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会宁县博物馆藏有林则徐对联一副,为洒金蓝色腊笺纸八言大对联,该联长177厘米,宽33.5厘米,上联"声和被纸光影盈字",下联"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无上款,下款题"林则徐",钤"臣林则徐字少穆印"和"竢村退叟"两方印章,这是现今唯一能看到的林则徐在道光季年西行途中留在会宁的真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因其虎门销烟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思想与同时代许多人物比起来都要进步。在晚清统治相当危急、国家民族面临着巨大危急时,经世致用思潮影响了很多人,林则徐则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尝试通过和以往所不同的角度去看西方的世界,并开始积极思考如何救国救民。林则徐关注现实,注重实效性,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改变自己,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大门。他做的这些事情有着明确的目的与功利性,也即是壮大自己而"制夷",并在"制夷"过程中让中华民族能振兴富强。本文从佛学角度对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进行分析,介绍了林则徐身上佛学思想的体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内涵,并就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综观林则徐宦海沉浮四十余载,其始终奉行"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积极推动地方刑事、民事司法改革,主动了解西方各国法律制度,并以普世遵行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华洋纠纷。在治理地方、禁烟运动乃至中外交涉的政治实践中,林则徐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治思想。作为开明士绅地主阶级的代表,林则徐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意识难免有局限,但其法治思维的闪光处依然可为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林则徐在禁烟之外,同时还肩负着其他重要使命,也曾在外洋周密部署,与各国武装商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海口事件"之辨析林则徐赴粤是奉旨行事,谕旨全文为:"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衔林则徐,著颁给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1])谕文中用了"海口事件",而不直接说"鸦片事宜",不禁令人  相似文献   

5.
清初,鄂伦春族在传统的氏族型社会福利之外出现了新生的政府型社会福利。历经民国、伪满到新中国建国初期,氏族型社会福利制度在国家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终结,政府型社会福利逐渐壮大并最终取而代之。同时,政府型社会福利也从清初的"统治利用型",经过民国的"平等扶助型"萌芽与伪满时期的被废除,于新中国建国初期转换为"平等扶助型"的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禁烟是林则徐一生最突出的政绩,也是他一生中最具时代特征的光辉篇章。但是生在福州、长在福州、最终灵柩也归葬福州的林则徐,时时刻刻都心系着福州这座抚育了他、培养了他的"福地宝城"。因此林则徐对福州乡亲也是至情至义的,为家乡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本文列举三例略为阐述。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题杨太真墓》佚诗手迹,原藏海阳戴氏,今为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佚诗为洒金笺所书,纵30、横74.2厘米。全诗计七言绝句八首,末署"道光丁亥八月福州林则徐过此因题",下钤白文篆书"林则徐印"及朱文篆书"少穆"二印,左下角钤白文篆书"海阳戴云章书画珍藏"。全诗书法秀逸清峭,是传世林氏行楷中精品(图版柒)。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学习西方,突破了天朝的"禁区",放眼四洲的事实行动,开创了新风气,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启示人们"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开拓作用。正是沿着林则徐的足迹后来的爱国志士不断地探索救国的方略。  相似文献   

