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由西蒙古部落(卡尔梅克、卫拉特)于14世纪联合组成,至17世纪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或卫拉特汗国(1630-1757年)。汗国与周邻-在西部与哈萨克部落,在南部与企图控制新疆的清王朝军队经常发生战争。1700年准噶尔最高汗策妄阿拉布坦(1691—1727年在位)进攻新疆南路,并征服了叶尔羌汗国,他下令发行了铸有自己名字的普尔铜钱。这种新钱的一部分作为贡赋运往北疆。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其子噶尔丹策零(1727-1745年在位)也发行了铸有自己名字的钱币,而将旧币以2:1之比兑换成新币。噶尔丹策零死后,没有再发行新币。准噶尔汗国最终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被清军平定,准噶尔普尔铜钱被改铸成标准的中国式钱币,名为“红钱”(redcash)。“普尔”这一名称在新疆钱币系统中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2.
正清代叶尔羌钱局鼓铸"乾隆通宝"两种,一种"叶尔启木"[1]钱,为方孔铜钱,正面汉文"乾隆通宝",背面左右侧分别以满文、察合台文铸"叶尔启木"对译字(满文转写:yerkim,察合台文转写:yark?nd)。另一种"叶尔羌"钱,亦为方孔铜钱,正面汉文"乾隆通宝",背面左右侧分别以满文、察合台文铸"叶尔羌"对译字(满文转写:yerkiyang,察合台文转写:yark?nd)。"叶尔启木"钱是清朝进军新疆后最初开设钱局铸币的成果,仅短暂通行不到两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更铸满文为"叶尔羌"。目前学术界对于新疆满文钱币的铸造已有相关研究,如李吟屏对清代新疆钱币铸造进行整体概述[2],吴元丰利用满文档案对新钱的铸造、发行、价值和作用等诸问题作详细讨论[3],但对钱币更名改铸过程均语焉不详。王文良比较了叶尔羌局所铸两种钱的区别,认为"叶尔启木"钱属于错币[4]。实际上,"叶尔启木"钱并非错币,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透过满文档案,可以从满语国策的角度,对钱币改铸事件进行剖析。本文依据清代满文档案,  相似文献   

3.
清代阿克苏局及其铸钱研究——清代新疆铸钱局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阿克苏局的设立及其铸钱 (一)阿克苏局的设立 阿克苏铸钱局是在叶尔羌局设立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立的,它是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第二个铸钱局.因叶尔羌本地不产铜,当初设立叶尔羌局主要是为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即所谓"叶尔羌铸局为销毁原钱计".  相似文献   

4.
叶尔羌,在今新疆莎车县治内。叶尔羌,维吾尔语称:Tarkand。维吾尔语"叶尔"谓地,"羌"谓宽广之意,叶尔羌汗国,是明宣德年间由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出的一个地方政权。1514年6月3日,赛依德在朵豁刺部异密尔们的拥戴下登上汗位,定都叶尔羌。赛依德是学术界公认的叶尔羌汗国的创始人。其后,又经历11位首领更替,前后约共延续了240年左右的历史(表一)。表一:叶尔羌汗国统治者年表据《拉什德史》(又名《中蒙兀儿史》)中曾多处提到叶尔羌汗国每位汗王都曾打制过自己的钱币,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也有关于叶尔羌汗国使用自制货币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叶尔羌汗国是于1514年(明正德九年)在南疆叶尔羌(今莎车县)建立的国家,于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被准噶尔汗国所取代。在长达164年的统治中,历经6代11位汗王,每一位汗王都铸造钱币。但是,至今发现的该国钱币实物甚少,只是近些年在南疆发现两种  相似文献   

6.
叶尔羌,在今新疆莎车县治内。维吾尔称:Tarkand。维吾尔语“叶尔”谓地,“羌”谓宽广之意,叶尔羌汗国,是明宣德年间由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出的一个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7.
叶尔羌,维吾尔语“叶尔”谓地,“羌”谓宽广之意。这里在十六世纪初和十八世纪,就已是“商贾如鲫,百货交汇”,“规模宏敞,甲于回部”的最大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中心。叶尔羌汗国,是明朝宣德年间由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出的一个地方政权。1514年6月3日,赛依德在朵豁刺惕都异密尔们的拥戴下登上汗位,定都叶尔羌。赛依德是学术界公认的叶尔羌汗国的创始人。其后,又历经11位首领更替,约于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叶尔羌汗国的最后一位首领伊斯梅尔汗被准噶尔丹的白山派和卓信徒们身浮,送往伊犁。叶尔羌汗国从此后曾经历一段名存实…  相似文献   

