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口是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了解不同时代的基本人口规模对于阐释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仰韶时代人口规模的初步确定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变迁以及后代的人口规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史前人口研究不同于现代人口研究,因此在相关概念及方法的使用上亦应有所不同.具体到人口量化研究时,我们以人口规模的概念替代人口数量的概念.人口规模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或一定时期内数量上的变化区间.人口规模和人口数量是相关的两个概念,人口规模以一定的数量区间来表示,而人口数量是以精确的常数来表示.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区别则是数量的精确程度有所不同.人口规模体现为一种数量上的跨度,较人口数量更为宽泛.之所以使用人口规模的概念,主要原因是史前时代人口量化研究的资料中缺乏家庭人口的确切材料,而家庭人口只是一个大致的规模,所以以家庭人口规模为基础来统计的史前量化人口也只能是一种数量区间.  相似文献   

3.
昙石山文化是距今约5000~4300年中国新石器时期的一种文化,而位于福建省的昙石山遗址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该遗址出土文物达2000余件,其中陶器类文物1220余件、20余种,大量的出土文物体现了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这一遗址陶器的一个重要特色[1],在出土陶器中除实用品外,还有不少具有明显艺术造型的器物。这些器物造型复杂、装饰手法丰富,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内涵及人们的艺术审美。本文从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层面上,站在当时历史的平台上,思考昙石山文化陶器的美学价值,得出昙石山文化在功能、工艺、装饰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1954年,福建省闽侯县农民一次偶然的修坝取土工程,使得昙石山遗址露出了神秘的面纱,经过60年的岁月,这个遗址先后进行了10次考古发掘,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征地和建设,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馆区占地面积达到100多亩,馆舍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1个固定陈列、1个遗址现场展示区和1个临时展厅,成为福建省一个重要的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术科研基地(图一)。  相似文献   

5.
昙石山文化,是中国东南滨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类典型文化遗存,以本世纪50年代发现的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而命名.该遗址已先后发掘七次.类似的遗存,先后又在福清东张遗址、闽侯溪头遗址、闽侯庄边山遗址等处得到科学发掘,资料益见丰富.对于昙石山文化的诸多历史问题,学术界曾经进行过不少的探讨和论述,但迄今尚缺乏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本文拟进行再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以人类或古生物遗骸中所遗留的DNA分子为材料的古DNA研究正逐渐成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福建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骨遗骸进行古DNA检测分析,不仅可以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为了解我国先秦闽族的渊源和流向,清昙石山先民的族渊、历史变迁及其与"南岛语族"在时空架构上的群体继承关系等重要问题提供科学证据,同时还可以获取该群体的内部信息,构建家族谱系关系,判断当时的社会性质,进而对了解当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类文化生存的各方面背景、全面恢复人类历史面貌等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建自西周中期出现原始青瓷以来,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宋元时期,福建青瓷生产达到顶峰,并成为日本和东南亚外销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和笔者最近几年的窑址调查材料,对福建宋元时期的主要青瓷窑址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这一时期的青瓷发展历史、装烧窑具两个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贝丘文化是指文化层中包含有大量人类食余弃置贝壳的古代遗址。所包含贝类分为海洋和淡水两种,分布在沿海和内陆滨湖、临河地带。堆积中常包含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以及各种文化遗物和鱼骨、兽骨等食物残渣。年代主要为新石器时代,少数可延续至青铜时代或稍晚。  相似文献   

9.
<正>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我国非正常死亡3000万人是个值得商榷的观点,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争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当前必须进行全面系统考量和多原因科学分析的前沿问题。以1955~1957年平均死亡人口作为基准,结合1953~1964年死亡漏报及其纠正的状况,可以估算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400万~500万人。非正常死亡人口在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性别结构上的差异。在地域  相似文献   