9.
列强当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分子奋起抗击,并积极地探求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以达"以夷制夷"之目的,本文着重介绍了林则徐在组织翻译西方书报方面所作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吴静 《攀登》2013,(2):56-60,66
我国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固化了现有的社会分层结构;而现有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又形塑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实现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分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具体表现为:建立与完善以合理社会分层为客观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同时以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主要动力促进科学社会分层结构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张嵩迎 《神州》2011,(5):87-87
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逐步推进,中国二元社会结构日趋凸显。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进一步加速和深化,使得社会福利的分层更加明显,而老年人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社会福利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从老年社会福利的微观视角入手,着重探讨老年社会福利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现实表现与差异、老年福利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给出对策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81年10期王启初同志《林则徐信札浅释》,介绍了林则徐致唐鉴的两封信。释文考证第二信的时间,似可商榷。释文说:"信中有‘侍移任已阅四月’之语,当写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因林则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革去两广总督,下推四个月,即道光二十一年正月。"这是把"移任"理解为"革职"。其实这个"移任"是指道光十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在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时,引起我特别注意的不是那些回廊阁楼、假山鱼池和衣着、奏章,却是陈列在一个角落的橱柜里的一篇《传牌稿》。是不是林则徐亲笔书写,不敢断定;是林则徐亲自起草,却是可以确定无疑。《传牌稿》,用现今的话说就是通知或通告。那年代没有电话、电报,下个通知就要派人传送。这《传牌稿》文字不长,也只400字;事情也不大,不过是说我要路过你那个地方。《传牌稿》的全名叫《本部堂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本部堂"是林则徐自指,"海口事件"指在广东海口因输入鸦片发生的中英冲突。这事发生在1838年,亦即清道光十八  相似文献   

14.
鳌峰书院是在清初特定历史背景下,突破当时政策常规,得到清廷格外"恩遇"而创办的一所讲学书院。它担负着复兴朱子理学、安顿东南地区知识社会的使命。经过历任地方长官和山长(院长)的努力,该书院持续了百余年的辉煌,并形成一以贯之以实践理性为核心的学术路线,培养出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早年求学于该书院的林则徐,深受这种学术传统的浸染并影响其终生。因此,深入研究鳌峰书院的学术传统和办学风格,是解读林则徐人格、才能和思想的文化底蕴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正林则徐生于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较左宗棠年长27岁;辞世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早于左宗棠35年。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虽然所处位置相距甚远,且有着地位上的悬殊差距,但两人之间却相知很深。他们相知始于左宗棠早年"闻诸师友所称述"。这些师友都是当时崇向经世致用,与林则徐、左宗棠有密切关系的知名人物,主要包括陶澍和胡林翼翁婿,贺长龄、贺照龄兄弟,以及进步思想家龚自珍、魏漂等。1848年胡林翼曾推荐左宗棠襄赞林则徐,左宗棠虽因故未果行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英禁烟,功勋卓著。贬谪期间,林则徐大力提倡开垦南疆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广修渠道,承建龙口工程,推广坎儿井,极大地满足了新疆当地的生活用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可以说,林则徐在新疆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建设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民族团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林联试解     
杜常善 《文献》1998,(3):280-282
周汝昌先生不久前曾借<团结报>(1997.2.5)披露了珍藏多年的林则徐的一副对联.联文曰: 庆云扶质,清风承景. 鸣凤朝阳,翔龙仰霄. 关于此联周先生介绍说,落款姓名林则徐三字是草书(笔者按:根据林公对联署名习惯,当为"则徐"二字系草书),不易辨认;下面图章二方:"林则徐字少穆号竢邨"(白文),"某某太保之章"(朱文).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30多年,有着鲜明计划经济烙印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经济转轨经历了从初始的起步探索,到后来逐渐转型和步入正轨的艰辛的改革历程。职工福利分解、社会福利社会化推进、社区服务普及、农村社会福利重构、适度普惠型福利探索等凝结为改革成果,初步形成了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但这些改革在社会福利的目标模式上是初级的、不全面的和不平衡的。面对变化的国情,处理好发展与公平的关系,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是中国社会福利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19.
薛晓祥 《神州》2013,(10):236-237
如皋市社会福利中心,位于世界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境内,主要收养城市"三无"老人和被遗弃的孤残弃婴,并提供社会老人寄养服务,是一所集养护、娱乐休闲、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连续被评为南通市园林式单位、南通市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如皋市文明单位等,2009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养老机构,2010年被命名为第三批全  相似文献   

20.
当年,林则徐为禁烟,特意到当时外国人最多,利益最大,药片也是最猖獗的广东。林则徐到广东,西方多国的领事一看林则徐来势汹汹,不彻底禁烟决不罢休的势头,多国领事一商量,特意备下西餐宴请林则徐,想在餐桌上让林则徐出丑,杀杀他的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