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雪冰 《神州》2013,(35):208-208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于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实践及探索,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杜志江 《神州》2012,(9):232-232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最后还必然就用到生活中去。而且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这是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新课标下也非常注重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刘天明 《神州》2013,(33):185-185
迁移是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代的数学教学和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迁移理论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教师有必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迁移指导。笔者将针对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杨璐 《神州》2012,(19):109-109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主动地学习,不仅学数学,还要懂得用数学,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课题,它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问题的分析中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因此,方程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长智 《神州》2013,(4):166-166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考试中也倾向于对抽象数学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极大的束缚。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来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培养技能。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需转变观念,形式多样地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就会产生质的飞跃。问题教学法是现代小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已得到普遍认可。问题教学法是指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吴艳杰 《神州》2012,(15):79-79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引入丰富的实例,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进行解答,体会其探索、解答问题的过程,从而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就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使同学们在其中享受其乐趣,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蒋泰华 《神州》2012,(10):286-286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作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只有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远离浮躁,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的数学课堂,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彭远义 《神州》2020,(6):146-146
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大环境下,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内,不易服从管教,教师若沿用过去的讲授制教学方法,必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因此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模式,通过创设有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在初中数学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创设导入性数学情景这几大关键方面,来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郭艳玲 《神州》2012,(16):111-11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杨宇 《南京史志》2014,(6):48-49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许建国 《神州》2012,(7):270-27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号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潘绍广 《神州》2020,(4):189-189
在素质教育深度推行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开始运用引导的方法,带领着学生们运用经典和已知的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这时数形结合思想开始在教学中广泛应用,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迁移使用,促使学生形成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数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数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中,因而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举一反三,让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利用课本例题习题进行变式教学对学生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利用课本例题变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本习题中命题进行合理必要的转换,让学生在教师对课本习题的不断转化下,掌握问题的本质,由此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初探利用课本例题习题进行变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周莉 《神州》2011,(8S):54-54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都在说,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往往会情不自禁的进行抽象教学,脱离实际,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捕捉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仍然枯燥无味,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素质教学质量长期上不去。笔者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谈一谈。  相似文献   

16.
潘华磊 《神州》2012,(21):183
数学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研究如何设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设计问题要找准基点、设计问题要有探究性、设计问题要能"生长"问题和设计问题要有趣味性四个方面,探讨了设计数学教学中问题的策略,以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当前环境下,一个国家民族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占据优势地位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人们对创新高度关注。数学知识体系具有较强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而数学推理的过程必将伴随大量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推理分为两种: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长期以来,对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8.
李福安  宋文 《神州》2012,(1):138-138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让他们充分感悟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应注意引导自己的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从中发现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在快乐中增强自己的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于俊华 《神州》2011,(8X):205-205
数学课堂教学应当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建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20.
侯晓霞 《神州》2014,(3):163-163
数学在小学生学习的科目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智力的成长发育,而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问题。本文主要对现今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