8.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及其铸钱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 叶尔羌铸钱局是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最早的铸钱局,于清朝统一新疆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经定边将军兆惠奏准设立。但是叶尔羌本地并不产铜,在叶尔羌设局的主要目的是为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这在兆惠于乾隆二十四年七月给乾隆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得很明确:  相似文献   

9.
叶尔羌汗国是否铸造过钱币?这个问题迄今尚无定论。笔冒昧亦论叶尔羌汗国钱币,意在抛砖引玉,推动对叶尔羌汗国钱币之研究,使之早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清咸丰年间,新疆地区共有宝迪、宝伊、阿克苏、叶尔羌、库车和喀什克尔六家铸钱局,占当时全国钱局的六分之一。新疆钱币大多数使用当地产红铜制作,故称之为红钱。其特点是版别众多、汉字钱稚拙、制作粗犷,在众多咸丰  相似文献   

11.
李宪章 《新疆钱币》2010,(3):45-46,50
一、两式制钱的由来 据《新疆图志·食货·三》载:“乾隆廿四年(1759年),我朝平定回疆,经定边将军兆惠奏请,于叶尔羌设局,销毁原钱,改铸制钱形式,重二钱,仍名普尔,一面汉字铸‘乾隆通宝’,一面(清)字兼回字铸叶尔羌羌字样。”  相似文献   

12.
《故宫清钱谱》记载:“乾隆二十四年,以回部既平,从将军兆惠之请,开局于叶尔羌城。由户部颁发钱式,仍用红铜,每文重二钱(合今7.46g),文为乾隆通宝,用汉文。背铸叶尔羌城名,左满文,右用回字”。初期铸行的背文为“叶尔奇木”,乾隆二十六年后,改为“叶尔羌”。  相似文献   

13.
叶尔羌局是清代新疆红钱铸钱局中开设最早的铸钱局,所铸红钱大都规整精美、足重大气,少有残次品面世,因此颇受红钱爱好者的喜爱。笔者在二十年前,在老家新疆哈密曾收到一枚别样的叶尔羌局铸乾隆通宝小平钱,特介绍给大家,望同道赏评。  相似文献   

14.
在2009年第四期《新疆钱币》杂志上,储怀贞先生的文章《叶尔羌汗国的银币与找零贴小钱》一文中(以下简称《储文》),关于叶尔羌汗国的银币一节,笔者认为似有不妥,特撰文与储怀贞先生等商榷。  相似文献   

15.
叶尔羌局是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的第一个铸钱局,先后在乾隆、咸丰、同治年间铸造过铜钱。笔者把集藏多年的叶尔羌局所铸的红钱精选若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鸿志 《新疆钱币》2002,(1):60-61,F003
(一)笔者最近得一红钱,面文乾隆通宝,背满汉文叶尔羌,俗称厚版叶尔羌红钱。此钱原为钱友陈根发先生收藏,是本人以一枚特重型“战国半两”交换若干古钱之一。钱径25.8mm,穿6mm,厚2.2mm,重7.06g。此钱锈结斑驳,红铜材质,当属出土古钱无疑。  相似文献   

17.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1678年)是我国明朝时期丝绸之路上商品经济较发达的西域古国,建都于叶尔羌(今莎车)。但是因其货币出土发现稀少.在二十世纪末曾被泉界视为新疆钱币的谜团之一。近几年虽然陆续发现一些不同版式小铜币,并有论发表,但仍感钱币实物佐证偏少。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笔再将近些年所收集的一批较新颖叶尔羌汗国及其有关的钱币按制形简介和拓图附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笔在上个世纪末,陆续收集到多种类型、不同图案纹饰的叶尔羌汗国铜币300多枚:今借《新疆钱币》一角,将初步研究情况及部分钱币测量数据、钱币实物拓图介绍给钱币同好共赏之。  相似文献   

19.
2004秋天,大约40枚叶尔羌汗国钱币出现在乌鲁木齐的钱币市场上。除了一枚以外,都是同品种的。虽然收藏家以前见过这种钱币,但是好像此类钱币还没被公布过,钱币的铭也没被释读过,这应该是由钱币打造方法造成的。由于打造钱币的印模都比被打的铜片大,还有打压的用力不够,所以实物铭都不完整,单个的实物铭读不全。因而新出现的大量钱币是释读此类叶尔羌汗国钱币的好机会。本篇章是以观察此批钱币与笔收集的5枚为基础写成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伊犁宝伊钱局是乾隆朝在新疆开设的最后一个钱局,它和南疆“叶尔羌局”、“阿克苏局”鼎足而三,是一个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钱局。由于地域、民族、历史、社会发展诸多不同,它所铸钱币在钱制、用料等方面与南疆两个大钱局也存在某些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