成性质,虽最终以抗日烈士为主,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抗日烈士祠。  相似文献   

3.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死难烈士,1939年曾通令全国筹建忠烈祠。江苏省地方各县依照省府训令进行了筹建。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建祠呈现出时代的特点。本文拟就1939 ̄1942年江苏各地方筹建忠烈祠的基本状况、特点及其成因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南岳忠烈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岳忠烈祠冯玉辉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城西北部20公里的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香炉峰麓。它1940年9月10日动工,1943年6月底建成,是国民政府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激励民众抗日热情而建。1943年7月7日,蒋中正、林森、孔祥熙、李宗仁、白崇禧等...  相似文献   

5.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为重建新的学术中心,将东南大学等校合并成首都最高学府。同时,国民政府也率先在此进行大学区制试验。在两年半的试验过程中,首都大学与中央政府、江苏地方政府之间,围绕校名的确立、经费分配和人事安排进行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在政局变动的大背景下,1929年底中央大学区制在一片反对声中被取消。设计者本是从学术独立化的角度提出大学区制,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陷入政治纷扰之中,显示出教育制度移植过程中深受国情制约的一面;同时,中央大学区制在实验中也演变成为国立大学挤占地方教育资源的制度依托,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国民政府在建设“首都最高学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相似文献   

6.
现今关于南岳忠烈祠的基本史实存在较多误差,本文通过考证指出:提出修建"南岳忠烈祠"的确切时间不是1938年,而是1940年3月;"建筑南岳忠烈祠筹备委员会"在1940年3月初至14日之间成立,该会的成立及"建筑南岳忠烈祠第一次筹备会议"的召开,应为南岳忠烈祠开始筹备的确切标志;工程于1940年9月10日动工,1943年7月7日落成;建筑总经费应为187万余元;60师公墓安葬将士总数应为2128具。  相似文献   

7.
周军 《文史精华》2010,(12):28-32
在台北市圆山脚下,有一座颇为壮观的中国古典式建筑,这就是"国民革命忠烈祠",又因地名被称为"圆山忠烈祠"。祠中供奉的是国民党所认为的"忠烈"。这里大陆游客少有进入,又因认知不同,对许多"忠烈"评价分歧很大甚至完全相悖。本文作者在赴台紧张行程中匆匆一访,到此一游。  相似文献   

8.
<正>对国民政府而言,抗日战争的爆发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个整合资源、收揽民心、树立权威的机遇。基于此,国民政府不断加大社会控制力度。新闻检查属于新闻控制领域的一种手段,也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层面。其重要性在抗战时期日益凸显,并成为国民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国民政府以"抗战建国"为目标,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建立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新闻检查网。然而,它却并未发挥其预设的机制效应,甚至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对此现象的解读与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在抗战时期较长一段时间内曾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陪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南京国民政府还曾于1932年迁都洛阳,并将其定为"行都",大概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日军兵临城下,国民政府被迫"搬家"1932年1月,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同时有数艘日本军舰驶至南京下关江面,并做战斗准备,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前已经在治理黄河问题上有所谋划和举措。国民政府介入治黄的背景与其导淮政策密不可分。国民政府在黄河与淮河治理次序上先后经历了"淮黄同治"与"先淮后黄",而后迫于各方压力又不得不对"先淮后黄"的政策做出修正。国民政府介入治黄是宣示其对于孙中山政治遗愿的继承,也是彰显其政权合法性的一种标志,一定意义上还是整合黄河流域各军阀势力的一个恰当借口。黄河对淮河的影响关系也使得国民政府在导淮的同时不得不顾及治黄。国民政府各部会介入治黄,则怀有政治企图或有所束缚。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国民政府在治黄问题上表现目标不一,政令多变,协调乏力,效果不彰。国民政府初步介入治黄的表现与特点,预示日后黄河水利委员会亦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11月20日,随着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战时首都。重庆的陪都时期,是城市化突飞猛进的时期,是城市发展纳入整个中国与国际视野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文化的转型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国民政府需要将其作为首都来建设,重庆就这样被动地纳入了国家视野。一、旧城印象重庆作为内陆城市,开埠较晚,直到1929年2月15日重庆市政府成立,重庆才正式建市。1937年重庆成为抗战时期的陪  相似文献   

12.
杨换宇 《民国档案》2014,(2):120-128
抗战初期,日本提出扣留津、秦海关税款要求,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与英、美政府都试图说服国民政府接受日本的要求。然而,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表示明确反对,却又无法提出合适的解决策略,只得以拖延战术应对。总税务司又提出,由津海关税务司以个人名义处理津、秦海关危机,以保全国民政府的"面子",英、美亦分别提出多种方案供国民政府选择。随后,国民政府决定以牺牲津、秦海关的利益,换取解决战时全国海关问题,却遭到日本军方的极力反对。在武力威胁面前,"交涉"显得苍白无力。最终,迫于各方的压力,国民政府由抵拒走向妥协。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首都建设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城市规划。文章主要根据1929年由国民政府制定的《首都计划》为中心,分析首都建设中的国家权力渗透,然后叙述该计划的具体内容,探析中国首个详细的市政规划,最后结合计划内容阐述《首都计划》的精神:民族主义与空间权力。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在淞沪会战失利、首都南京危急的严峻形势下,为统筹全局、长期抗战,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公开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抗战首都。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造成巨大的战略恐慌,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集中其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战时  相似文献   

15.
《民国档案》2016,(4):20-27
1934年为加强首都南京的城市防卫,国民政府令南京市政府修建南京城各城门。本组史料较为完整地收录了当年国民政府修建挹江、中山、玄武等城门的密令,以及南京市政府与军事委员会、工务局等的来往文书,对研究南京城墙史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决策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决策机制初探张连红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演变是政局走向的关键。近年来,学术界对国民政府战时外交政策和战时中外关系的研究正逐渐深入,但对战时外交决策的权力结构、决策中枢的地位与作用及决策程序与模式却少有文章涉猎。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是明朝末年规模最大、影响极为深刻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以西安为都,宣布即顺王位,建国大顺,改元永昌。从这年三月到八月,浚县为大顺政权的辖区。李自成派遣马世聪为浚县县令。现在该县有一块叫《忠烈祠碑记》的碑石。此碑原立于浚县忠烈祠内。忠烈祠位于王公祠舍之左,为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最大的连锁卖场SM商城,记者拿起一包熟悉的"大白兔"奶糖,可仔细一看,发现此"大白兔"非彼"大白兔"。这种产自当地的黄油硬糖,与中国产的"大白兔"奶糖,在商标和包装上近乎相同,口味却相距甚远。当记者询问有没有进口"大白兔"时,售货员回答说:"只有这一种。难道你没看电视吗?!"  相似文献   

19.
3年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记述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一些惨烈战役。文章详细描述了为纪念阵亡官兵而修建的忠烈祠和墓园,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南腾冲、湖南衡山、河南商城这3处遗址。阅后我萌发一个心愿:一定要亲身到这3个忠烈祠拜谒抗日先烈。3年后终于完成夙愿,所到之处感佩不已。  相似文献   

20.
正民国时期的"大老虎"孔祥熙,纵容妻子儿女飞扬跋扈、贪污腐化,在抗战期间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国难之财,令蒋介石都无可奈何,却被两个很有正义感的小人物用计谋扳倒。蒋介石也斥孔"可耻之至"。一、贪腐至极,孔祥熙深陷美金公债舞弊案号称孔门后人的孔祥熙,在20世纪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可谓红极一时,却"庸"之至极,堕落成典型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