10.
“昙石山化”因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现于闽江下游流域的昙石山遗址而得名。昙石山遗址是闽江下游流域的一处贝丘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进行第一次发掘以来,至今已经进行过八次发掘,总揭露面积约达18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统治时期,福建政局不稳,战祸连年。其中,有军阀之间的混战,有各自内部的互相倾轧,但更多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剿共”战争和制造的“反共磨擦”事件。许多成年男子被抓去充当壮丁,数以万计的人成为战场炮灰,广大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本文仅就国民党统治时期战乱对福建人口影响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宋代福建人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福建人口研究吴松弟宋代是福建历史上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人口数量由少到多,人口分布由不均衡到均衡的时候。北宋后期福建开始出现人稠地狭耕地缺少的现象,南宋以后越演越烈,大量无地人口或从事工商业及其他职业,或迁入深山区和外区域,从而促进了福建商品...  相似文献   

13.
河谷型城市兰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恒  牛叔文  杨振 《人文地理》2006,21(2):119-123
人口容量规模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议题,尤其河谷型城市。基于用地空间、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河谷型城市人口容量规模的测算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中心城区为例,估算了其在该三个因素下的各自适宜人口规模和最大人口规模,进而反映出河谷用地空间对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限制作用较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更为强烈,并根据木桶原理最短边,得出现有条件下适宜人口规模为230.56万、最大人口规模为342.17万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4.
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中所谓“六器”或“六瑞”之一的玉圭是西周玉器中最为重要的器类。历代学在对献中有关玉圭记载的研究中,对其功能与形制做出了种种推测。本欲在考古与献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对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作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5.
探讨昙石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关系,从器物类型剖析看有同有异,其相同因素与交流有关,考古发现迹象推测,浙南是它们交融的联结地;其不同特征,体现了各自的土著性,彼此文化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16.
孙明 《中原文物》2020,(2):99-106
青铜觚最早出现于二里岗文化时期,盛行于殷墟文化,西周早期逐渐衰退并消失。铜觚圈足上的十字形镂孔与铸造过程中采用的泥芯撑有关,金属芯撑技术的使用开始于二里岗文化时期,殷墟文化时期金属芯撑的使用逐渐规范化。圈足上的镂空纹饰是商周时期铜器装饰手法的一种,圈足下端的条状缺口可能是铸造过程中用来定位的,但不能排除是装饰或者铜器的拥有者因某种特殊的文化习俗或使用需求而让铸造工匠刻意为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乡土 《福建旅游》2004,(3):20-21
1954年1月,闽侯县荆溪镇甘蔗乡昙石村农民修水利时,在昙石村一座长方形的小山丘上,挖出了许多坛坛罐罐。于是,这个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新时器时代遗存,就这么偶然地重见天日,并成为福建省考古学史上第一个进行科学发掘的大规模的史前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8.
一、"昙石山文化"之界定及其文化内涵 "昙石山文化"因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现于闽江下游流域的昙石山遗址而得名.昙石山遗址是闽江下游流域的一处贝丘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进行第一次发掘以来,至今已经进行过八次发掘,总揭露面积约达1800平方米①.  相似文献   

19.
《江汉考古》2021,(3):90-98,124
宋元时期的砖瓦窑类型非常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窑炉的建筑方式均为半地穴式和地穴式。在选址问题上,该时期的砖瓦窑多建造在建筑基址范围内,以利于运输。而在生产方面,宋元时期砖瓦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基本上都为单独烧造,鲜见与陶器合烧的现象。此外,该时期砖瓦窑场有官营与民营之分,官营砖瓦窑场有专门的官方机构予以管理。  相似文献   

20.
铜方尊是起源于商代晚期殷墟青铜文化的一种青铜酒礼器,最早出现于殷墟青铜器第一期,方形的设计与方鼎、方爵、方卣及陶方形圈足器、方尊形器有关,与圆形铜礼器相比,方形铜礼器的使用者等级更高,身份更尊贵。殷墟青铜器第三、四期,随着殷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往,以及商末周初的战争与民族大迁徙,铜方尊传播至周边地区,西周早期,出现新的器形与装饰风格,西周中期发展至顶峰,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