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刚辞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而“称病”闲赋苏州的李仲公,向蒋介石提出“联共抗日”主张,并提呈具体“方案”,受到蒋介石的重视并约见商谈,虽然蒋介石从同意其主张到反悔,李仲公却成为国民党内最早提出“联共抗日”主张之人。此时,李仲公译著出版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观与我们的驳议》一书,成为爱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的抗日先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论持久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相似文献   

3.
由于日军全面侵华,已直接危及当时的执政党——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国民党党员也面临亡国亡党灭种的威胁,在全国军民强烈要求团结抗日的压力下,国民党已从“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转变为联共抗日的正确国策。广东国民党的方针政策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4.
周宣王中兴,内修政事,外攘夷狄的对内对外(少数民族)政策,为后世诸多统治者所袭用。蒋介石征史论今,防止中华民国重演中国历史上的亡国故事,也重提了“安内攘外”政策。国内史著大都认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以及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分裂和斗争。在此形势下,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作为他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准则(黄元起:《中国现代史》(上),第351页.)。蒋介石本人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也回忆说:“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之战,共匪乘机扩大了湘赣闽粤的苏区,……其扰乱范围遍及于湘赣浙闽鄂豫皖七省,人心惊惶,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势。这时候朝野人士看清了国家面临此两个战事,为了挽救这严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李云峰,叶扬兵对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亦即"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某种不足之处,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认为,"安内攘外"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提出并...  相似文献   

6.
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号称“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杀人魔王”戴笠,恶名昭著,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8年,曾密令残杀了许多革命志士, 是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刽子手,欠下血债累累。  相似文献   

7.
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号称“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杀人魔王”戴笠,恶名昭著,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8年,曾密令残杀了许多革命志士,是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刽子手,欠下血债累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段历史已为人熟知。但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对陕北红军在物资、财政方面的具体援助,知道的人并不多,或不具体。作者依据陕西省档案馆收藏的陕西省国民党政府民国历史档案、陕甘宁边区政府革命历史档案等史料,形成此文。  相似文献   

9.
杨永泰(1880-1936),字畅卿,广东茂名人。1913年加入国民党。次年4月当选为第一届国会参议员。1918年后任广州军政府财政厅厅长、广东省长。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1932年随蒋介石赴武汉参加对豫鄂皖边区第四次“围剿”,其间,具体阐述了“攘外必先安内”理论,提出“安内”(即“剿匪”)必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主张,得到蒋介石的赏识。1936年被暗杀。  相似文献   

10.
恶名昭著的国民党军统头子毛人凤,原本是个办理文案的刀笔小吏,因追随戴笠而起家。这位人称“笑面虎”的大特务,平日笑口常开,关键时狰狞毕现,用尽一切毒辣手段不知残害过多少革命志士和无辜民众,成为蒋介石实施特务统治的一大帮凶。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2月蒋介石授意发表《敌乎?友乎?》一文,是对日本朝野作的“最后忠告”。1935年华北事变后,蒋介石的“最后忠告”变成了“最后关头”的警告,其重要标志是他在11月国民党第五  相似文献   

12.
散木 《文史月刊》2006,(3):41-41
1947年6月,蒋介石提出实行“戡乱总动员”,以图.“全力铲除”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国统区人民运动。不久,蒋介石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并迅速拟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戡乱”法令,如《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后方共产党处置办法》等等,又成立了“特别刑事法庭”,加紧镇压和迫害国统区的人民运动。9月,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的军统特务组织即在北平“破获”了一起中共地下电台案,即所谓的“共谍”案。  相似文献   

13.
戴季陶,名传贤,号天仇,原 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国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曾任《民权报》和《民立报》主笔。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做过投机买卖,后投奔孙中山,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长。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活动,发表《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等文,散布反对共产党、反对工农运动的谬论,为蒋介石背叛革命进行思想上的准备。1927年蒋介石背叛…  相似文献   

14.
恶名昭著的国民党军统头子毛人凤 ,原本是个办理文案的刀笔小吏 ,因追随戴笠而起家。这位人称“笑面虎”的大特务 ,平日笑口常开 ,关键时狰狞毕现 ,用尽一切毒辣手段不知残害了多少革命志士和无辜民众 ,成为蒋介石实施特务统治的一大帮凶。故垒萧萧 ,芦荻秋瑟 ,就是这位连国民党内部也嗤之以鼻的人物逃到台湾后 ,晚年患了肝癌 ,最后在失宠和忧惧中 ,被江湖术士愚弄 ,死得不甚光彩。利欲熏心 ,与蒋经国争权落败 ,“军统大家庭”摇摇欲坠1950年 ,蒋介石在台湾自我加冕 ,恢复了所谓的中华民国总统职务。毛人凤沐猴而冠 ,喜滋滋地重新当上了…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都知道电影《佩剑将军》的原型是原西北军系统的何基沣将军,但他怎样获得蒋介石所授的“中正剑”,不少人却不甚了了。事情还得从李宗仁先生归国谈起。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日上午,北京首都机场,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走下舷梯,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相似文献   

16.
宁都起义已经六十年了。1931年12月14日,驻扎在江西宁都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举行武装起义,获得了成功。起义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这是我党我军领导的一次著名武装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反蒋的热情,壮大了红军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增强苏区军民胜利的信心,起了重要作用。王稼祥是这次起义的精心指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败退台岛前的“总统”头衔是怎么得到的?当时的国民党政坛是个什么状况?周家让先生回忆的《1948年的“国民代表大会”闹剧》一文为我们做了一个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8.
左翼文坛的一颗彗星──洪灵菲周怀英,张国强1927年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步蒋介石“四一二”政变的后尘,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举起了屠刀。昔日碧波荡漾的珠江被革命者的鲜血染红。洪灵菲在敌人疯狂的追捕下,流亡泰国,在曼谷附近湄南河边一家华人商号里...  相似文献   

19.
刘创 《湖南文史》2014,(10):32-33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从德国定制了一批黄铜剑鞘的随身短剑,剑身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六字,剑柄上则是蒋介石的亲笔手书“校长蒋中正赠”,命名为中正剑,作为一种军人特有的无上荣耀赐给他的黄埔学生和得力干将。一时间,“黄埔几期”已经不足以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了,国民党将校之中更多的是以是否身佩中正剑来论英雄。198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佩剑将军》,其名字就是取材于这柄具有传奇色彩的短剑,主人公的原型是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3军军长,并兼任上海淞沪警备区参谋长的张克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张克侠获得这柄剑时不仅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军阶陆军中将,同时还是个由周恩来亲自介绍入党的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20.
1937年2月,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五届“三中全会比之于十年来国民党召集之一切全会均为重要。”(《新中日报》1937年3月13日)这次会议是国民党由“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转变为基本上确定了对内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对外抗日政策的标志。它对中国当时政局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给予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