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丽 《神州》2012,(21):278-279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邓育华 《神州》2012,(19):103-104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体现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推导力,倡导学生主动动手、乐于动手、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唐书德 《神州》2011,(7S):47-47
通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和近年的新课标学习,素质教育的含义更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操作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探索"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多元化的研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宋廷菊 《神州》2013,(9):77-77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注重实践教学。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新型服装人才的培养重实践教学:一、把理论知识的教学融于实践之中;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三、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新型服装人才是更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全面人才。  相似文献   

6.
范海生 《神州》2013,(14):181-181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一、操作方法要恰当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长方体的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  相似文献   

7.
于琳芝 《神州》2013,(36):248-248
新课程标准下,明确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倡导一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形成大多是从课堂上获得的。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特别是数学教育中的实践课堂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对数学教育中实践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入贯彻课改精神的真实体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天分,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创造能力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因此,笔者论述了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提高学生美术动手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姚发明 《神州》2012,(16):99-99
正确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八个方面来谈一下学法指导:1.培养阅读的习惯。2.培养讨论的习惯。3.培养质疑的习惯。4.培养观察能力。5.培养动手能力。6.培养实践能力。7.培养总结习惯。8.培养学生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刘岩 《神州》2013,(9):111-11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活动再也不能只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和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相似文献   

11.
姜巍燕 《神州》2014,(14):148-148
新理念下的教学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它不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致力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动手实践等几个方面。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要上的有生趣,就要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在学生的学习中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  相似文献   

12.
屈兴琴 《神州》2012,(26):67+69-67,69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和有效的方式。通过学生动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揭示规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动手、动脑的习惯,使创造、探索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动手操作;学生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引发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创新: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强调教学过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文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玉娟 《神州》2013,(36):244-244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呢?第一,要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第二,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设计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诱发思维。第三,"动手实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要通过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发展学生的思维。第四,通过开放式的训练,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的思维。第五,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为学生的思维开辟新天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吴艳杰 《神州》2012,(12):215-216
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当今数学教学的核心应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前提下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和社会的协作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建立以小组合作的互助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间的互助合作。  相似文献   

16.
郭彪 《神州》2012,(34):165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王亚兰 《神州》2012,(13):107-107
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数学实践,不宜刻意追求数学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数学材料,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掌握运用数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国开始逐步实施,数学作为一种开发学生潜能的工具,主要的学习方式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一系列改革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范凤珍 《神州》2012,(21):188-189
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数学课改的要点之一。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把生活搬进数学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曹桂华 《神州》2013,(3):66-66
传统教育体制下,小学义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直接后果就是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效果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