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国清 《神州》2011,(7X):22-22,24
兴山民歌作为巴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巴歌、楚声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和有力的佐证。其极高的学术价值已引起我国音乐界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2006年兴山民歌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简略介绍了兴山民歌的溯源及传承,并对其显著艺术特色做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晶 《神州》2012,(18):169
民歌是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中情感的一种艺术性表达方式,是世世代代人民思想积淀而形成的民族艺术。民歌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情景之中,随着人类生活实践和历史文化的发展,民歌的演唱也随之发展和丰富,在经历了呼号、清唱和乐歌结合三个关键时期后,民歌这一歌唱艺术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王玲玲 《沧桑》2011,(1):239-241,243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它们不仅是一首首诗,而更多的是一种歌舞表演艺术,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多种艺术表演方式与世俗平民化的特点深受人民大众欢迎,通俗但渐趋程式化的语言以及杂言句式成为它的独特之处。同时,它表现出来的戏剧化特质,是我国民族戏剧的前期形态,为以后民族戏剧多样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民歌藏族山歌藏语称“鲁”或“拉鲁”、“勒”等,是人们在山野间、草原上自由演唱的民歌。广泛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甘肃五省区的藏族地区。  相似文献   

5.
河西民歌历史悠久,自汉晋有记载开始算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河西民歌在广大的河西人民中间世代流传、广为传唱,其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曲调流畅,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本文对河西汉族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加以概述,试图以张掖民歌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河西民歌的内容分类、曲调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郭晓艳 《神州民俗》2009,(10):102-103,115
声乐是一门集声音、表演、语言、形体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能、技巧,通过声音这一特殊媒介来传达人的思想感情。一首歌曲的欣赏价值,不仅仅在于歌词和曲调,更主要取决于歌唱者的声音与情感的结合,舞台表演和歌唱心理的结合。各方面在相互结合中协调发展,一个好的演唱者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德修养,才能充分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五邑民歌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五邑地区.是泛指以今广东省江门市的新会(包括现江门市区)、台山、恩平、开平、鹤山五市(区),由于历史及风俗的原因,五市(区)俗称“五邑”。五邑民歌,又称五邑民谣、是指五邑地区人民用地方语言.即五邑话演唱出来的歌谣。  相似文献   

8.
牛莹 《神州》2014,(3):26-26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以蒙古长调为代表的蒙古族民间艺术更可以称谓整个中华民族的艺术明珠,新时期蒙古长调民歌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演唱和音乐教育,如何进一步开发蒙古长调民歌的资源成为一个紧要的课题。本研究从历史形成、阶段发展与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蒙古长调民歌的研讨,从艺术、历史和教育的角度对蒙古长调民歌展开了深入地分析,希望对于蒙古长调民歌的教学和艺术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胡晓悦 《神州》2012,(15):114
本文以信阳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现状、音乐特点的分析,解读信阳民歌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婷婷 《丝绸之路》2012,(16):80-81
南北朝乐府民歌中运用了很多叠词,这些叠词包括叠音词和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不仅体现了灵活多变的语法功能,还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极大地增强了南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叠词对南北朝乐府民歌中意象塑造、意境升华、声韵锤炼几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任洪胜 《神州》2011,(26):186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是人人能歌善舞的民族。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有名,而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王洛宾,被称为"西北民歌之父",本文试从这三个角度分别来初识新疆民歌。  相似文献   

12.
任洪胜 《神州》2011,(11):186-186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是人人能歌善舞的民族。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有名,而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王洛宾,被称为“西北民歌之父”,本文试从这三个角度分别来初识新疆民歌。  相似文献   

13.
陈莹 《丝绸之路》2021,(2):63-67
花儿是一种跨区域性、跨民族的山歌体歌种,花儿有将近500多年的历史,甘肃人称之为"花儿",青海人称之为"少年".在花儿音乐形成及传播的过程中,涌现出上百首"令"①,这也是"花儿"音乐中重要的音乐特征.本论文主要以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论证了这首作品的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突出了花儿音乐的地...  相似文献   

14.
戴建国 《民俗研究》2020,(1):83-89,157,158
丁英与民歌社,关系到20世纪40年代沪上一段重要的民间文学学术史。刘锡诚真正关注到了丁景唐作为民间文艺学家的成就,但他关于丁景唐与民歌社的有关论述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澄清。通过全面的资料爬梳,考察民歌社的名称、成立、组创者、启事、地位,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丁英与民歌社"这段学术史。  相似文献   

15.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民歌的海降。花儿的曲令五彩纷呈,余音绕梁。花儿的传统唱词,色彩斑斓,熠熠生辉。不少歌词,隽永深邃,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历久不衰,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比之唐诗宋词,毫不逊色。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花儿的歌词创新与曲令创新未能同步,曲令已由上世纪末的近百个发展为近二百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但唱词创作却远远落后于形势,大大影响了花儿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鹤岗市文化局2007年业务工作目标要求,鹤岗市文物管理站成立调查小组,对兴山侵华日军军事工事及阵地守备队情况展开了全面的调查。调查小组先后走访了鹤岗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已有土族民间音乐研究的基础上,从种类与曲目、唱词语言两方面对土族民歌的特点进行系统论述,并对其“互助”、“民和”两大色彩区土族民歌的区域性特征作了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巢湖民歌     
《文史月刊》2013,(9):F0002-F0002
<正>安徽巢湖地区既是鱼米之乡,也是民歌之乡,正如一首巢湖民歌所唱:"红公鸡尾巴拖,三岁孩儿会唱歌,若问歌儿有多少,芝麻三斗并三箩。"巢湖人爱唱歌,他们自豪地唱到:"叫我唱歌不费难,舌条弯弯嘴动弹,三个五个随我唱,十个八个随你还,田里干活唱着玩。"巢湖民歌分为山歌、秧歌、船歌、渔歌、茶歌和小调等多种形式。"望风采柳"是巢湖民歌的传统创作形式,农民们智慧风趣,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比如,春夏季节,在水田里插  相似文献   

19.
藏北民歌     
藏族人的热情开朗,豪爽奔放,能歌善舞,闻名于世。藏西北部是纯牧区,那里的人们善歌善舞。居住在藏北高原的牧民,生活一时狂风暴雨,一时阳光灿烂,居家在以高山河流相邻、与牛羊相伴的地方。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唱民歌、吹口哨、讲故事,最爱听关于“格萨尔王”的故事。他们的生活虽很单调,但他们并不感到寂寞,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他们造就了不凡的毅力。 民歌是男女老少不离口的歌谣,干活在唱,走路也  相似文献   

20.
丁志刚 《丝绸之路》2013,(12):56-58
歌曲《不能尽孝愧对娘》选自以冀中古城的抗日斗争为背景的大型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旋律悠扬婉转,形式丰富多样。该歌曲由著名曲作家张卓娅、王祖皆和词作家王晓玲共同完成,主要音乐元素吸收了河北地区以及河北以北地方民歌和戏曲粗犷、高亢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